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少数民族之柔然历史介绍 柔然历任可汗 柔然如何消亡的

古代少数民族之柔然历史介绍 柔然历任可汗 柔然如何消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3/5 19:24:46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柔然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3世纪后半叶),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子孙采用与始祖之名声音相近的郁闾为氏。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其族称,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修《晋书·载记》称为蠕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彩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古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原"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问题,近年多数学者倾于肯定这个说法。

自鹿会的后裔社仑开始建立军法,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以百人为幢,置帅一人。作战先登有赏,儒弱退却者以石击首杀之。柔然自此强大起来,吞并高车和匈奴种。北魏天兴五年(402)社仑自称可汗。可汗原是鲜卑族对贵人的尊称,社仑首先把它用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以后突厥、回忆、蒙古等族都沿用下来。柔然立汗国以来的制度,除立军法,学习中原立法,初具规模以外,总的说来,与中原比较,其"国政疎简"。魏和平五年(464年),可汗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6世纪20年代,可汗阿那環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员。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曾传人佛教,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同北魏的关系柔然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赠送马匹,还经过吐谷浑益州,与南朝的宋、齐、梁通好。其目的都是为了牵制北魏,以便向南进攻。柔然夏季分散部众畜牧,秋季马畜肥壮,就背寒向暖,进入北魏境内,夺取所需粮食和物资。大檀原统别部镇守西界,能得众心,被推戴为河汗,多次进攻北魏。北魏始光元年(424)。大檀率6万骑深入云中,攻陷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魏太武帝亲自抵御,被柔然骑兵包围五十余重。柔然成为北魏北面的严重威胁。从始光元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24~449),太武帝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道进攻柔然。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取得重大胜利。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前进,到达栗水(克鲁伦河)。大檀大败西走,部落四散,牲畜布野。太武帝沿栗水西进,过汉将窦宪故垒,驻军兔园水(土拉河),分兵追击,北过燕然山(杭爱山)。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也背叛柔然,柔然三十余万投降,被俘获戎马百余万匹。高车部落的背叛,以后常常成为柔然内在的威胁。太武帝以后,文成帝和文献帝在位时间不长,也都曾亲自统兵出征柔然,双方互有胜负。文献帝皇兴四年(470),北魏又一次大败柔然,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北魏在出击之外,还致力于防御。自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修筑长城,东起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到5世纪30年代初,已先后在河套以北自西而东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6镇,派兵戍守,以拱卫京都平城。北魏与柔然并非始终处于敌对状态,在战争间歇时,曾友好相处。文成帝的母亲景穆帝祀,就是柔然人郁久闾氏。柔然人在北魏朝廷中居文武高位,以及与鲜卑贵族结为姻亲的人不少。

魏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执政。对待柔然,多少改变了太武帝以来的武力进攻为主的政策。孝文帝本人也曾表示:"兵者凶器,圣不得已而用之",主张停止对柔然用兵。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如魏承明元年(476)二、五、八、十一月4次遣使,魏太和元年(477)三次遣使。另一方面,柔然势力开始向西扩张,魏和平元年(460)吞灭高昌;魏皇兴四年(470)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救,说西方诸国都已服属于柔然。北魏以路途遥远,没有派兵。延兴二至三年(472~473),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谋求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魏孝明帝熙副产品(516~517),柔然可汗丑奴遣使于魏,态度傲慢。朝廷有人主张不予复书,未被采纳。北魏对柔然的态度软弱下来。

魏分东西后,双方都争取柔然的联盟,以打击对方。柔然也利用东西魏的分裂,更为骄横,不断南攻,东边深入到易水,西边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然而,至6世纪初中叶,突厥日益强大。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環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環大败自杀。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汗,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汗打败,西魏恭帝二年(齐天保六年,555)率千家奔西魏。柔然汗国灭亡。

标签: 柔然

更多文章

  • 黑龙江流域历史介绍 黑龙江流域都建立过哪些政权 黑龙江流域都有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黑龙江

    (一)肃慎时期远古时代有两件事值得注意:一是伏羲氏发明结网的方法,用网来捉飞禽走兽或捕鱼;二是神农氏发明原始犁,教民耕稼种植五谷,建立起原始农业,由此而逐惭解决了人类食物的来源。黑龙江原始居民与山东半岛上的原始人类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关系。前2000年,夏朝初期,龙山文化时期的山东半岛的农业传入东北经

  • 中国各少数民族重要节日大全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少数民族

    民族主要节日时间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布郎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 土木堡之变简介_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_土木堡之变三大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土木堡之变

    明朝土木堡之变明朝土木堡之变是发生于一四九九年,明英宗率兵征讨瓦剌少数民族,最后全军覆没,皇帝被俘的事件,在历史上也被为土木之变。明英宗像明朝土木堡之变之前,瓦剌只是隶属于明朝的一个少数民族,每年要进贡给朝廷,朝廷也会进行相应的赏赐。在正统十四年的时候,瓦剌派遣众多使者前往明王朝进贡,由于进贡产品质

  •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_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_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时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通过此次兵变赵匡胤迈向人生的巅峰,但陈桥兵变时间却鲜有人知。赵匡义画像陈桥兵变时间在公元960年2月3号,也就是当时的大年初三。在这个本是全国庆祝新年的时候,后周王朝却开心不起来。在大年初一,边境传来辽军大军压境的消息,宰相范质在不明真伪的情况下,派遣赵匡胤领

  • 文字狱介绍_清朝文字狱的危害_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的资料清朝文字狱的资料记录了满清统治时期,为了完成对人们思想上的统治,统治者从文人的作品当中摘取部分诗句,罗织反清罪名后杀害,因此出现了大批的冤狱错案。根据清朝文字狱的资料记载,清朝文字狱持续二百五十余年,在顺治时期达到顶峰,经过康乾盛世,这四代皇帝在位的一百四十余年是文字狱的高发期,据最

  • 西藏历史介绍 西藏都建立了哪些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藏

    (一)第一帝国中华第一帝国(秦汉)时期,青藏高原被称为唐旄发羌,与中国没什么交往。不过,藏族在血缘上属于黄种人华南族群,与华夏族很接近;在语言上属汉藏语系,与汉语千丝万缕。唯历史(www.weilishi.org)(二)第二帝国中华第二帝国(隋唐宋)时期,青藏高原开始与汉族中国交往。唐朝唐朝时期,吐

  • 蒙古高原地区建立了哪些政权?北元历任可汗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

    (一)公元1368年---1755年的历史北元历代可汗脱欢帖木尔-----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尔------坤帖木尔-------鞑靼鬼力赤------(1409)本雅失里------脱脱不花-----(1453)瓦剌也先-------(一)蒙古本土:(1454)麻儿可儿-----马古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少数民族

    南蛮、东夷、西戎、北狄:在先秦时期少数民族被分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等。都是泛称,并非单独的民族。蛮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亦称南蛮。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仍以蛮泛称南方少数民族。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

  • 神龙政变简介结局_神龙政变后武则天_神龙政变真正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武则天剧照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经手握重权成为了李唐家族权力的实际操控者。最后武则天直接自称

  • 丝绸之路资料故事_丝绸之路路线开拓者_海上丝绸之路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历史背景连接中国与西域各国的经贸桥梁丝绸之路,在我国自古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说起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许多人会联想到两千年前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这次外交史上大规模的外事活动,极大地加深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更成为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创举。丝绸之路历史背景追溯丝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