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分封的关中三王分别是谁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对项羽分封的评价

项羽分封的关中三王分别是谁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对项羽分封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3/12/11 2:08:23

项羽分封的三王分别是谁

公元前205年,项羽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对天下十八路诸侯进行分封。在这次分封中,有三个人的意义非常特别,这三个人分别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章邯为封为雍王,建都在废丘,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兴平城南这一带。司马欣是塞王,建都在栎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富平东南一带。董翳是翟王,建都在高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一带。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的封地,都在陕西境内。项羽分封的三王,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钳制汉王刘邦。

项羽分封的三王中的雍王章邯

这三个人原来都是秦国的将领。在秦末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中,陈胜的部将周文攻破函谷关,对秦国的首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章邯便向秦二世提出建议,释放骊山的囚徒,将这些人改编成军队,用以对抗陈胜起义军。秦二世采纳了章邯的建议,便任命其为大将,另外派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辅佐他。

章邯的计划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对陈胜起义军的作战中,所向无敌,无往不胜。而章邯所部军队,也一度成为了秦国的王牌军。

在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数十万诸侯联军,抵达巨鹿。章邯和秦国“长城军”将领王离一起,军队共四十万,在巨鹿一带抵抗项羽的进攻。在巨鹿之战中,章邯投向项羽,王离也被项羽击败,秦国的主力分崩瓦解。

再说项羽曾和刘邦有过约法三章,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是关中王。后来由于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耽搁,比刘邦晚入关一个月。但是项羽凭借其几十万大军的实力,自封为西楚霸王,并已楚怀王的名义,分封天下各路诸侯。由于刘邦对项羽的威胁最大,因此项羽就把刘邦封到了汉中为王。为了防止他再出汉中,所以项羽就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安排在刘邦附近,达到钳制和监视的目的。

由于诸侯对项羽分封的不满,个别诸侯起兵造反。刘邦采纳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功出汉中。章邯屡次和汉军交战被打败,最后兵败自杀。司马欣和董翳见不敌刘邦,就归降了汉军。后来又见项羽势大,再次转而投奔项羽。在汜水之战中,司马欣和董翳再次被刘邦击败而自杀。由此,项羽分封的三王全部战死。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早前,楚怀王对各路诸侯有个约定,即是“先入关中者王之”。也就是说,谁能率先攻破秦国的函谷关,抵达咸阳城内,我就封其为关中王。在这些诸侯中,实力最强大的,是刘邦和项羽。他们两个人自然是争取关中王的最佳人选。公元前206年十一月,刘邦已经入关。而姗姗来迟的项羽,足足比刘邦晚了一个多月。其实这并非是项羽拖沓,而是因为刘邦的运气好。项羽在巨鹿一代遇见了秦军的主力章邯和王离,并展开了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大战,是为巨鹿之战。

影视剧中楚霸王项羽的形象

而在项羽结束巨鹿之战后率领着各路诸侯军攻破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06前十二月了。综合在反秦战争中的表现来看,项羽是各方诸侯中功劳最大、势力最强的一个。因此他对楚怀王之前的约定十分不满。

此时的项羽早已名扬天下,手中更有四十万大军,他擅自撕毁当初的约定,自封为西楚霸王,在彭城建都。同时将楚怀王尊为义帝,移都郴州。楚怀王对项羽的决定敢怒不敢言,无奈地迁都去了郴州。走到半路的时候,项羽暗中派人将义帝杀死。

项羽以自己西楚霸王的身份,以楚怀王的名义,对各路诸侯进行分封,俨然一副帝王的姿态。他封刘邦为汉王,建都汉中;封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封魏豹为西魏王,建都平阳;封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封韩成为韩王,建都阳翟;封司马昂为殷王,建都朝歌;封赵歇为代王,建都代县;封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封英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封吴芮为衡山王,建都邾县;封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封韩广为辽东王,建都无终;封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封田市为胶东王,建都即墨;封田都为齐王,建都临淄;封田安为济北王,建都博阳。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确立其在诸侯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号令天下;其二,将实力仅次于他,第一个入关的刘邦敢到不毛之地汉中,并以章邯、司马欣等人对他进行钳制。

