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书法欣赏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书法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13 更新时间:2024/1/7 8:41:07

王献之书法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他不仅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而且在书法上的成就一点都亚于他的父亲,因此他和自己的父亲也一起被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也和张芝、钟繇因为在书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被并称为“书中四贤”。虽然王羲之一家都十分擅长书法,但是只有王献之最具天赋,大胆创新,不被父亲的风格和盛名所拖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字体。

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王献之学习书法应该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第一任老师自然是身为书法家的父亲。他自小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甚至超越父亲的书法大家,因此他每日都十分勤奋刻苦地练习,也留下了很多的趣事典故。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其他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草书方面的代表作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流传到现在的都是唐朝时期临摹的版本,他的真迹都已经失传。他的《鸭头丸帖》一共有十五字,清代的学者吴其贞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对这副作品非常推崇,认为它字体雅正,雄峻秀美,有天然的妙趣,是无上的珍品。而他的《中秋帖》,一共二十二个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为世间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这副字帖收入了《三希帖》中,将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起并列为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

王献之还曾经创造了“一笔书”,改变了他的父亲上下不相连的草书风格,其气势豪迈雄壮,被世人所推崇。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是中国历史上富有盛名的一位书画家和诗人。他自小便十分喜好,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己的父亲,有“书圣”之名的王羲之的悉心教导,很快就在书法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的书法风格不仅采纳了各家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字体。而关于他如何练习书法,还留下来很多的典故,比如说“王献之依缸写字“的故事。

王献之画像

相传王献之在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他的第一个老师自然是他的父亲王羲之。又一次,王羲之悄悄地走到正在专心致志练习书法的王献之背后,想要用手抽去他手中的毛笔,结果因为献之抓笔套牢固,王羲之没有拔掉。于是王羲之便称赞自己的儿子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十来岁的时候,王献之子认为他的书法已经写得很好了。于是他便跑去问父亲:“我现在的水平只要再练三年就可以了吧?”而王羲之只是微微笑着并没有回答,在一旁的母亲摇着头说还差远了。献之于是又问那五年总可以了吧。结果母亲仍旧是遥遥头,献之终于急了,问究竟要多久才能练好字,他的父亲便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道,只要你把院子中的十八口大缸里面的水全部染黑,也许你的字就会练好了。

于是王献之开始夜以继日地练习书法,这一练就是五年。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给父亲看,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在他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献之见父亲没有说话,闷闷不乐地带着作品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很久之后,说道:“我儿练了这么久的字,只有这一点像你的父亲。”献之一看,母亲指的那一点竟然就是父亲刚才加上去的那一点。献之顿时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开始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不知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他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王献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没有别的方法,只有不停地努力这一种方法。

更多文章

  • 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咏絮来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才女,谢道韫,咏絮,来处,谢道韫,咏絮,东晋,才女,王

    谢道韫咏絮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王凝之的妻子。也许很多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谢道韫咏絮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谢道韫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的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谢安便把家人聚在一起,跟晚辈们讨论诗作。不一会儿,雪下得越来越大了,谢安便即兴问道:“这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顺势说:“雪纷

  •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怎样,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时期与世界的其他地区进行经济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一条海上重要通道。关于它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海上丝绸之路据相关资料的表明,在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时期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真正形成并开始发展。在西汉时期的时

  • 府兵制崩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兵制,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兵制,崩坏,原因,沿袭,几百

    府兵制崩坏原因府兵制沿袭了几百年,它给统治者带来不少益处。府兵制崩坏原因被很多人议论,并且各有说法。那么府兵制崩坏原因是什么呢?《府兵制度考释》当一种制度不能给统治者带来利益的时候,它就会被停废。府兵制和均田制有紧密的关系,均田制若是被破坏,府兵制就得不到实行,所以均田制的破坏是府兵制破坏的真正原因

  • 唐朝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甘露,之变,谋杀,宦官,甘露,之变,谋杀,宦官,生在

    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大和九年,这是一场宦官和唐文宗、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政变夺权性质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宦官胜利,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害。那么在这场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呢?文宗像在甘露之变中,想要谋杀的宦官是唐文宗、李训、郑注等人。在宝历二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

  • 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什么样,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方式在我国处于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结合国内的力量对抗外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两党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的呢?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图片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及众人的希冀下,国民党最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一同抗日。一九三七年,第二

  • 蒙古族固始汗是谁简介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族,固始,简介,一个,怎样,人物,固始,简介,出生于,1

    固始汗简介固始汗简介出生于1582年,卒于1655年。固始汗的姓氏是孛儿只斤氏,他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固始汗的完整原名叫做孛儿只斤·图鲁拜琥。固始汗是蒙古族的和硕特部的首领。固始汗从小就表现出十分机智勇猛的性格,在长大后,他在武力方面更是勇猛,因此固始汗的勇猛被写入了史册,由此可以知道他的勇猛已经成为

  • 浅谈科举制的历史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浅谈,科举制,历史,地位,多高,科举制,历史,地位,我国,有

    科举制的历史地位在我国有一个选人才的方法,延续了将近长达1300多年。这项选拔制度为中国选拔了将近三十到四十万人才,这些人才分别出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门弟,这项制度的名字就叫做科举制。科举制图片说起科举制的历史地位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科举制在中国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出现这一项制度之前中国其实

  •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贞观,之治,哪个,皇帝,开创,贞观,之治,哪个,皇帝,开创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所谓的贞观之治,其实就是指唐朝出现的太平盛世,因为唐太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还采取一系列的农耕措施,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因此,贞观之治就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唐太宗画像唐太宗李世民,是中

  • 明朝济国公丁德兴简介 丁德兴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国公,丁德兴,德兴,简介,评价,如何,丁德兴,德兴,简

    丁德兴简介丁德兴简介上提到丁德兴生于公元132年,祖籍在定远,他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之一,为明朝疆域的开拓和统一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在围困平江的战事中去世,死后被追封为济国公,追谥号武烈。丁德兴画像元朝末年1352年的时候丁德兴投靠朱元璋,因为他特别黑,所以朱元璋叫他黑丁。丁德兴紧接着就跟随朱元璋攻

  • 四三惨案简介 四三惨案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四三,惨案,简介,影响,是什么,四三,惨案,简介,事件,行了

    四三惨案简介四三惨案简介对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1927年4月3号那天,人力车夫刘丙戍拉着空车来到汉口日租界准备拉客,此时两名日本水军走过来准备坐刘丙戍的车。刘丙戍认为载两名日本水军属于违背了警章,于是便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四三惨案蛮横的日本人十分不满,其中一人上前将刘丙戍的黄包车踢翻在地,另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