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 沙丘政变的介绍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 沙丘政变的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23 11:12:1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多年战争,终于统一了天下。他怀着胜利者的喜悦,称自己为始皇帝,要将开创的江山传承千秋万代。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一个宦官竟然搅动起一场政治风暴mdash;mdash;赵高主谋发动的沙丘政变,不仅没有让长子扶苏成为皇朝的继承人,而且使这一番基业仅仅延续了十五年,便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灰飞烟灭了。

始皇立遗诏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带着一干随从出巡,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时病重。他厌恶说到死,群臣也没有谁敢提死的事。秦始皇一天天病重,终于觉得自己大限将近,于是写了一道诏书给戍守边疆的长子扶苏,要扶苏将兵权交给大将蒙恬,迅速赶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

临终前,秦始皇始终有两件大事不能放心。一是他即位以来,资助了很多方士出海寻求仙药,或者建造炼丹炉炼制仙丹。多年过去,出海的方士从来没有回来过,炼丹的方士也没有炼成灵妙的仙丹。这让他一直很不甘心。二是皇位的继承人还没确定。尽管长子扶苏为人宽厚仁慈,有口皆碑,又是他最心爱的儿子。然而,此前他却一怒之下,将扶苏赶到边疆去和蒙恬一起戍边。

扶苏被逐与历史上着名的坑儒一事密切相关。儒生卢生和侯生认为秦始皇贪恋权势,只重用狱吏之类的人。对于儒生,秦始皇只要求他们求药炼丹,而不真正尊重他们的才华。卢生和侯生决定不再为秦始皇效力,找了个机会就逃走了。这下可惹怒了秦始皇。他命令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看他们是不是也在诽谤朝廷。儒生们经不起严刑拷打,互相揭发,最后有四百六十多人被牵扯进来。秦始皇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在咸阳活埋,以示惩戒。

扶苏对此很不忍心,劝谏道:现在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来归附。儒生们都诵读经书,效法孔子。您这么严重地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不安定。请您明察。秦始皇正在气头上,不仅听不进任何劝告,而且盛怒之下将扶苏派到蒙恬军中去做监军。

如今生命危在旦夕,秦始皇又想召回扶苏,让扶苏继承帝位。诏书写好密封后,交给了掌管符玺的中车府令赵高,命他派使者去送。秦始皇虽然还惦记着求取仙药的方士们,但继承人已定,江山基业后继有人,他也就不太担心了。没过几天,五十岁的秦始皇在途中病逝。

不料,平时不起眼的小角色赵高,这时突然感到机会来了。他要联合随行的王子胡亥和左丞相李斯,做一件瞒天过海的大事。

密谋篡位

赵高是赵国王族的远亲。他们兄弟几人,都是生下来就被阉割了。他的母亲也受过刑罚,世世代代都很卑贱。秦始皇听说他办事能力很强,又精通刑法,便任命他为中车府令。赵高是个很精明的人,他私下里为自己寻找靠山,并相中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胡亥年轻,很受秦始皇宠爱。赵高故意去接近胡亥,还教他判决案件。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朝,法令比什么都重要。这次秦始皇出巡,带上了赵高和胡亥,无意间给他们制造了机会。

拿到秦始皇的诏书后,赵高想起自己曾触犯法律,当时是蒙恬的弟弟蒙毅承办自己的案件。蒙毅依照法律的规定,判处赵高死刑。在行刑前,秦始皇突然又觉得赵高办事得力,取消了对他的惩罚,官复原职。但从此以后,赵高对蒙毅一直怀恨在心。如今秦始皇让扶苏即位,而扶苏和蒙恬一起镇守边疆,关系亲密。如果扶苏当上皇帝,那蒙恬、蒙毅兄弟一定因此得势。这是赵高所不能容忍的。为此,他一定要想办法另外拥立新的皇帝。

拥立谁呢?答案很简单mdash;mdash;胡亥。在秦始皇的诸皇子中,胡亥和赵高最为亲近。不过要想达到目的,还要说服两个人mdash;mdash;胡亥和丞相李斯。

赵高先找到胡亥,对他说:皇上去世了,没有下诏封诸子为王,却单单赐给长子诏书。长子一到就能当上皇帝,而您却连尺寸的封地都没有,怎么办呢?

胡亥不以为意地说:本来就是这样。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了解臣子,贤明的父亲了解儿子。父亲去世,没有加封儿子,儿子有什么可说的?

赵高说:不对。现在天下的大权在于三个人:您、我,还有丞相。希望您能考虑一下。何况臣服于人与让别人称臣,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胡亥动心了,说道:现在还没有发丧,丧礼也没有完成,怎么能拿这件事去麻烦丞相呢?

