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 稷下学宫中一共有几位祭酒 稷下学宫产生了什么职能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 稷下学宫中一共有几位祭酒 稷下学宫产生了什么职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0 更新时间:2024/1/21 19:41:32

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介绍

任何一样事物的诞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促成的。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促成稷下学宫的成立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对于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说法不一。由于稷下学宫推行的官学是黄老之学,学术界对于稷下学宫的成立就有了这样的说法:齐国的田氏政权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是一个新的政权。这就需要对这个新的政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而老子本是陈国人,田氏的祖先公子完,又刚好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从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于是,田氏政权便选择了同样源自陈国的老子学说。为了压倒儒家、墨家等家,老子学说的分量不够重,于是,齐国就抬出了比、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来,还将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由于姜氏的始祖是炎帝,又有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于是,"田氏代齐"就有了合理的历史依据。田氏政权也就在齐国站住了脚跟。

所以说,黄老之学在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的同时,还有利用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巩固田氏政权,齐国君主齐威王在齐国进行了变法,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了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宫,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稷下学宫的成立,是田氏为巩固政权所做的措施之一。

稷下学宫中一共有几位祭酒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生成地,荀子曾三次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那“祭酒”是什么呢?稷下学宫一共有几位祭酒呢?

稷下学宫画像

“祭酒”原为一种用酒祭祀或祭奠的祭祀风俗,后来也指飨宴的时候长者在主位面向南方酹酒祭神的礼仪。同时,“祭酒”还常常被引入官名或者称谓之中,意思是首席、主管。稷下学宫的“祭酒”取得便是首席主管之意。

那么稷下学宫“祭酒”一共有几位祭酒呢?答案当然是一位。稷下学宫的“祭酒”乃是首席、主管的意思,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大,稷下学宫“祭酒”就是稷下学宫之长,是稷下学宫的老大。

荀子在齐宣王时期进入稷下学宫,历时数十年之久,期间三出三进稷下学宫,三次担任过稷下学宫“祭酒”,由此可见荀子在稷下学宫是受到重用的。而稷下学宫又是齐国君主所建,荀子在稷下学宫能够担任“祭酒”一职肯定跟齐国君主脱不开关系,也就是说,荀子是受到了齐王的重用的。但是,儒者们却对荀子非常冷淡。在他们看来,荀子的主张建立在黄老的帝王之术上,虽然里面也融入了礼法,但是黄老之术的痕迹太重,已经偏离了儒家。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磨灭荀子曾受齐王重用的事实,荀子担任的稷下学宫“祭酒”乃是稷下学宫之长,是稷下学宫的老大,是唯一的稷下学宫“祭酒”。

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国,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有着不同于其他学府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就来看看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吧。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君主设立的一座学宫。齐威王是继齐桓王之后继位的齐国君主,他决心要改变齐国的局面,要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更重要的是巩固田氏政权,于是,便成立了稷下学宫。

在稷下学宫中,几乎容纳了所有的学派,学术思想非常浓厚。在稷下学宫里,秉承的是思想自由,对学宫内的学者们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而在齐宣王时期,四方游士、各国学者更是纷至沓来,让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了顶峰,但是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稷下学宫的成立与发展,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使得百家争鸣的局面得以产生,以稷下学宫为中心,扩散到了整个大陆。

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区别于其他的学府。它的性质是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它的特点是它实行的方针是“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人们将稷下学宫的学者称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稷下学宫实行的方针大大地拓宽的言路,让学者敢言。在稷下学宫成立期间,大量著名学者从各国往齐国聚集,《宋子》、《田子》等大量学术著作也相继问世。

稷下学宫产生了什么职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批的著名学者从各国纷至沓来,在稷下学宫中聚集。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使得稷下学宫除了是个学术交流的场所,还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职能。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哪些呢?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首先作为一所学宫,学术是必备的职能。稷下学宫的学术以黄老为主,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相互争鸣,也就为后来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再说教育职能,稷下学宫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它符合所有教育的要求,除了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之外,还有开展正规教学活动的师生。它还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游学指的是学生可以自由向稷下寻师求学;而老师也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这不仅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还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最后是询议的职能。在稷下学宫中,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而稷下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也就是说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也就渐渐成了一个政治咨询中心。

所以,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学术、教育和询议。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关系吗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由齐桓公创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对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稷下学宫会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呢?

