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宗室元恂生平简介

北魏宗室元恂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1/14 0:37:18

北魏元恂

北魏元恂,生于公元482年,原名为拓跋恂,字宣道,为孝帝和林氏所生,是北魏宗室。但生下来没多久,因母亲林氏被赐死,一直由年轻的嫡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

元恂剧照

公元493年七月,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因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就命元恂多次回平城(也就是旧城),大师冯熙为元恂的舅父,但因孝文帝身为皇帝,不能降低身份,不远千里去给冯熙奔丧。于是就命元恂前去代父哀思,还告诉他还能祭拜林氏的陵墓,这样以尽孝心,全家亲近些。所以只要到了孝文帝微服出巡的时候,北魏元恂就得留守于洛阳,主持祭祀典礼。

北魏元恂长得壮硕无比,厌书籍,因常年居于北方,所以很不习惯洛阳地区湿热无比的天气,经常想着能够回南方。元恂身边有个身边的侍从官,叫做高道悦,经常劝他读书坚忍,知书达理。导致元恂对这个侍从官很是怨恨。有次孝文帝出巡嵩山,元恂留守在金庸城内,与侍从密谋,亲手杀死了这个侍从官高道悦。后被尚书快马加鞭传信报给前在嵩山的孝文帝,孝文帝闻后十分震怒,但又对此皇太子感到惋惜和痛心。下令封锁消息,嵩山之行之后,回京召来元恂,痛斥元恂的罪行,甚至还与宗贵族亲手惩罚元恂,杖责一百。

北魏元恂就从一个皇太子被贬为庶民。被随意流放到河阳,变相地囚禁监守,只能食以饱腹,衣有温饱。元恂似有悔改之意,每日吃斋念佛。

公元497年,受奸人彪给孝文帝告发,元恂仍有谋反之心,被刺赐死河阳,平常入葬。

元恂评价

北魏元恂,生于公元483年,是孝文帝和林氏的儿子。虽然林氏被赐死,但依照旧制,元恂仍为皇子,由冯太后代为抚养。由于十几岁便被赐死,历史学家对元恂评价较少,元恂自幼被冯太后抚养,年幼时期的元恂,正是冯太后权利斗争的稳定时期,再加上冯太后对元恂宠爱有加,甚至溺爱,在此期间,冯氏家族对元恂构造了一护稳稳的保护层。造成了元恂的嚣张跋扈且懒惰任性的性格。

元恂塑像照

冯太后离世之后,冯氏家族日益没落,让元恂的处境十分不好。冯氏家族的兴衰让元恂的政治命运有了重大改变。

元恂后由孝文帝教育期间,冯太后培养的性格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孝文帝严格要求和冯太后的宽容有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父子之间感情隔阂。

目前史学家关于元恂评价,对于元恂叛变密谋,改投奔鲜卑族,希望得到鲜卑贵族的一个保护,也可以借此躲避冯昭仪的陷害,恰恰落入冯昭仪的圈套,置自身于死地。

据《魏书》记载,对元恂评价,于元恂之死全部归结于反对父亲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而大举地赞扬孝文帝的功德,颂其大义灭亲,实质是因冯氏家族迅速的衰败,没能有强大的助力支持者,从而死于皇室继位斗争中,为北魏皇权斗争中的牺牲品,保全皇太子元恪的地位,从长远来看,消除元恪皇位的隐患,稳定了北魏政局。

元恂之死

北魏元恂,原名为拓跋恂,原是孝文帝的第一位皇太子,可是元恂年仅15岁,最后却被孝文帝亲自赐死,元恂之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元恂话剧照

现今的不少史学家发表相关言论:元恂之死在于反对其父孝文帝的改革,元恂之死是众望所归的大义灭亲之举。但实际实为冤案,除了有元恂自身的原因外,还与他为身处皇室之家的原因。