赵高一看胡亥答应了,松了一口气,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机,错过之后后悔也来不及。我请求去和丞相商议。

得到胡亥的同意后,赵高又去找李斯,说:皇上已经去世了。去世前留下诏书,要长子到咸阳会合,并立他为继承人。不过现在诏书还没有发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那里,立谁做太子就全凭你我一句话,怎么办呢?

李斯大惊道:你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这不是臣子应当商量的事!

赵高避开话锋,问道:您自己估量,和蒙恬相比,谁更有才能?谁的功劳更大?谁的智谋更深远?谁更受百姓爱戴?谁更受扶苏信任?

李斯答道:这五个方面我都比不上蒙恬,您何必这么苛求我呢?

赵高说:我在秦宫管事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秦朝被罢免的丞相、功臣,第二代还能被赐封的,最后全被诛杀了。皇上有二十多个儿子,您都了解。长子刚毅勇武,受到天下人的爱戴,即位后一定会任命蒙恬为丞相,到时您想解甲归田恐怕都不可能了。我曾奉命教导胡亥学习法律,多年来没看到他有过失。他仁慈敦厚,轻视财物,重视士人,秦朝的公子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他可以做继承人。您考虑考虑再决定吧。

李斯说:您管得太多了!我奉君主的旨意,听从上天的诏令,有什么可考虑的!

赵高又引诱道:平安可以变成危险,危险可以变成平安。安危不定,算什么尊贵圣明呢?

李斯心乱如麻:我本来是街巷里的平民百姓,蒙皇上圣恩提升我为丞相,又封我为通侯,子孙都有尊贵的地位和丰厚的俸禄,还将国家的安危交给我。我怎么能辜负皇上呢!臣子都要各守其职,您不要再说了,否则将为我招来罪责。

赵高冷笑道:我听说圣人变化无常,随着时局的改变而变化,看到事物的苗头就知道它的根本,看到事物的意图就知道它的归宿。事物本来就是这样,哪有固定的规律!现在天下的权力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就能得志。何况秋霜降花草就凋落,河流解冻万物就兴起,这是必然的结果。您为什么看不到呢?

李斯辩解道:我听说晋国改立太子,三代不太平;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自己后来也被杀死;商纣王杀害亲人,不听劝谏,国家成为废墟。这三者都是逆天行事,所以遭了报应。我怎么能参与谋反!

这辆车是立车,车厢为横长方形,后面有门,车上有圆形青铜华盖,伞下站立着佩剑的御官俑。

赵高直截了当地说:您听从我的计谋,就会世世代代封王封侯,富贵荣华享之不尽。现在您却要放弃这个机会,还可能祸及子孙,足以让人寒心。聪明人都会因祸得福,您想怎么办呢?

李斯听出话里的威胁,于是仰天长叹道:我偏偏遇到乱世,不能为国效死,还能把命运寄托到哪里呢?他一边流泪,一边听从了赵高的建议。

赵高回复胡亥时,得意地说:我是奉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丞相怎敢不从命!

胡亥也很得意,他似乎看到帝位在向自己招手。

秘不发丧

赵高等三人隐瞒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每到一处,李斯还要派人给秦始皇送去饮食肴馔,百官奏事也依然如故。皇帝虽然不出车銮,但批示、下令都和以前一样。

赵高他们这样做,为什么没有引起群臣的怀疑呢?

这要从秦始皇宠信方士说起。方士卢生曾对秦始皇说:赶走恶鬼,神仙就要现身了。皇帝居住的地方如果被臣子知道,就会妨碍神灵。以后您不要让别人知道您居住的地方,就快得到长生不死之药了。秦始皇相信了他的说辞,于是下令把咸阳附近方圆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所宫殿用天桥和甬道连接起来。他的车马在甬道里行走,外边一点都看不见。除了身边的亲信,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如果有人敢说出皇帝在哪里,就要被处死。

有一次,秦始皇巡幸梁山宫,在山上远远望见丞相的车马很多,心里很不舒服。宫中便有人偷偷告诉了丞相,丞相立刻减少了自己的车马。秦始皇得知后大怒,认为宫中出了奸细,下令审问在场的人,没有一人招供。秦始皇一怒之下,将在场的人全部杀掉。从此,再也没人敢泄露他的行踪。不管是他下达诏书,还是群臣上书奏事,都安排在咸阳宫。

时间一长,大臣们便不再打听皇帝的下落。既然秦始皇喜怒无常,性情暴虐,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那做臣子的又何苦去自讨没趣,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呢?正因如此,赵高和李斯的计谋才得以实施。大臣们还以为秦始皇每天阅览奏章、处理政事呢。

