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雍正帝时期改土归流的特点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的关系 改土归流背景介绍

清朝雍正帝时期改土归流的特点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的关系 改土归流背景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2/12 6:24:11

改土归流特点介绍

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针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的管理政策。在此之前少数民族长期实行土司制度,但是土司制度的弊端日益浮现,边疆地区经常发生土司之间斗争的局面,于是统治者将权力收归中央,派流官治理,这就是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特点十分显著:具有不彻底性,采用暴力与和平相结合的方式,具有时间性和渐进性。

木氏土司府

改土归流的特点如此显著是民族之间的化差异造成的。从时间上来讲改土归流需要少数民族接受中央的管制,接受流官的治理。生性好战的蛮夷之地是中央政策执行最难落实的地方,所以具有时间性。改土归流的特点之二是渐进性,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距,改土归流的政策需要缓慢实施,这是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改土归流特点之三是不彻底性,由于流官治理,会存在对当地民俗不了解的情况,导致徭役制定不合理,激化民族矛盾。最后就是管理方式存在武力与和平相结合的特点,由于改土归流中央派军队驻守南方,维护地区安定,但是遇到挑衅中央权威的情况,军队会对边疆民族展开屠戮政策。改土归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司之间矛盾,维护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对于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改土归流的不彻底性使民族矛盾依旧存在,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的关系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之间存在着联系,苗疆再造的实质上是在对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的延续。改土归流政策是在国力日渐强盛的条件下驱使的,而苗疆位于西南边陲地区,自然被清政府纳入即将开拓的新的目标视野之中。

苗疆风景图

清政府想要实现大一统,就必须完全统治西南地区。苗疆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气候环境中都极其重要。此地甚为广阔,人烟稀少,很便于管理,而且此地河流纵横,物产丰富。所以,苗疆再造自然环境成了一项重要决定。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不同,苗疆再造主要是以武力征剿,逼迫苗民屈服。每征服一地,鄂尔泰便请奏在当地设置军事单位。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比较强硬,推行同化、歧视、隔离等政策。由于当地一直与外界隔绝,经济较为落后,清政权在当地大力发展经济,并为其疏通河道,增设道路,使其与外界相通。随着道路的开通,进而设立市场,促进当地与外界的贸易来往。但是也使得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大量汉人的涌入也给苗民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同时为了教化苗民,清政权制定了相关的教育制度,兴办学校,推行科举。

总而言之,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都是清政府为了实现中央集权的体现,同时这两种政策都有利于我国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对改土归流的评价

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广为人知,对于改土归流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废掉世袭的士官统治,改为流官统治。由于当时的土司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故而实行改土归流。

雍正画像

改土归流打破了土司割据的局面,而建立了府县,并且设立了军事机构,并将土地和人民转变为国家所有,从而使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相应的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土归流瓦解了西南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增加了各族人民间的交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加当地劳动力,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加快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对民族关系的融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清朝对国家的统一,巩固了各民族间的关系。

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改土归流的评价,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改土归流之后,有一些上层土司并不甘心,他们时时进行叛乱,清政府虽进行武力镇压,也同时付出着血的代价,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改土归流也有不彻底性,少数地区土司依然存在,他们割据一方,欺压百姓,人民所受剥削并未减轻。

纵观改土归流利大于弊,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政策。对改土归流的评价应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不能因为它少数的局限性就否定它对社会历史的贡献。

改土归流开始时间

改土归流是于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政策,那么具体改土归流始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是于1926年五月推行的。

雍正画像

改土归流始于何时呢?雍正四年,鄂尔泰多次上书请求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他要求调整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统一集权,以便地方官行事。可以说鄂尔泰是改土归流的推行者。雍正帝对鄂尔泰的观点非常赞同,并把改土归流的施行全权交由鄂尔泰办理。雍正六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三省总督,并命张广泗在黔东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世袭的土司制度,改为朝廷的流官统治。对于主动配合的土司,都会给予赏赐,赐予官职;对于武力反抗或其它方式抗拒的,都将其迁出西南地区以外的省份再做其他安排。由于改土归流受民众拥护,在形势压力下,各地方势力纷纷主动交职。改土归流之后当地设立府县,增设军事机构,并建立学校。土地也按亩征收,征收赋税的数额也相对较小,人民所受剥削有所减轻。改土归流的面积较广,涉及民族数量较多。到雍正九年基本全部推行。这之后有顽固分子继续鼓动民众叛乱,虽雍正年间镇压未果,但乾隆即位后于1736年平定叛乱。

