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王羲之书法有哪些特征

东晋王羲之书法有哪些特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12 更新时间:2024/1/13 7:37:47

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同他那本就是书法大家的王氏家族分不开,他先是像自己的父亲王旷学习。好学的他还将父亲视为家传之宝的《笔论》偷取自己研习。后来又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在卫夫人那里王羲之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形成了一种媚妍之风。

王羲之

不过王羲之从卫夫人那里学到除了书法,还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处世之道。所以王羲之才会不满足于现状。心怀大志遍访名胜古迹,通过观摩前代书法名家李斯钟繇、张芝等人的书法篆刻,王羲之博采众长,归纳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

王羲之一改秦汉时期的书法只重视实用的风格,他在一种历史的层面之上,在书法史上开拓出了以个广袤而雄阔的新天地。王羲之见钟家的飞鸟高远之势的书法,自己则是翻直为曲,笔法内抵。他学张芝的书法之后,又改其狂放为曼舞,进而折衷。因而没有照画葫芦的王羲之在将前人的长处融入到自己的行草之中后,又以不同于前人的笔法,创造出东晋之时最为完美的体态。

王羲之的书法字字仿佛天成,其中的结构变化和笔法的转换都后人称道,虽然是有着独到的匠心,但是没有矫揉造作。成文的字体筋骨深厚,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是简洁凝练。古时孔夫子推崇做人做到文质彬彬才是最佳,而王羲之的书法就是文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彬彬正好。

王羲之真迹

王羲之,字逸少,是两晋之际著名的书法大家。少时的王羲之拜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后又受到同样精通书法的书法王敦的指导。天生聪颖,不满足于取得的成就的王羲之又遍访古迹,学习诸如李斯、张芝这样的前人大家,后融会贯通并开创了书法界的新天地,为历代书苑模仿。

王羲之书

“书圣”王羲之,在唐太宗的推崇下身价又一次拔高,他的真迹作品无不为世人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瑰宝。奈何王羲之的年代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所以目前没有发现流传下来的王羲之真迹。就连其作品的临摹本也是极为稀少,所以现在只要是临摹本也是极为珍贵的。

二十世纪初,溥仪曾将王羲之的《干呕帖》带到了东北,后来因为战火的原因,流落到民间。到了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刘光在堆积如山的废纸堆中无意间发现了一卷黑黄色的字帖。他将其翻开来查阅,看到了“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的字样,后又看到署名竟然是“王羲之”三个字。有过多年书画鉴定经验的刘光启立刻认出这是王羲之《干呕帖》的临摹本,这让他大为激动,终于找到了流失多年的国宝!

虽然现今看到的要么是王羲之的临摹本,要么就是刻本。不过据史书记载王羲之最为出名的行书《兰亭序》在经过多年的流失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获得,后它随李世民被葬入昭陵。虽然这在学界中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只有等到考古发掘的那一天,才会知晓这王羲之唯一真迹是否存在的答案了。

王羲之行书

中国的汉字是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才演变形成了后来的字体形态。在秦汉之前主要是以篆书系统的象形字体,彼时的书法较为单一,基本上就是正书。而在两汉之际,篆书被隶书取代,之后又从隶书衍生出楷书,再从楷书的基础上衍生出草书和行书。

王羲之行书

在行书中,用笔要比楷书和草书复杂的多,它即有点画,也有转折,在藏露之间灵活多变。所以能够写好行书,是极具功底的。王羲之行书的用笔变化就十分丰富,运笔之事潇洒飘逸。在书法著作《书议》中是这么评价王羲之行书的,“笔迹遒润,独善一家之美”,还夸赞其“风神盖代”。极为喜爱推崇王羲之的唐太宗李世民,称其“烟菲雾结,状若断而还连”,气势就像那栖居雄树上的凤凰,盘踞深潭中的游龙雄奇而又不失典雅。

标签: 东晋王羲之书法哪些特征王羲之书法他那就是

更多文章

  • 刘基简介 朱元璋信任的谋事大臣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基,简介,朱元璋,信任,谋事,大臣,刘伯温,伯温,刘基,简

