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府院之争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府院之争的要害是什么

第二次府院之争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府院之争的要害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46 更新时间:2024/1/21 5:10:04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府院之争愈演愈烈,第一次府院之争以黎元洪的辞职和冯国璋的上台结束,第二次府院之争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上演。这次的主角是总理段祺瑞和总统冯国璋。那么,第二次府院之争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的要害又是什么呢?

第二次府院之争是指冯国璋和段祺瑞之争。张勋复辟中,黎元洪流亡使馆区,冯国璋副总统在南京代行总统职权,与段祺瑞遥相呼应,通电讨逆,保障了共和政体的持续。随后,段祺瑞拒绝迎回黎元洪,乃致电冯国璋北上就任总统。他的电文是简单干脆的四个字:“四哥快来!”冯国璋一看之下,不禁心中一热,即令备车出发。不过,在北上之前,他以总统名义令最亲信的将领李纯接替自己的江苏督军,以坐镇自己的大后方。

冯国璋在就任总统之初,和段祺瑞的心思是一样的。他们都出身北洋,在小站时就朝夕相处,在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中都站在一条战线上,可说亲如手足,因此他们相信决不会再有新的府院之争了。为此,冯国璋还曾将段祺瑞、士珍请到府中大话家常,执手温言:“我们三人不要分什么总统、总理、总长,我们是一体的,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但是谈何容易!军事方面。段祺瑞要以武力统一全国,因此要整合北洋的军事,早在冯国璋北上时,他就准备以亲信入替其江苏督军之职,不料被冯先下手为强。后来段在幕后策划的天津会议,则几乎囊括了除冯系“长江三督”之外的所有北洋地方实力派,从而最终倒冯成功。政治方面。段祺瑞将第一次府院之争时的“朋党”继续扩大,组织了一个安福俱乐部,进而形成安福系,并最终组成了安福国会。所谓“安福”,指的是北京西城安福胡同内的一个四合院,段系人物常在此聚会,评论时政,商量大事,代表人物如王揖唐、曾毓隽、王印川、梁鸿志、光云锦等,显然的“朋党”无疑!段祺瑞方一复任总理,即宣布解散旧国会,代之以安福系为主的新国会,从此国会成为国务院的御用会议。段在新府院之争中占得先机。

而第二次府院之争的要害,其实在于施政理念。段祺瑞秉持的是袁世凯的政治立场,以西南为叛逆,要以武力统一全国,由此可见他对袁世凯的反对是有限的;而冯国璋的立场与黎元洪类似,与西南暗通消息,要以和平方式统一南北,由此可见他对袁世凯的反对是较为坚决的。由于西南方面一直对黎元洪持支持和同情态度,对段祺瑞解散国会、废除约法的行为从失望而至于愤恨,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也就贯彻得尤为坚决。而西南方面的实力派如陆荣廷等频频示好于冯国璋,冯因此认为西南可以和平争取,而惟有南北统一,他的总统才更有含金量,而战争则会破坏这一切。

标签: 府院之争

更多文章

  • 北洋军阀为何会兴起和覆灭:从军事经济角度谈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在中国近代兴起又覆灭,一段风云诡谲的民国历史就是以它为序章的,所以要读懂这部民国史自然要对北洋军阀的兴衰历史有所了解。北洋军阀兴起和覆灭的原因涉及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从军事经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北洋军阀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军阀。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

  •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谁点燃的 徐世昌在五四运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四运动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但这根导火索到燃烧起来还需要有人提供火种,而点燃这根的导火索的其实就是当时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徐世昌。那么,徐世昌究竟为什么会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的点燃者?他在五四运动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1919年5月4日中午,总统徐世昌正在中南海的总统府内

  • 北洋和北洋时代如何界定 北洋军阀和北洋政府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洋军阀

    中国近代史上帝制被推翻之后有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人对这一时期绝对不会陌生,但如果问及北洋究竟是什么,大部分的人都答不上来。研究这段历史必须要对一些专有的名词进行澄清,比如北洋、北洋时代、北洋军阀以及北洋政府。北洋一词的说法历史沿革北洋之说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指黄海、渤海区

  • 曹丕篡汉时间介绍 曹丕篡汉背景是什么 曹丕篡汉的评价 曹丕篡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丕

    曹丕篡汉时间介绍曹丕篡汉背景是什么曹丕篡汉时间曹丕篡汉是说曹魏国开国国君曹丕取代汉献帝自立为王的事件。曹丕篡汉图那么曹丕篡汉时间在什么时候呢?曹丕篡汉的时间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当时各强权豪霸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逐渐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再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

  •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有什么相同点 胡惟庸案死了多少人 胡惟庸案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惟庸案,蓝玉案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有什么相同点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都是我国明朝中国的奇冤案件,在明朝朝廷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意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都是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同时也是强化皇权至上的政治手段。胡惟庸案发生于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第十一年,而蓝玉案则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可以说这两起案件都是发生

  • 司马睿重建晋朝背景 司马睿重建晋朝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睿

    司马睿重建晋朝背景司马睿重建晋朝的功臣司马睿重建晋朝背景司马睿重建晋朝背景是有多个方面的,首先是西晋的灭亡,只有前一个朝代灭亡司马睿会重建晋朝,否则司马睿便没有这个机会,在当时西晋社会混乱,统治阶级的地位十分不稳固,虽然西晋也做了一系列的挽救工作,可这并没有挽回西晋灭亡的局面。社会上混乱了一段时间后

  • 西周分封制的前提是疆域的扩大吗 西周分封制的弊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分封制

    确实,西周分封制度的实施需要广大的土地,也就是疆域,但这并不能构成其前提。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度为基础,所以宗法制才是其真正的前提。西周分封制的弊端其实也和它这一前提脱不了关系,宗法制以血缘维系,而血缘并不是稳定不变,相反,它代代相传,只会越来越单薄,最后导致王室和诸侯之间关系的疏远,那么就不难想象诸

  • 西周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西周分封制的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分封制

    周朝刚开始只是商的一个小诸侯国,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周王只占据中原地区,武庚叛乱平定之后,周初统治者开始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所以,西周分封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西周的统治,其意义自然也和目的分不开,因为这一制度确实卓有成效。西周分封制的目的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 分封制重视宗法观念吗 西周分封制诸侯的权力和义务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分封制

    谈到分封制,不得不提及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二者的基础都是血缘关系,所以分封制必然是很重视宗法观念的。周天子以其为指导,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为主的一群人,而受封的诸侯获得一定的权力并履行相应的义务,那么,这些诸侯的权力和义务都有哪些呢?分封制重视宗法观念分封制很重视宗法观念。分封制的基础是建立在宗

  •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有哪些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周,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度是指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配给王族、功臣以及前朝遗臣等,而这些被分封的诸侯享受一定的权力,也要对周天子履行相对的义务。这便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大概内容,如果要对这一制度进行更加具体的了解,恐怕还要求助于西周分封制度的示意图。西周分封制的内容西周分封制的对象和做法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