稷下学宫创建者齐威王

稷下学宫是齐桓公设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的一处学宫,齐威王即位后,进一步扩建稷下学宫以革新政治、广开言路,所以稷下学宫虽然是官方创办的,但是在学宫中,并不由官方主持,而是私家主持,这也就确保了稷下学宫中的一切几乎不受官府的限制,较为自由。

黄老之学是稷下学宫奉行的官学,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稷下学宫中之中之推行黄老之学。齐宣王即位之后,推行更加开明的政策,不论是四方游士还是各国学者,都纷纷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有官学黄老道家,还有儒、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齐聚一堂。各个学派的学者们,一同围绕着天人之际或是古今之变、礼法等等的话题,在稷下学宫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互相吸取各方观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齐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聚集了各派学者,达到鼎盛。人们将齐宣王时期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聚集发表各自论点的盛况称为“百家争鸣”,并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这就是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

孟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

在《史论·亡国篇》中这样写道:““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所以,根据《史论·亡国篇》中记载,稷下学宫乃是齐桓王所设。并且,在齐桓王设立稷下学宫之后,四方学者都向齐国聚集,其中就有孟子。但是钱穆却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齐桓公担任齐国君主的时间里,孟子还没有游齐。那么,孟子是在什么时候游齐的呢?孟子与稷下学宫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标签: 稷下学宫

更多文章

  •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有什么联系 辛亥革命的英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到军阀,要求民族平等。民权主义就是实行民主政治,政府拥有治理权,人民拥有政权。民生主义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

  • 义和团运动时间 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地点介绍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清朝末年,清政府越发的腐败无能,国力不断衰弱,西方列强们瞅准时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甲午战争的爆发,战后威海卫、胶州湾等地被迫租借给西方侵略者,令山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备受欺凌的山东人民不堪重荷,组织了义和团运动,对中

  • 清朝官阶介绍 清代官职及官制表介绍 AD1616-AD1912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满清八旗及清代官职、爵位详解八旗由来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

  •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及家族介绍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铁帽子王

    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8位是在清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获永久封爵。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

  • 为什么秦国有人封“君”,有人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

    最近,《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式上映,期待许久的小伙伴们更是欣喜若狂。然而,在这部电视剧中,同是秦王的臣子,魏冉和范雎被封为了“侯”,而白起却被封为了“君”。那么,“君”与“侯”这两个爵位哪个更高?一首先,分

  • 商朝有多少年历史?商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2个国家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商朝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三年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朝后

  • 明朝后期奢安之乱结果 关于奢安之乱简介 奢安之乱评价 奢安之乱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奢安之乱

    奢安之乱结果如何明朝的社会发展到了后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统治阶级内部,官员的不作为是最大的问题,而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和掌权者之间也因为土地等一系列的问题争执不断,这样以来,对于不法分子来说就是一个可趁之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奢安之乱爆发了。奢安之乱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

  •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介绍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在公元1861年至公元1895年,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爆发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洋务运动。该运动以“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它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那么,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洋务运动动画图洋务运

  • 西晋灭亡时间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西晋灭亡后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

    西晋灭亡时间是什么时候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在历史上和东晋并称为晋朝。但是在历史上,对于西晋的描述并不是很多,西晋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西晋灭亡时间是什么?羌人分布地区图西晋王朝从公元266年开始,但是如果以灭东吴的时间来算的话,那么便是公元279年开始。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在灭吴之后

  • 金宣宗年号是什么 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金宣宗完颜珣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年号是什么金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百二十年,历经了九任皇帝,始于1115年于1234年灭亡。金朝一共有21个年号,由于朝代更替速度很快,许多的年号使用的非常短,比较长的年号是天会和大定。金朝使用货币金宣宗年号一共有三个,分别是贞祐、兴定、元光三个年号。首先在金宣宗登上帝位的使用的第一个称号是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