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3/12/20 13:56:26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

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叫做郡国并行制,这种新出现的制度是为了适应刚刚建立的朝代万废待兴的状态。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秦朝就已经出现的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分封制。而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兼具了两者的优点。

刘邦雕像

分封制的特点是国君至高无上,可以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国君掌握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美好的吗?国家的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是一个封国,每个封国有自己的封君,而这个人才是这块土地上的领导者,封君是直接被国君管辖的,但是国君对于封地内的情况却不是很清楚的,很容易出现各诸侯王分封割据的局面。

郡县制的特点则是它能够消除掉分封割据状态带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全国被分为十几个郡,每个郡下面设置几到十几个不等的县,统一由皇帝进行任免,没有了中间封君的统治,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地方上的行政事务,极大的集中了皇权,也因此,郡县制成为了以后两千多年以来封建专制统治的最主要的制度。

在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汉朝,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为西汉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一方面封君拥有权力可以促进各个郡国对于本封地内的经济人口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封国逐渐增多,封地面积越分越小,又可以减少封建割据的可能。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

就华夏历史而言,西汉的前身是大秦帝国。由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实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周朝时的分封制,而是分为了两部分实施,即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的。

郡国并行制图片

秦三世而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项羽和刘邦对天下的争夺。而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时,刘邦曾经为了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而册封礼七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在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后,也获得了自己的封地,形成了自己的藩国。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面对这些个开国功臣,刘邦是一面感激,但是也不得不防。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政治制度,即西汉建立后,在中央则继承秦朝的制度继续实行三公九卿制,而地方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刘邦等皇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削弱刘邦之前册封的异性王的势力。

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在于稳固江山,削弱诸侯国实力,但是这一目的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就西汉的历史记载,在刘邦去世后,由他的子孙接管江山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七王之乱”。

关于“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实际是在汉景帝统治期间,当时诸侯国的势力已经远远凌驾于郡县之上,诸侯王的权利已不能满足各位诸侯对权利的向往,所以他们发动了动乱。此时,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这次动乱被占压后,汉景帝则认识到了该制度的不足,开始着手削藩事宜,但是削藩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才被完成的,郡国并行制也被“推恩令”所取代。

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汉代实行的地方政策有郡县制,除了它之外还有一种分封制,即郡国并行制,这是同秦朝地方政策最大的不同。文帝和景帝他们一直执行着以亲制疏,众建诸侯的策略,即分封一个诸侯国,而在这位诸侯名下土地将会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所有儿子平分,这样一来,既打破了嫡长子世袭的规矩,又使得诸侯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起到了削藩弱国的意义。但是郡国并行制弊端也是很大的。

刘邦雕像

七国之乱就是郡国并行制弊端显现的地方。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因为打不过项羽,拉拢了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最后集齐四个人的力量才消灭掉了项羽,在当时消灭项羽之后又封了一些曾经在战争中帮助过他的人为异姓王。

但是高祖刘邦对他们并没有任何的信任,再加上他们在建国之后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被刘邦所讨厌,最终被封的各个异姓王一般只会有三种下场,第一种是忍受不了刘邦对他们的控制,然后决定造反;第二种是因为被一些对头诬告自己想要造反然后被刘邦下令杀掉;第三种就是在刘邦的地盘上混不下去了,干脆把地盘舍弃,带着金银细软,妻子儿女一路向北投奔胡人。

这时就显现出来那些无能的同姓王,而刘邦对于同姓王的容忍尺度较大,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显示出很大的才能,让那些王觉得皇帝这个位置还不如自己来坐。但是,实行了很多年的郡国并行制弊端也只出现过七国之乱这一次,所以,郡国并行制在当时还是很符合社会需要的。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作用

郡国并行制开始实施是在西汉时期,其雏形是在楚汉之争时就出现的。当时刘邦为了分散项羽的部下,壮大自己的势力,将自己手下的大将韩信和英布等人分封为王。

郡国并行制资料

华夏自周天子分封制开始实施后,天下的各路诸侯王实际上都是周姓,只因封地不同才衍生出来秦楚等等姓氏,所以各路诸侯同周天子本质上实属一脉。关于刘邦分封的诸侯王,则并非是刘氏,也不同自己一脉,实属“异姓王”。“异姓王”的册封,是后来出现的郡国并行制的前身。即郡国并行制的作用最初是刘邦用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分散项羽的兵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汉景帝时期,西汉的国土面积不断地扩张,通过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治理,加上之前“异姓王”的册封,最终确立了郡国并行制。也就是说在汉景帝时期,郡国并行制的作用将国土进行划分,从而有利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进行管理。

综上,郡国并行制从其诞生到被正式确立下来,经历了西汉的几代皇帝。其能够在当时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在于郡国并行制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即:

第一,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个分封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放任诸侯国自行发展经济有利于正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第二,郡国并行制的实施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当时的西汉疆域辽阔,但是各地的气候等并不相同,若朝廷统一制定发展政策,不利于对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各个诸侯王可以自主的根据自己国家所属的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的发展。

