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郊在《登科后》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孟郊在《登科后》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56 更新时间:2024/1/31 12:43:35

登科后孟郊

孟郊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孟郊的一生多坎坷,仕途坎坷,生活崎岖,孟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孟郊早年三次参与科举考试,屡试不第,46岁的时候中进士,可谓是中年得志,登科后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通篇节奏欢快,将中举后的欢快愉悦之情跃然纸上,积极上,生活美好。

孟郊雕像

登科后是孟郊的另一代表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796年,正是中年孟郊考中进士后所作的第一首诗。孟郊早年屡试不第,46岁的时候才考中进士,看其名称就能读出一种喜悦感。

引原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先来看看登科后的翻译,以往困顿不堪的日子已经过去不足一提了,今日金榜题名让人心情愉悦神采飞扬。

春风吹拂纵马驰骋很是得意,策马扬鞭飞驰在长安道上,看着春花烂漫的长安道异美丽。今日的马蹄也很轻快欢愉,不知不觉就已将长安的所有花都赏了一遍。

诗人开篇描述的是自己过去的潦倒生活,意志消沉,处境落魄,今日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功成名就,昔日之景与今日之景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将诗人的愉悦之情很好的展现出来。后面两句将诗人的心情刻画到了极致,春风得意,策马扬鞭,跨马疾驰,赏花赏景,心情愉悦。

登科后通篇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与孟郊之前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

读孟郊的登科后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意到笔到,读孟郊登科后仿佛就在看整个长安城的美景,整个长安道花团景簇,春花烂漫,看景之时更有一种轻松愉悦欢快之感随景而走。读登科后犹如自己金榜题名,感同身受,融入其中,可谓是情景交融,人入诗中,融会贯通,这也是诗美的奥妙之处。

孟郊贾岛

孟郊和贾岛都是唐朝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以表现凄凉孤寂为艺术特色。两人虽都是唐朝的诗人,但生活并没有交集,两人因作品的艺术风格相近并且作品都得到了韩愈的欣赏而被人们联系起来。韩愈称他们为“郊寒岛瘦”,成为“苦吟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郊画像

孟郊比贾岛大二十八岁,他早年仕途不顺人近中年才成为进士,后来辞官。他的一生非常的贫困,所做大都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大的讽刺意义。孟郊的诗中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比如表现对妇女地位的深切同情;抒发对劳苦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等等。他的苦吟诗主要以表现内容的深刻精辟意蕴为目的。

贾岛虽和孟郊一样同为“苦吟诗”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及孟郊来的深刻。贾岛侧重于表现自己的荒凉悲寂的处境。贾岛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将作诗代替了自己的生活,他整日沉溺于铸字炼句中无法自拔而忽视了自己人际关系的交流。人们将他称作“诗囚”,这足以表现出贾岛对诗歌近乎狂热的态度。

孟郊和贾岛都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唐朝浑厚的诗歌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风格等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与差异。他们的“苦吟派”风格也给后世文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标签: 孟郊登科后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登科孟郊唐朝时期

更多文章

  •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介绍 将相和指的是哪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将相,主要,内容,介绍,指的,个人,将相,主要,内容,将相和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将相和》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将相和的内容战国时,秦始皇听说赵国有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很想得到它,便派使者去和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城池何来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直接拒绝担心秦王会以此为由发兵赵国祸及百姓,赵王夜不能寐不知

  • 战国时期齐国杰出军事家田单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时期,齐国,杰出,军事家,田单,列传,田单,列传,田单

    田单列传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少年时候没什么官职,后来为齐国立下大功被称为齐将。田单是位有名的将士,天资聪明,善于用兵施计,以奇制胜。田单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为把敌军赶出齐国,他曾多次以少胜多,出其不意击退敌军。他作战方法堪称是军事历史上的奇观,一直流传至今。田单剧照《田单列传》选自司

  •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什么 焚书坑儒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焚书坑儒,影响

    焚书坑儒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始目的在于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它的实施开启了封建时期“愚民统治”的先河。秦朝不仅仅下达了“焚书坑儒”这一指令,还下“挟书令”。“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的本质就是皇帝想要统一思想,当时秦朝刚刚建立,对

  • 刘邦斩白蛇竟传出“命定天子”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白蛇,传出,命定天子,传说,刘邦,白蛇,任泗水,泗水

    刘邦斩白蛇刘邦任泗水公时曾奉命押送农民去修陵墓,谁知在路上便跑了一大半,刘邦眼看自己若赴目的地也是难逃一死,途径丰西沼泽地时索性一了百了将剩下的农民都放了,一个人独自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其中有一部分农民自发的愿意跟从于他。刘邦斩白蛇雕塑刘邦踉踉跄跄地行走在途中,一个在前方探路的农民突然转而向后跑来,建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故事,经过,怎么样,三顾茅庐,故事,事发,生

    三顾茅庐的故事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末年三国时期,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刘备多次去诸葛亮的家中拜访诸葛亮,即使他的官位比诸葛亮高,他也亲自登门拜访,可见他是多少渴望得到人才。三顾茅庐像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这样发生的。刘备在与曹操大战时失败了,曹操想借此把刘备身边的文官徐庶,便布下了一个骗局,

  • 历史上张仪的老婆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张仪,老婆,竟是,张仪,老婆,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

    张仪的老婆自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热播以来,一代秦相张仪的千秋功业、爱恨情仇时时演绎于银幕之上,惹来观众许多好奇之心。剧中,张仪与客栈老板苏萱相识相恋,最后共结连理,成为本剧感情戏之一大亮点。然而苏萱此人,在史书之上是否确有记载,真实的历史中,张仪的妻子究竟是谁呢?张仪老婆剧照相传,张仪的妻子非常

  •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源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源自,哪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一个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两个被世人尊敬的人物—嫦娥和后羿。可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它是没有任何的科学和历史依据的,我们当一个故事听听就行了。嫦娥奔月这个传说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丈夫的不死药,吞下了不死药,飞升月宫,从此和自己的挚爱天人

  •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负荆请罪,故事,出处,介绍,负荆请罪,故事,出自

    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和武将廉颇之间有误会到和解的故事,所以也叫将相和,是流传至今最为出名的典故之一,“负荆请罪”后来也成为了成语。负荆请罪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者令的舍人,就是太监总管的家臣,后来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情为赵国立下

  • 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廉颇 廉颇思赵的故事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思赵,故事,经过,廉颇

    廉颇思赵廉颇是赵国著名的将领,被后人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故事,后来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有记载。廉颇一生为赵国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赵惠文王时期,廉颇受到了赵惠文王的重视,将廉颇封为上卿,拥有风光无限的地位。廉颇雕塑廉颇也以实际行动向赵惠文王表示知遇之恩,廉颇奋勇杀敌,让当时最

  •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指鹿为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指鹿为马,主人公,真正,目的,是什么,指鹿为马,主人公,我们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指鹿为马这一个成语。指鹿为马这一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颠倒是非黑白,否认事物的本质。而指鹿为马这一个成语是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书籍,而指鹿为马的主人公则是秦二世胡亥,以及秦朝著名宦官赵高。电视剧指鹿为马故事剧照据传说,宦官赵高觊觎秦二世的皇位已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