分析项羽为什么分封

在秦末,由于秦朝实力强大,六国诸侯虽然对秦国多有不满,却谁也不敢率先站出来反秦。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捋起袖子和秦国干上的,是一个叫陈胜的农民。陈胜给予了秦国沉重的打击,使其迅速走向灭亡。同时各路诸侯也纷纷揭竿响应,在陈胜死后不久,秦国便灭亡了。在这场反秦的战争中,功劳最大的无疑是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的画像

项羽进入函谷关后,分封十八路诸侯,并且自称西楚霸王。当时在十八路诸侯中,势力最大的无疑也是项羽。可是项羽为什么分封,而不是自己称王呢?

首先,项羽虽然是楚国的后裔,并没有楚国皇族的血统,但地位在他之上的,还有一个楚怀王,项羽只是楚国的上将军。而其实,楚怀王虽然依靠的是项羽的实力,但他对于项羽的崛起,也颇多忌惮。除了楚怀王之外,其他在反秦战争中的诸侯,也各自拥有其兵力和地盘。所以,项羽没有办法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比西楚霸王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在分封中,他将楚怀王移都郴州,也是削弱其影响和地位的一种方式。如果项羽在此时称王,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引起各路诸侯的口舌,带来更坏的结果。

其次,项羽受到周朝分封制度的影响很深。虽然秦灭六国之后,开始实施了郡县制,但秦亡后,郡县制实际意义上已经名存实亡。由来已久的分封制,又成了当时的“潜规则”。这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一套既定的政治程序。这一点,即使在日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也不得不妥协分封诸王可以看出一斑。

第三,项羽虽然极其擅长打仗,但他缺乏一个帝王应有的文治和武功。对于那些在反秦斗争中站出来的诸侯,无不都是为了夺回当年秦灭六国时候,被强秦夺去的一方霸权。因此,诸侯们自然不愿意再立一个皇帝来制约自己,因此也没有来劝进项羽,让他登基为帝。

项羽分封是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历史因素的,项羽是一个鲁莽的武将,但他自己本人也不傻,自然可以看透这些利害关系,这就是项羽为什么分封的原因。

项羽分封十八王结局如何

在消灭了强秦之后,项羽为了确立自己在诸侯的地位,因此他学周天子的样子,将天下分封给当时在灭秦战争中有着重大贡献的十八路诸侯。这些诸侯人人都被封为了王,但是不到两年时间,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项羽分封十八王结局,也左右了当时天下局势的变化。

乌江自刎的项羽

在项羽分封的时候,将实力很强大且第一个进入关中的刘邦安排到了巴蜀之地,并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三人在附近对其进行掣肘。在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采纳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走出了巴蜀的荒凉之地,拉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将章邯等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先后败死。

在刘邦起兵的时候,十八王中仅有英布追随他,之后随着战争局势的好转,不少人也看到了刘邦胜利的希望,先后得到河南王申阳、常山王张耳、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等人的拥护。当然十八王中也有对楚汉战争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人,这个人就是临江王共敖。

在十八王中,有其中三个王比较特别,他们都姓田,原齐国宗室,他们就是胶东王田巿、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三个田姓的诸侯,也有着一样的命运,在国内大乱的时候,三人先后被田荣率兵击杀。

最值得一提的是魏王魏豹,他在楚汉战争中,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时而投刘邦,时而投项羽。最终在韩信攻打魏国的时候,将其彻底击败。被俘虏至荥阳后被杀害。他死了还不够,他的老婆薄姬也被刘邦抢走,成为了刘邦继吕后、戚夫人之后的后宫第三大妃子。薄姬生了个儿子,名叫刘恒,也就是以后的汉文帝。

而投奔了刘邦的诸侯,也不见得每一个都有好下场,如九江王英布,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起兵反汉,结果被刘邦平定。