关于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原因

郡国并行制不过是我国漫漫历史长河的一种治国制度,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已从历史长河中消失。然就算是如此,它曾经的辉煌也永远的被世人所铭记。而由于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关于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原因也一直成为人们想要探索的问题之一。

郡国并行制资料

说到关于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原因,这便要结合当初郡国并行制刚确立时的国家格局说起。据说楚汉之争时期刘邦和项羽各自为王,谁也不服谁,战斗在所难免。然而,当时的刘邦和项羽实力却是旗鼓相当,无论是任何一方想要战胜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实力,巩固自己的阵营,于是便想出了郡国并行制的方法。通过给各位得力大将封王来增加他们的忠心。刘邦不断给手下的诸多大臣封王,这确实将军心不断凝聚起来,为后来和项羽的战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这只是关于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当时的汉初时候的国家经济并不发达,且发展十分的迟缓。主要原因便是在于百姓的积极性不高,一直安于现状。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刘邦只能在诸人的提议之下给各位重臣封王,让他们自己治理管辖之地,从而提高百姓对于劳作的积极性,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得不说,刘邦这样的做法是十分的重要的,随着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汉朝国家的经济逐渐地发展起来。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郡国并行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制度,它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汉初时候,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使得国家康泰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又渐渐地消匿在历史的长流之中。虽然已成过去,但是它留下的历史足迹永不可磨灭。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的问题也被人们再次提上历史舞台。作为现在国家发展的参考。

标签: 郡国并行制

更多文章

  • 战国后期五国攻秦结果 五国攻秦赢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国攻秦

    五国攻秦结果是什么五国攻秦结果是在函谷关之战中发生的,那是战国时期发生的最后一次诸侯的合纵攻秦战争,尽管当时庞暖确实是富于智谋的,还擅长使用纵横之术,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从此以后,五国就更加无法抵抗秦国对五个国家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历史悠久的秦朝。五国攻秦地图五国攻秦结果是在

  • 黄花岗起义第一枪谁开的 黄花岗起义时间是什么 黄花岗起义中的烈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花岗起义

    浅析黄花岗起义第一枪谁开的一九一一年,黄兴带领一百余人偷偷潜入两广总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起义,也就是广州起义。很多人不明白广州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关系,广州起义失败后,潘达微出面收聚了七十二具尸体葬于黄花岗,因而这次起义也被叫做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遗址任何伟大的事件总有一个带头人起到主心骨的

  • AD1402-AD1424明成祖朱棣永乐盛世措施 永乐盛世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成祖,朱棣,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措施介绍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被认为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之后产生的康乾盛世,在这一期间所采取的措施为之后朝代奠定了政治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明成祖画像永乐盛世措施大力的增进明朝的国力,促使天下大治。政治方面,迁都北京,建设紫禁城,使北京成为政治中心,集中体现封建专制皇权,彰显无上的

  •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 关于黄花岗起义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花岗起义

    浅析黄花岗起义的意义是什么虽然黄花岗起义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对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人们都是高度赞扬的。这主要涉及到黄花岗起义最直接的激发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养成,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革命救国奠定基础。黄花岗起义雕像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遭受的奴役惨绝人寰、难

  • 武王伐纣的性质 周武王伐纣的地点在哪里 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的性质是什么在历史上战争的胜利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来决定战争的失败,武王伐纣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而且还是正义的战争,所以取得了胜利。武王伐纣照片武王伐纣发生的时间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是各部落之间的战争,纯粹是为了争夺土地。但是进入了阶级社会后,战争就会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当

  •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

  • 历史上对王莽改制的评价 王莽改制的背景介绍 新朝皇帝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改制

    历史上对王莽改制的评价王莽是西汉时期的新朝的皇帝,他通过符命禅让的方式坐上了皇帝,并且在掌握政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王莽改制的结果并不如人意。那么世人对于王莽改制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吗?王莽画像图在评价王莽改制的时候,有的学者说到王莽的改制最终导致了整个王朝的没落。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评

  • 在唐隆政变中韦皇后和上官婉儿是一伙的吗 太平公主 唐隆政变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隆政变,韦皇后,上官婉儿

    在唐隆政变中韦皇后和上官婉儿是一伙的吗唐隆政变,发生于公元710年7月21日,唐朝李隆基同太平公主发动的一场以诛杀韦皇后党羽为目的的夺权政变,唐隆政变直接导致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为皇太子。韦氏专权基本肃清,从此,唐朝恢复到李唐执政的稳定时期。唐明皇李隆基剧照在唐隆政变中韦皇后和上官

  • 辛亥革命的特点 辛亥革命和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辛亥革命,明治维新

    辛亥革命的特点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爆发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还使得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堪称中国历史上一次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与同时代的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 AD1935年一二九运动背景是什么 对一二九运动的评价如何 一二九运动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背景是什么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那么一二九运动背景是怎么样的呢?一二九运动相关图片“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的侵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