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 张乐行故居在哪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 张乐行故居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4/1/28 16:09:54

张乐行生平

张乐行生平记载他生于1811年,安徽人,地主出身,为人比较宽厚,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深受百姓的爱戴。张乐行生平主要介绍了他的反清事迹,他是捻军的前期首领,1852年因为皖北的饥荒严重,他与龚得树等率领捻军起义,主要在苏鲁豫皖等地方活动,声势非常浩大。

张乐行故居

1853年他联合数万人劫狱救囚并与同年11月树黄旗起义,这次起义又被称为“十八铺聚义”,同年被清军招抚。1854年再联合捻军起义,扩大了在淮北的势力范围。1855年秋天被推举为任雉河集起义的首领,称“大汉明命”,凭此成为抗击清军的主力,1856年8月因为雉河集被清军攻陷率军南撤,并于次月重新夺回雉河集。

在1857年与陈玉成等会师,更换为太平天国旗帜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征北主将”。1858年他率兵北上控制了淮河南北的交通,并在11月配合三河之役大败湘军,次年夏天他又联合庐州守军攻克怀远并在11月往南退到定远。1860年率部占领清江浦,被封为沃王。1862年与陈玉成等合攻颍州府,因陈玉成被捕而孤军奋战,第二年再次退军到雉河集,3月率20万大军与僧格林沁血战,因力量悬殊而全军覆没,他仅带领剩下的10余人冲出重围至西阳集李家英处。

张乐行生平最后指出,他在行至李家英处时,李家英早已清军投降并暗地密保清军,张乐行随即被捕并于二月二十八日英勇就义。

张乐行故居

张乐行故居位于安徽西北部的涡阳县,从涡阳县城到张乐行故居的路程大约6公里,但真正行驶起来却远得多,因为其中很长的路是坑洼不平的。

张乐行故居

张乐行故居是明显的土墙小瓦清式四合院,内有瓦房16间,建筑面积约260平方米,客厅内重粱起架,明柱走廊,建筑非常雄伟大气,张乐行就出生在这里,他本人性格非常豪爽,乐善好施,嫉恶如仇,广交朋友,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涡阳县到现在还有他的后人在这里生活。除去凝重略显宏伟的后堂屋,其他房屋都是极不起眼的,但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屋里,摆放着各式石碑:张氏大宗谱,张尉祖墓碑等,墓碑上记录了张氏各脉支派,上到参加过捻军的将领,下到普通支派人士,均统计在上。

张乐行故居是捻军早期活动的据点,张乐行经常和龚德树等人在这里聚会议事,沉重打击清朝腐朽统治的重大决定也是在这里规划实施的。虽然久经岁月,这里的松柏已经枝叶茂盛,铁门已经锈迹斑斑,但这座故居依然是人们怀念反清英雄的地方。1961年这里被评为安徽省重点物保护单位,1977年该故居东西厢房和后堂屋都被政府拆除,并在1990年原址重建,建好后因为后堂屋房屋宽但是小梁少,所以出现墙面不平房屋下沉现象,2003年对前堂屋墙体进行了修正加固,2008年省文物局再次出资修缮该故居,并重新打造了一座张乐行塑像。

张乐行凌迟

张乐行是捻军前期首领,在1857年归太平天国麾下,被封为征北主将,后因出征苏北敌后成功占领清江浦被封为沃王。张乐行凌迟发生同治二年,他因陈玉成被俘而孤军奋战在淮河南北,3月与僧格林沁在过涡河血战,但力量太过悬殊而全军覆没,而后他因投靠早已降清的捻军李家英而被俘。

张乐行画像

张乐行凌迟的过程极为残忍,在临行前他大骂捻军叛徒并喝令儿子不能喊痛,最先被施以活剐极刑的是张乐行的两个儿子,几个刽子手一边用利刃行刑,一边将他儿子的肉割下强行塞到他的嘴里,张乐行将血淋淋的肉直接吐到了刽子手的脸上,并破口大骂,刽子手非常愤怒将他的舌头用钩子勾出,他便怒目而视,直到眼角因为睁裂而流血不止。

标签: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生平故居在哪张乐生平记载

更多文章

  • 永贞革新内容有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永贞,革新,内容有,哪些,方面,永贞,新内容,改革,虽然,经

    永贞革新内容永贞改革虽然经历了短短的100多天,但是却是唐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一场由皇帝自上而下发起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内容非常复杂,后代历史学家对于永贞改革这个问题,划分了5个点,其中永贞改革内容包括取消进奉,打击贪官宦官,打击藩镇等等。唐顺宗剧照在所有的改革内容中打击宦官和抑制藩镇是最为

