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怎样评价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的过程介绍 天津教案对曾国藩影响很大

曾国藩怎样评价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的过程介绍 天津教案对曾国藩影响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3/12/7 10:24:47

曾国藩怎样评价天津教案

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仅为官勤俭廉劳,修身律己,还对中国近代化建设功不可没,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等都离不开他的积极倡议。曾国藩本来一世英名,不料晚年因为天津教案在千夫所指中病逝,可见当时民众对曾国藩天津教案评价有多不好,以致功劳被盖过。

曾国藩照片

1870年圣旨下达,曾国藩被派去调查处理天津教案,因为深知此案棘手难断,他还给两个儿子留下遗书,决心为国家尽衰朽之力,曾国藩到天津后立即着手调查实情,确定了育婴堂没有诱拐伤害孩童,也知道了被害的领事丰大业率先开枪寻衅犯众怒。本应持平办理的曾国藩却陷入了两难抉择中,他处事一不偏不倚,然而却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天津教案涉及法、俄、英、美、意等列强,顾全国家民族的尊严将会触犯列强的利益,国家民族将会面临强大的武力攻击,再遭战火,要知道当时的中国的战斗水平根本无力对抗,因此曾国藩决定“一命抵一命”,选择了强人就案的委曲求全做法,这个判决使得当时曾国藩天津教案评价近乎于犯众憎。后来清政府改派李鸿章为直隶总督负责处理此案,不过李鸿章也仍坚持跟曾国藩一样杀人以谢敌的妥协判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对曾国藩天津教案评价不再一边倒,有很多人甚至认为他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就当时的局势和国情,他已经尽力而为了。

天津教案的过程介绍

众所周知,在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外来民族的入侵,统治者实行封闭的统治管理,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在后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之后,许多外国化也随之传入中国,教会文化就是其中一种。而因为教会所起的冲突也逐渐增多,比如说天津教案。那么天津教案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天津教案配图

据悉,天津教案的过程十分复杂,牵涉人员也十分多。在当时,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之后,教会也开始登堂入室,进入我国内地。最开始是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区。当时的教会在天津建造教堂之后,广泛进行宣传,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吸纳群众,作为自己的教徒。而随着教会人员逐渐发展壮大之后,又建造了育婴堂。其主要功能是抚养教徒的婴孩,使他们受到教会的熏陶,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主教徒。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教会人员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而进一步调查发现,许多法国教徒有虐待婴孩的行为,这使中国教徒感到十分愤怒。更可恨的是,法国教徒还参与拐卖儿童,令人震惊。

于是民众自发跑到教堂前面跟他们理论,而教会人员却拿起枪射杀了很多群众。此后,英国和美国等国家联合起来找清政府理论,并要求赔偿。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并且赔偿白银五十万两,还处死了许多无辜的群众。综上所述,天津教案的过程惨不忍睹。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做了什么

晚清时期,屈膝列强的清政府麻烦不断。1870年,清政府又不幸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麻烦,天津教案中包括领事在内的20余名外国人被民众杀死,法、俄、英、美、意等列强纷纷以武力恫吓要求得到最好的处理。清政府派去的曾国藩判决虽然没有惹怒列强,却惹怒了中国一大片民众官员,压力之下,曾国藩被调走由李鸿章接手天津教案。

李鸿章照片

天津教案李鸿章的判决跟曾国藩其实没有差多少,然而却给他带来不错的评价。这不得不归功于李鸿章杰出的外交能力,经过他的斡旋,俄国一方只要求经济赔偿,判决结果减到16名死刑犯。对于这16名死刑犯,李鸿章心想反正洋人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便采取了油滑耍赖的方式执行死刑,他事先偷偷派人将原来就关押的死刑犯顶替掉这些天津教案里的犯人,凑够人数执行死刑了事。天津教案李鸿章灵活变通的判决处理既压制了西方列强的怒火,又同时平息了国人汹涌的愤慨,这才为清政府结束了一个大麻烦。

相较于曾国藩的实事求是,天津教案李鸿章的表现与其出色的外交手腕名副其实,细节的灵活处理让李鸿章和前者的口碑有了天壤之别,曾国藩被同乡引以为耻,为时论所批,然而李鸿章力所能及保存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妥善方式让他扬名于民,不久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顶峰。

李鸿章在天津教案中的贡献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确实很倒霉,此事件绝对是一个毁人的大坑,不管哪个进去都会惹得一身脏。口头爱国大家都会,其实曾国潘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好官员,如果与他们真正打起来中国那点儿家底,根本没办法与列强们硬拼。国藩背负着历史罪人的重担离开了,而剩下的事情由李鸿章负责处理。李鸿章天津教案中,他比曾国潘幸运很多,其实他对此事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李鸿章图册

