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著名美学家李渔园林美学理念体现在哪里

著名美学家李渔园林美学理念体现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3/12/17 22:05:45

李渔园林

李渔不但是世界级的戏剧大师,同时他也是杰出的园林家和园林美学家。李渔作为明清之际的美学大师,他在审美文化方面的建树是有目共睹的。值得一提的是,李渔在园林建造领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起李渔园林美学理念,不得不说的就是《闲情偶寄》一书。

李渔园林

在《闲情偶寄》中,详细记载了李渔园林美学概念。《闲情偶寄》曾被林语堂称为“生活艺术的指南”。其中,书中详细记载了李渔“置造园亭”的实践事例。弓弦胡同的半亩园就是李渔园林作品。在清代学者麟庆所著的《鸿雪因缘图记》中,便可窥探李渔对半亩园的设计理念。对于半亩园中的屋舍、花草、山水、石头等景观,李渔将它们紧凑而不局促的组合在了一起,所以在观赏半亩园时会发现,园中的景观清秀恬淡,具有流畅轻缓的美感。

除此之外,位于金陵的芥子园也是李渔园林代表作品。如今,芥子园位于南京的韩家滩,这是李渔迁往金陵之后修建的园林作品。《闲情偶寄》后六部是李渔针对养生之道、美化生活所谈论的个人主张。在文中,李渔为读者展示了17世纪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世俗风情。李渔涉猎了亭台楼阁、花草虫鱼、玉石假山等多个方面,都表现了李渔无限的生活情趣。遗憾的是,李渔对园林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在后人在谈论李渔在园林上的造诣时,只能浅析李渔在园林领域的审美理念。

李渔简介

李渔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之称。李渔自幼聪敏好学,因此世人称呼他为“李十郎”。李渔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很多清史中都有提及李渔简介,通过了解李渔简介得知,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是浙江金华人士。

李渔雕像

李渔在明末清初年间活跃,并在文学界、戏剧界、美学界有很高的建树。《笠翁十种曲》、《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都是李渔的代表作。李渔在一个富裕家庭出生,因为李渔祖辈多年从商,所以李渔的家境十分优渥。李渔出生后,便过上了富足优渥的生活,等到青年时期的李渔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后,他便萌发了“人间大隐”的想法。公元1666年,李渔组建了戏班,并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李渔的戏班深受达官显贵的追捧,所以李渔也成为当时的名人。公元1667年前后几年,是李渔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个阶段,一是因为戏班获得了各地人民的认可,二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巅峰时刻。其中,代表作品《闲情偶寄》就是李渔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672年、1673年,随着乔二姬、二姬两位台柱的离世,李渔的戏班日益凋敝。没有了生活来源,李渔的生活陷入困境,此后李渔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李渔还到处借贷为生。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在贫困交加中悲凉去世,终年70岁。

对李渔的评价

通过了解李渔的生平经历得知,李渔在戏剧、文学等领域都有不俗的建树。因此,后人对李渔的评价非常高。李渔为人热情好客,并且喜欢广交朋友。李渔在金陵居住期间,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有仰慕李渔才气的读书人。有些学者和官吏为了故作风雅,专门打着李渔的名气来结交显贵。

李渔雕像

李渔在金陵生活了二十多年,并和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成为忘年之交。众所周知,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因为李渔和曹寅有着共同的爱好和文学追求,两人相识后,立马成为了好朋友。除此之外,李渔还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结为了忘年之交。李渔和蒲松龄相识时,李渔61岁,而蒲松龄只有31岁,年龄上的差异并没有阻止李渔和蒲松龄的交情。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后来李渔和蒲松龄还互相赠送诗词以示友谊长存。蒲松龄和曹寅对李渔有很高的评价,他们都认为李渔不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同时也是一位热爱结交名士的人。

标签: 著名美学家李渔园林美学理念体现在哪里李渔

更多文章

  • 盘庚迁殷主要有哪些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盘庚,迁殷,要有,哪些,重要,原因,盘庚,迁殷,原因,商朝