身为这场分封的主角西楚霸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逐渐被刘邦击败,最终在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阵中输了一个彻底。项羽逃至乌江,自知无颜再回江东见父老,在乌江江畔自刎。项羽分封十八王结局可谓是一个历史悲剧。

世人对项羽分封的评价

秦国灭亡的时候,项羽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于公元前205年对灭秦有功的将领和秦国的降将进行了分封天下,共封为十八路诸侯。一直以来,对于项羽分封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主要持有两方面的观点,其一是褒义的,其二是贬义的。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次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二次革命的影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次革命

    探析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全国爆发,清王朝的颓败之势也成定局,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是在一九一三年发生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导火线耐人寻味。二次革命示意图一九一三年三月,上海火车站,宋教仁接到袁世凯邀

  • 朱元璋北伐路线 朱元璋北伐背景介绍 朱元璋北伐为何可以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北伐路线介绍北方草原幅员辽阔,当时许多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仍受到元朝的统治,而朱元璋北伐路线便是针对元朝控制领域的地理位置,从北向南,由外向里的方针制定了北伐路线。朱元璋北伐路线朱元璋北伐路线,该路线是根据元蒙所占领的地区,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实施,其中第一条北伐路线是相对靠近沿

  • 皖南事变原因 皖南事变意义介绍 皖南事变责任归因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原因是什么皖南事变一直都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如果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十分严峻的后果,因而这场军事行动也一直都有着十分神秘的色彩。关于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一直也为人所猜疑的,目前普遍认为皖南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皖南事变发生之前的黄桥事变,黄桥事变是直接导致了皖南事变的发生,

  • 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刺史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西汉刺史制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和刺史制度有何区别推恩令和刺史制度都是汉朝非常重要的一种政治手段,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也就是皇帝的利益,希望皇帝可以掌握大部分乃至全部的政治权利,因此而先后实行了这两种制度。可以说它们在目的上几乎是相同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还存在着差异,那么推恩令和刺史制度有着怎样的

  • 唐隆政变经过是怎样的 唐隆政变是怎样的 在唐隆政变中韦皇后和上官婉儿是一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经过是怎样的唐隆政变在历史上颇为著名。韦后野心勃勃,想模仿武则天临朝称治,大肆破害李唐一族,臭名昭著。李隆基正直有谋略,联合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氏及其党羽,平定了叛乱。那么唐隆政变经过是怎样的呢?李隆基剧照唐隆政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韦后专权,独霸朝政,引起正义之士的痛恨

  •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贡献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哪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影响巨大的,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创导人之一胡适旧照首先,封建主义统治了中国将近两千余年,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文化上,都已经根深蒂固。然而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中,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腐朽思

  • 五四运动结束时间 近代五四运动代表人物是谁 五四运动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四运动

    我国近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五四运动的结束时间是1919年6月28日,在这一天,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包围了中国代表的驻地,要求中国代表不在合约上签字。中国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到此结束。五四运动图图片五四运动结束时间离开始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却发生了很多的

  •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分封制示意图介绍 分封制与中央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异同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制度,在西周时期这两种制度都是君主非常重视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为了君主的统治而服务的,许多人都知道这两种制度,那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是什么呢?西周宗法制示意图想要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首先要清楚的明白这两种法制的概念和含义。分封制是为了加强

  • 遵义会议确立了什么 遵义会议的影响有哪些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什么遵义会议一直被人们看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地位极高,甚至被写进了学生们的教科书中。那么到底在遵义会议确立了什么让这场会议能有这样的影响力?让我们通过对会议内容的解析来了解一下。遵义会议画像首先,在遵义会议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确立了毛泽东的政治领导地位。这一点在陈云的会议手

  • 秋收起义意义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的旧址在什么地方 秋收起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作为新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颗新秀,毛泽东从最初崭露头角开始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秋收起义就是这众多惊喜中的一个。1927年9月,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的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这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上,是一场著名而成功的武装革命起义。秋收起义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