  •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香港,海员,大罢工,结果,介绍,香港,海员,大罢工,结果,活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结果香港海员大罢工活动是一次轰轰烈烈的罢工活动,是中国工人阶级接受西方革命影响,率先发起的罢工运动,香港海员大罢工的结果是成功而又失败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旧照从香港海员大罢工的性质方面讲,香港海员大罢工运动不只是海员们为了增加工资的罢工运动,还带着一种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制裁

  • 永贞革新背景介绍 永贞革新的目的包括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永贞,革新,背景,介绍,新的,目的,包括,几点,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背景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即位之初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永贞改革背景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这3个因素,当时唐顺宗刚刚即位时就有改革的意向,但迫于这些复杂的背景不得不将改革的计划稍后延迟了,所以永贞改革在唐顺宗即位很多年以后才开始。唐顺宗剧照永贞改革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

  • 刘禹锡与永贞革新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禹锡,永贞,革新,有何,关系,刘禹锡,永贞,革新,改革,是

    刘禹锡永贞革新永贞改革是由唐代几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这几位著名人物包括刘禹锡,韩泰,寒夜,韦执谊等几个人,后来这几个杰出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变动中都被贬谪去了很远的地方,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而在这几个人中刘禹锡是最负盛名的一位,他不仅是永贞改革的主将,一位针砭时弊的才子,还是一

  • 穆斯林起义领袖杜文秀有没有叛国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穆斯林,起义领袖,杜文秀,文秀,有没有,叛国,行为,杜文秀

    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关于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这一问题,史学界讨论了半个世纪。杜文秀遇难处杜文秀外交的热烈讨论期是1995年到1976年,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发生多次改变。最开始杜秀文被视为罪大恶极的叛徒,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查人们得知杜文秀没有丝毫建立“独立国”的意图和行动。而且杜文秀在反清斗争中的

  • 清朝军事领导人杜文秀帅府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军事,领导人,杜文秀,文秀,帅府,在哪里,杜文秀,文秀

    杜文秀帅府杜文秀帅府的位置在大理市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四周风景怡人。1856年8月杜文秀起义军一路猛攻,最终攻占古城大理,杜文秀起义军共同推举杜文秀为军事领导人,并建立了大理政权,清政府设立的提督府衙被改为杜文秀帅府。杜文秀帅府杜文秀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置了午门,修建了天子台,而且还建有偏殿

  • 永贞革新领导者王叔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贞,革新,领导者,王叔文,简介,永贞,革新,王叔文,改革

    永贞革新王叔文永贞改革是在唐代中期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和打击宦官势力,永贞改革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政治人才,而永贞改革王叔文正是其中之一,王叔文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当时在位皇帝唐顺宗最为信任的一个宠臣。永贞改革王书文画像王叔文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在唐

  • 遣唐使制度废止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遣唐,制度,废止,原因分析,遣唐,制度,废止,原因,日本,历

    遣唐使制度废止原因遣唐使是日本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创举,已逐渐成为一种制度,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总共历时两百六十多年。遣唐使通过在唐朝的学习,回国后模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建立了自己的相关制度,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但最终遣唐使制度被废止了,那么遣唐使制度废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遣唐

  • 张皮绠杀僧格林沁 张皮绠被凌迟处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皮绠,杀僧,格林,凌迟,死了,张皮绠,杀僧,格林,记载,首

    张皮绠杀僧格林沁张皮绠杀僧格林沁的记载中首先介绍了僧格林沁在道光五年袭王爵,在咸丰、同治年间,曾与太平天国激战、血战英法联军,战功赫赫,是晚清时的蒙古族名将。张皮绠杀僧格林沁中还提到张皮绠的生活背景,他出身贫寒,在张乐行殉难后和母亲投靠远房亲戚,后在雉河集招兵时随母投靠捻军,隶属黄旗随营。僧格林沁画

  • 洋务运动三大水师介绍 对晚清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洋务运动,三大,水师,介绍,晚清,什么,影响,洋务运动,三大

    洋务运动三大水师洋务运动是一次非常大胆的举措,在这次运动中虽然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的国家性质,但是还是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因为清朝表面上这种繁荣西方国家才看到了一定的假象,从而使他们加快了侵略的步伐。而船只建造和海军的兴起也是洋务运动的内容。甚至洋务运动三大水师在当时还享有盛誉,那么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