尽管李斯他们急着赶回咸阳,但秦始皇的尸体逐渐开始发臭。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托词说皇帝喜欢这里的咸鱼,要带回京城,派人去市场上买了很多咸鱼,放在车上,来掩盖尸体的臭味。

扶苏自尽

在赶回咸阳的路上,李斯参与起草了一道假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假传诏书给扶苏说:我巡视天下,向名山诸神祈祷以求长寿。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统领数十万军队驻守边防,已经十多年了,不能前进一步,士卒消耗很多,没有半点功劳,还屡次上书诽谤我的行为,因为不能回来当太子,天天抱怨。扶苏做儿子不孝,赐宝剑自裁!将军蒙恬和扶苏在外,没有纠正他的过失,应该知道他的阴谋,这是做臣子不忠,也赐死,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诏书后,大哭一场,跑到里屋就要自杀。蒙恬阅历颇深,觉得事情有点离奇,劝阻扶苏道:皇上一直在外,没有立太子,让我率领三十万士兵镇守边疆,您来做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现在一个使者前来,您就要自杀,怎么知道这不是假的呢?请您再核实一下,然后再死也不晚。扶苏为人仁厚,对蒙恬说:父亲要儿子死,还要核实什么?当场自尽。蒙恬不肯死,使者就把他交给狱吏,关了起来。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_秦始皇的死跟沙丘政变有关吗
  • 沙丘政变指的是什么沙丘政变名词解释沙丘政变的历史影响
  • 下一篇: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当时战国七雄兵力各是多少上一篇:李渊晋阳起兵的过程李渊晋阳起兵的结果

    标签: 沙丘政变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 当时战国七雄兵力各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在战国时期中七个国家争斗的时期,而在战国时期中的七国中哪个国家是被灭亡现代,而在当时战国时期的七雄兵力来看,每国都是有着多少的兵力的呢,对此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当时战国七雄兵力各是多少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当时战国七雄兵

    • 战国七雄最早灭亡是哪国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就是在最早时期中的战国时期的国家之一,而在齐国中最早灭亡的国是哪国的呢?而在七国中最为著名的诸侯又是有谁,那么战国七雄最早灭亡是哪国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战国七雄最早灭亡是哪国战国七雄中最早灭亡的是哪个国最早灭亡的国家是韩国。秦始皇统

    • 五卅运动简介 五卅运动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又名五卅惨案,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青岛、上海等地工人游行抗议日本棉纱厂非法开除及殴打工人所引发的流血镇压事件,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运动1925年2月上海日商纱厂工人罢工取得胜利。日本资本家伺机报复,借故部分停

    • 刘禅与宦官黄皓如何压制蜀国北伐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宦官,黄皓

      皓善于投皇帝所好,为取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快乐。就蜀汉的政治腐朽而言,黄皓仅是其中一分子,他罪责难逃,但说他是罪魁祸首,则又显然是不公允的。恰恰是在朝诸公容身自保,不进正言的状况,为黄皓的售奸创造了大好条件。至于“民皆菜色

    • 春秋战国500年历史介绍 春秋战国有多少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

      所谓的春秋时期,其实也是就在中国历史东周朝代的时候,而在那个时候所出的著名历史人物大家多知道有哪些吗?而在春秋时期中的小国家和大国家大家又是否知道有多少个吗,那么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战国有多少个国家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战国有多少个

    • 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 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在古代的中国和非洲欧洲贸易的路线,而这个也是主要是一条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各方面的交流主要道路,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大家都了解过吗,那么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丝绸

    • 历史上绿林军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绿林军起义领导人 绿林军起义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绿林军起义

      王莽新政失败后,天下大乱,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封建经济崩溃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粮食欠产,饥荒不断。如果这时候再来一场天灾,那就更惨了。王莽政权统治下的南方地区就属于更惨的地区之一,不但有人祸,还有天灾,在风霜雨雪的交相打击之下,当地人没有粮食吃了。没有粮食吃,但不能饿死,于是少数有先见之明的饿鬼就去

    • 后梁皇帝朱友贞发动政变原因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友贞

      朱友珪的弟弟是朱友贞,朱友贞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913年到923年,在位十年。在开平元年,朱温称帝后封朱友贞为均王,任命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在凤历元年,朱友贞联合袁象先等人密谋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之位。在龙德三年,朱友贞被后唐所迫而自杀,年仅36岁。图片来源于网络

    • 义和团运动山西闹得最厉害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义和团运动

      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农历庚子年,一场“扶清灭洋”的爱国运动在山东、直隶至京城陷入狂热。整个华北大地上,中国历史上你能想到的怪力乱神都下凡了: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孙悟空到关二爷、赵子龙…&

    • 五胡乱华的背景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五胡”所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五胡乱华时期由于胡人的残暴统治,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江南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五胡乱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