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始实行行中书省制。“行中书省”的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元代的行省制是沿袭自金国的行尚书省。开始它和金国一样,只是一种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后来由于战争等各种因素,行省也开始干预地方政务,逐渐变成了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辖范围很大,改变也比较频繁。到了中叶,开始稳定下来,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府、州、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
直辖地区
元代将首都大都及附近的地区称作“腹里”(即中心之地),包括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由中书省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行省。此外,元政府设立了宣政院(初为总制院),除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外,还负责统辖青藏高原(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行中书省
元朝行省列表
名称首府主要管辖范围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张掖今宁夏、甘肃东北部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开封今河南南部、湖北东北部、江苏、江西东北部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武汉今湖北东南部、湖南、广西、贵州大部、广东西南部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南昌今江西、广东大部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杭州今江苏安徽两省南部、浙江上海全部、福建大部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辽阳今中国东北、朝鲜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西安今陕西大部、内蒙古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西北部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今四川大部、陕西西南部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昆明今云南、贵州西部
特殊行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以高丽王国置(简称征东行省,又称日本行省或征日本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自辟官属,财赋不入都省,与元朝其他行省性质不同。
交趾行省(安南行省),以安南国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