标签: 北魏宗室元恂生平简介北魏元恂生于公元482

更多文章

  • 后世人们对和凝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世,人们,怎么,评价,评价,作为,中国,法医,开山鼻祖,人

    和凝的评价作为中国法医的开山鼻祖,人们对和凝的评价大都基于他对法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凝出生于公元898年,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官至刑部员外郎,著有《宫词》百首和《疑狱集》,《疑狱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具有很大的法医学参考价值。和凝画像在和凝很小的时候,聪慧、敏而好学是大

  • 董承衣带诏事件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承,衣带,事件,后的,下场,是什么,董承,衣带,之所以,能

    董承衣带诏董承之所以能够在三国众多人物中具有一定的标识度,主要还是源于他的身份。董承的身份不仅仅是朝廷的一名颇受重视的官员,而且是当朝皇帝汉献帝刘协的老丈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说,汉献帝刘协曾经秘密将衣带诏传给董承,那么什么是衣带诏?董承是否真的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如果属实,那么为什么汉献帝

  • 对元恂的评价是什么 皇太子元恂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恂,评价,是什么,皇太子,之死,元恂,评价,北魏,生于,公

    元恂评价北魏元恂,生于公元483年,是孝文帝和林氏的儿子。虽然林氏被赐死,但依照旧制,元恂仍为皇子,由冯太后代为抚养。由于十几岁便被赐死,历史学家对元恂评价较少,元恂自幼被冯太后抚养,年幼时期的元恂,正是冯太后权利斗争的稳定时期,再加上冯太后对元恂宠爱有加,甚至溺爱,在此期间,冯氏家族对元恂构造了一

  • 古代法医鼻祖和凝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法医,鼻祖,什么,成就,成就,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和凝的成就和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可以说是中国法医的开山鼻祖,宋慈视其为开路老师。和凝的成就中最大的是他编著了《疑狱集》,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法医学方面的书籍,此书为宋慈写《洗冤录》创造了条件。《疑狱集》图片和凝同时身为文学家,在文学方面也有不少成就。他在文学方面天赋异禀,著有《宫

  • 董承小妾为什么会背叛董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承小,为什么,背叛,董承,董承小,自古,英雄,难过,美人

    董承小妾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也有古人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些都表明了英雄虽然在战场上驰骋天下,英勇无敌,但在面对美人时常常会犯下一些低级的错误。英雄尚且如此,那么一般的人物也未能免俗,在三国中,董承也同样是折损在美人手中,只不过这个美人不是别人,正是董承的小妾。那么董承小妾是一个怎样的人

  • 汉传佛教的特点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传,佛教,特点,揭秘,汉传,佛教,特点,印度,经过,中国

    汉传佛教的特点汉传佛教,是印度佛教经过中国中原地区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和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教,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已经和本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汉传佛教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和印度佛教,日本佛教等都有着显著的区别。汉传佛教图片汉传佛教的特点,从外在形式上就很能区分,国内出家僧侣都姓“释”,比如

  • 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传,佛教,南传,什么,区别,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现存

    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是现存佛教的三大分支宗派,当时根据佛教从古印度向处传播的路线划分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而中国因为地大物博,同时受到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影响,当时古印度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流派就是北传佛教,影响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然后进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而从南印

  • 科举制度废除时间具体是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科举,制度,废除,时间,具体,在哪,一年,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时间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舞台上盘踞着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哪年呢?学子赶考图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科举制度废除时间是1905年,这是历史可以明确的时间。那么,为什么科举制度是在20世纪初废除呢?因为科举制度为国家建设网罗了许多人才,而且存

  • 揭秘清朝后期科举制度为什么废除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清朝,后期,科举,制度,为什么,废除,原因,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科举制度从隋朝产生,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是采取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中国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被废除,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呢?贡院放榜图要想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狂潮,社会风气也变得温文尔雅。因为

  • 三国董承在当时是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董承,当时,是什么,身份,三国,董承,中国,历史悠久

    三国董承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样的人,董承在三国的发展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又起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