    盘庚迁殷的原因盘庚迁殷的原因是商朝在天灾人祸面前,一次大规模的商族迁居行动,也是一次政治行动,保证了商朝中后期的繁荣和稳定。盘庚迁都前劝说贵族中国古代的君王们都十分注重都城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像迁都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是三思而后行。但是在商朝,成汤之前就有八次迁居,成汤之后,又有五次迁徙。可见当时迁都

  • 日本投降背景怎么样 日本当时面临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本,投降,背景,怎么样,当时,面临,什么,情况,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背景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一共持续了七年,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是有优势的,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无条件投降呢?日本投降背景是什么呢?日本投降图片提到日本投降背景,一共有以下几点:第一,日本是法西斯的代表,日本和意大利以及德国组成了轴心国发起了世界范围的战争,可是在日

  • 荆轲刺秦历史背景分析 荆轲为什么要刺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荆轲,刺秦,历史背景,分析,为什么,荆轲,刺秦,背景,我国

    荆轲刺秦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时代,当时形势混乱而且战乱四起,这个时代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最终是秦国结束了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一统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发生,荆轲刺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之一。荆轲刺秦画照关于荆轲刺秦它的历史大

  • 世界著名遗迹秦始皇陵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界,著名,遗迹,秦始皇陵,在哪里,秦始皇陵,在哪里,我国

    秦始皇陵在哪里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县是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以及历史学家都在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在这里。秦始皇陵照片秦始皇陵南面是树木葱郁的骊山,背面则是曲折婉转的渭水河岸。秦始皇陵就在群山围绕,河水包围之中,山水宜人,环境十分的好。秦始皇陵的规模十分的大,

  • 宋徽宗创造字体瘦金体 是其一大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徽宗,创造,字体,瘦金,一大,成就,宋徽宗,创造,字体,不

    宋徽宗创造字体宋徽宗不爱江山,独爱文雅风流之物。在政治上,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宠信奸佞,对国家政事毫不上心。但他却是一位一流的艺术家,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法绘画之上,因此他在书法艺术之上都着极为不错的成就,并且还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书”。瘦金体“瘦金体”原本应称“瘦筋体”,由徽宗独创,这种书法

  • 府兵制和募兵制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兵制,间有,什么,区别,兵制,区别,出现,为了,加强,中央集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府兵制的出现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虽说利处很多,国家也不用出钱,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专制,总归长久不了。府兵制停废后就全面实施募兵制,那么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如何呢?《府兵制度考释》想要了解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就得知道什么是府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是刚开始实行时受到百姓的欢迎,因为他们

  • 荆轲刺秦王之前荆轲到底在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荆轲,秦王,之前,到底,在等,荆轲,秦王,在等,春秋战国,时

    荆轲刺秦王荆轲在等谁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是最强大,也是最有能力的国家,所以秦始皇有了想要一统天下灭六国的野心,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种野心,所以在战国后期引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混乱战局。当时每个国家都人人自危,燕国对于秦国的威胁,无力抗衡,所以才有了燕太子丹让荆轲去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刺秦王画照我们都学过荆轲

  • 府兵制与均田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兵制,均田,怎么,发展,起来,兵制,均田,历朝,沿用,虽然

    府兵制与均田制府兵制与均田制被历朝沿用,虽然中间有过改革,但最终还是因其存在的弊端而终止于唐朝。那么府兵制与均田制分别指的是什么呢?《府兵制》府兵制起源于西魏,终止于唐朝,它是一种农兵结合的制度,即当朝统治者分土地给农民,农民有义务去当兵,但是打仗要用的兵器和马匹等府兵自己准备。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只有

  • 荆轲刺秦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荆轲,刺秦,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荆轲,刺秦,败的,原因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荆轲刺秦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从古至今对荆轲刺秦这一事件的争议也相对较多,关于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观点。那么荆轲刺秦到底是为什么失败的呢?荆轲刺秦的插画关于荆轲刺秦这一事件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它的失败。首先是当时的大环境的影响,

  •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什么,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还要从1926年中国决定北伐开始。大约在那年七月,我们带领十万人向北进军,主要进攻湖南、湖北,那里有其中一人的主力军十万人。我方军队迅速的打下了敌军的领地,并且继续强力攻击,敌军败退,我军乘胜追击,攻入了敌城,经过惨烈的斗争,敌军主力基本被消灭。第一次国共合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