因之前的处理意见已经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李鸿章要想对其有较大的改变也是不大可能的。李鸿章在天津教案中主要战略就是在细节上与他们讨价还价。李鸿章对外交交际能力这是不容置疑的,很多外国人称他为“无冕之”。李鸿章抓住了个好时机,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在处理教案中也希望越快越好,通过他的不断周旋,俄国只要求经济赔偿,不要求人命抵偿。所以李鸿章天津教案中,捡回了几条中国人的命。对于其他犯人行刑的时候,李鸿章的暗箱操作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暗地里让已经判了死刑的十几个囚犯前去顶替了被判死刑的人。

李鸿章天津教案暗箱操作这招很管用,当时洋人根本就没有弄清被判的是哪些人,所以说只要人数对了就行。李鸿章的这些“小动作”,当时给他带来了很不错的口碑。不管是广大群众还是地方官员,都非常信任他。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不久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顶峰。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做了什么

1870年发生在天津的一场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将曾国藩卷进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中。曾国藩天津教案中的表现使他成为了民众们发泄愤怒的对象。天津教案的主要相关人员是天津望海楼教堂的天主教徒和当地的民众。

曾国藩照片

天津教案是因天津民众和天主教堂的人员发生的冲突而起。为了反对天主教肆意宣扬的宗教思想对中国民众的迫害,天津民众和天津望海楼教堂的人员发生了武力冲突,致使教堂里的十余人被杀。对天主教会进行武力庇护的法国带领军舰来到天津,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要求公正解决此事。曾国藩被派为代表,全权负责此事。曾国藩天津教案从此成为一个标签,深深刻在人们心里。

标签: 曾国藩天津教案

更多文章

  • AD1129年南宋苗刘兵变介绍 苗刘兵变过程 苗刘兵变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刘苗之变、明受之变,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宋高宗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兵变消息传出后,苗、刘二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见局势失去控制,连忙奉宋高宗复辟

  • 安史之乱没能成功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安史之乱

    叛乱之前的大背景天宝年间,因为开元年间的财富积累,唐朝国富兵强,于是乎,“玄宗始有吞并四夷之志”。在军队部署上,唐朝的军队主要集中于西北和东北。西北方面军队,一是在西域(今乌兹别克斯坦等几个斯坦国)和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作战,主要将领就是高仙芝。高仙芝是高丽人,但在唐朝立了很

  • 元丰改制历史进步性 宋神宗主持元丰改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还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虽然从后来实行的效果看,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宋神宗裁撤了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和闲散官员,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财政开支有些减少。而且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最体现在改革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宋神宗推

  • 贵州建制的背景是怎样的 贵州建制的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贵州建制

    贵州建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指的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贵州地区建立了行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从此标志着贵州成为中国的正式领土,关于贵州建制始于哪个朝代这个问题后代历史学家给出了很明确的答复,贵州建制这件事就是开始于明朝,所以明朝就是第一个开始贵州建制的朝代。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明朝后期的洪武永乐年间中央

  • 袁术称帝为什么那么短暂 袁术称帝为什么得不到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该子必有天命在身。汉灵帝

  • 唐朝后宫嫔妃等级 唐朝后宫皇族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

    皇后一人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唐高宗时改制为:皇后一人赞德二人宣仪四人承闺五人承旨五人卫仙六人

  • 南北朝走向统一的发展条件?南北朝时期怎么逐步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分为南朝和北朝,时间在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虽然都有朝代更迭,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处在对了的形式,所以才会有南北之分。对于这样动乱的时期,很多的国家都经历了兴起于灭亡的过程,这导致人民饱受太多的战火残害,那么到底南北朝有什么样的发展致使南北朝走向统一呢?1

  • 东西突厥怎么在李世民手上灭亡的?东突厥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突厥

    一年后的夏天(618年5月),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等的支持下正式取代隋朝而建立了唐朝,不久重新统一全国。这时,突厥的统治者意识到:中原只要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得诸多利益,因此将主要对手确定为唐,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但不幸的是:失败了!不甘心之余,便趁唐朝建国之初人心未定、国力

  • 贾南风八王之乱简介 贾南风八王之乱持续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南风,八王之乱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由外戚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即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

  • 西晋军事制度是怎样的 西晋军事制度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晋

    晋朝建立后,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司马懿及陈群羽翼下抬头,当时出名的世族有琅玡王祥、荥阳郑冲、陈国何曾、临淮陈骞、颍川荀顗、荀勋、河东卫瓘、河东斐秀、太原王浑、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太原郭奕、清河崔琰、范阳卢钦等。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