    刘基简介刘基是明朝建立的重要谋臣,也是朱元璋手下最为出色的谋士,人称刘伯温,是明朝青田县南乡人,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刘青田。刘伯温在我国民间的知名度极广,传说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简直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刘基画像在真正的历史中刘基也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人,在元朝末年考取进士,但是

  • 馆陶长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馆陶,公主,一个,怎样,馆陶,公主,说起,史书,记载,也是

    馆陶长公主说起馆陶长公主,在史书的记载上的也是非常的详细。其实她是窦皇后身边最亲近的人,因为窦皇后的眼睛看不见,他的儿子又经常的不在身边,所以就跟馆陶长公主走的比较近。大家肯定对这位长公主的身世特别的好奇。其实,这位长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在史书上记载,汉景帝对这位姐姐十分的尊敬。馆陶长公主剧照那馆陶

  • 散文集孔子周游列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散文集,孔子,周游,国有,什么,特点,孔子,周游列国,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春秋时期,孔子曾在老子门下完成学业后,带领他的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以宣传自己的主张,想借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将鲁国作为起点和终点,途中经过了很多国家或地区,这段游历总共花了孔子十几年。事实上,还有一本学术性较高的散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孔子的经历,名字就叫做《跟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像孔子

  • 世人对项羽的评价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人,项羽,评价,都是,什么样,项羽,评价,从古至今,人们

    对项羽的评价从古至今,人们对项羽的评价就褒贬不一,评价项羽的人也是各行各业都有,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曾有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中之龙凤,就算是死了,他也是鬼中的大英雄,这是对项羽评价中非常高的。当然除了李清照等人对项羽的高度赞扬

  • 揭秘酷吏张汤的自杀之祸因何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酷吏,张汤,自杀,之祸,因何,张汤,汉武帝,时期,实行

    张汤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法酷吏,这是政治的产物,也是他统治手段中必不可缺的一点。张汤这样的人,表面上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其实都是他分割朝堂权利的棋子,他的死,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也有着皇帝的故意引导。张汤照张汤将盐铁收归官府,损害一大批富商的利益,还有很多同姓诸侯国也对他怨恨滋生。赵王利用鲁揭居让皇上开

  •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帮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鸿门宴,上项,为什么,刘邦,为什么,刘邦,鸿门宴,素来,便成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素来便成为了不怀好意的代名词,然而当时的刘邦却能有惊无险地平安赴宴,最终在天罗地网中成功解围逃脱将此宴会作为一个转折点,至此反败为胜,与项伯私自暗助刘邦是脱不了关系的。项伯夜访剧照那么项伯作为项羽的部下,为何不帮侄子而要暗助刘邦呢?当时项羽部下的范增执意要杀刘邦,认为此时若留其

  •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如何走出一条“丝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骞,出使,西域,故事,如何,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张骞,出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探险家,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对古代中亚西亚进行实地勘察的人,他对当时西域地理,人文,风俗,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张骞像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攻打匈奴,

  • 墨子怒耕柱子的典故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墨子,怒耕,柱子,典故,概述,墨子,怒耕,柱子,秋末,战国

    墨子怒耕柱子墨子为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著过大量书,收过许多门徒,耕柱子就是其一。墨子怒耕柱子图一日,墨子正在授课,窗外柳树上停了一只鸟儿,鸟儿羽毛油亮,毛色鲜艳,叫声婉转动听,弟子们纷纷被吸引了注意力,情不自禁地向外看去。耕柱子见其他人的视线停留在外面,出于好奇,也随之向窗

  •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的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资料,老子,资料,伯阳

    老子的资料老子,字伯阳,又被称为李耳。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被道教视为教祖,也是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像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老子》一书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过程,“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深远意义。(一)老子的生平根据《史

  • 历史上刘邦立谁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刘邦,立谁,太子,刘邦,立谁,太子,击溃,霸王,项羽

    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击溃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自己的西汉帝国。刘邦的一生共诞下八个儿子,和所有的帝王一样,选太子是一件极其头疼的大事,但是关乎江山社稷的稳固。那么到底刘邦立谁为太子呢?汉惠帝刘盈他和糟糠之妻吕后所生的刘盈,在一众儿子中排第二。当年项羽大军溃败,刘邦一统天下称帝,建立西汉。与此同时,刘盈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