改土归流始于何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土归流的推行对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改土归流的经过介绍

改土归流是在大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政策;当时西南地区实行的是土司制度。土司占据所有财产,人民依附于土司,受土司的严重剥削。土司制度也严重阻碍了当地政治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土司具有一定的割据意味,一些大土司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侯,这严重威胁大清的统治。雍正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于是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那么改土归流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标签: 改土归流

更多文章

  • 西域都护府在哪 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谁设立的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域都护府

    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在哪西域都护府在哪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有疑惑的,西汉末期王莽发动战争引起中原骚动,西汉王朝自身于存亡之际,顾此失彼,西域的匈奴乘机而起在西汉政府的手中夺过西域的统治权,但在统治后大肆实行苛捐杂税,税负导致各族人民苦不堪言。阳光西域都护府为了摆脱这种悲惨的统治,各族18位国王将儿子送到

  •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介绍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们看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由此加速了侵华进程,随着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外国的教会势力也逐渐深入中国,由此爆发出不少教会事件,中国人在自己地盘上备受欺凌。为了反抗西方列强们的侵略行为,活跃在山东地区的民间组织发起了义和团运动,那么义和团运

  • 元朝中期南坡之变结局 南坡之变的起因 南坡之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的结局南坡之变发生在至治三年。元朝建立以来就伴随着宫廷内乱、后宫干涉朝政、权臣干政等事件,令朝廷混乱。之后元英宗即位,他决定改变朝政。因此导致了南坡之变,那么南坡之变结局是怎样的呢?元英宗像元朝是中国武力最强的朝代,也是有史以来土地面积最大的朝代。元英宗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上一直是没有实

  • 西辽国历史介绍 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西辽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辽

    西辽国:西辽(1131年~1211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朝大将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后来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思斡耳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统治中亚94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灭亡。中国历史上的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中国关于辽国的历史多局限于

  • 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人的后裔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契丹人

    契丹族没有了,但是契丹人还在。东北的民族互相厮杀,金灭了辽,辽人就跟着做了金人。金又被蒙古灭了,金人又跟着蒙古混了,元又被明灭了,但是东北生活的人还是那些人,后来这些人跟着满人打败了明朝。契丹人的后裔所以其实是契丹族被各民族同化了,就像各民族人被汉人同化了一样。契丹的后裔在中国北方的居多,毕竟是祖代

  • 契丹族的历史由来 契丹族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契丹族

    契丹族(英语:Khitay)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

  • 宋真宗咸平之治的成果 咸平之治期间的人口达到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咸平之治,宋真宗

    咸平之治的成果是什么‍‍宋仁宗励精图治,促成了咸平之治的出现。在咸平之治的成果中,官员阶层改革的成果是最大的。宋仁宗时期,官吏膨胀,宋仁宗将官吏制度进行改革,减掉了一些臃肿的岗位。这些臃肿岗位的减少,使得宋朝的官员阶层变得简洁而又高效。宋仁宗图片打击贪官污吏也是咸平之治的成果。宋仁宗

  • 兵强马壮的幽州刺史公孙瓒为何失败 公孙瓒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历史上公孙瓒是个骁勇善战的能手,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百战百胜,导致公孙瓒最后失败的是他和袁绍为争夺冀州而拉开的界桥之战。公元191年,公孙瓒和袁绍在界桥南二十里出交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被袁绍的麴义所破,这让公孙瓒的作战雄心降低了很多,随后便自己建立了易京楼,在里面贪图享乐。公元198年,本

  • 金宣宗宣传儒家文化 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金宣宗年号是什么 金宣宗南迁说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宣传儒家文化的故事金宣宗的名字是完颜珣,他出生在1163年,在1224年1月14日去世,是金世宗完颜雍的长孙,是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所以他能够继承皇位,成为金朝的第八代皇帝,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了金的灭亡。金宣宗画像金宣宗为政在外交上错误频繁,他首先和蒙古议和,当协议达成以后他和西夏

  • 隋朝瓦岗军起义历史背景 瓦岗军起义为何失败 瓦岗军起义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瓦岗军起义

    瓦岗军起义历史背景瓦岗军是隋朝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当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百多支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瓦岗军是当时农民起义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数次打败隋朝前来镇压的军队,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被部将杀死。下面介绍一下瓦岗军起义背景。瓦岗军起义瓦岗军起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