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宣王使人吹竽的典故启示结局

齐宣王使人吹竽的典故启示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1/20 13:35:28

齐宣使人吹竽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在齐宣王的乐队里滥竽充数,竟然也能拿到和乐队成员一样的赏赐,但是到了要到自己本领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南郭先生就只有逃跑的份了。

齐宣王使人吹竽漫画

齐宣王讲求排场,每次听音乐的时候,都要找一大帮人一起演奏,齐宣王听吹竽的时候,一定要找三百个人一起吹,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样能在诸侯国中树立自己威信,这样就让一些擅长耍小聪明的人钻了空子。

南郭先生根本不懂吹竽,但是他听说齐宣王有这个喜好,自信心就来了。来到齐王面前,南郭先生把自己高超的吹竽技巧说了一遍,齐宣王很开心,而且给南郭先生的待遇和一同表演的人一样。

其实,南郭先生只是拿着竽装样子,别人摇晃身子他也摇晃身子,别人摇头他也摇头。别人在吹竽他却在表演。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这位爱听吹竽合奏,讲究大排场的齐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齐闵王即位,他也爱听吹竽,但是喜欢听独奏,于是齐闵王就下令,让原先三百人的乐队里,轮流来表演。

这下可把南郭先生急坏了,他不会吹啊,就想策略怎么样才能蒙混过关,这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眼看自己表演的日子就要到了,要是被发现了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啊,他觉得自己没什么机会再混下去,就连夜卷铺盖走人。

南郭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总要有暴露的一天。

齐宣王纳谏

齐宣王算不上一位明君,但是在他执政时期,齐国得到快速发展,这和他善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后世百家争鸣的化大盛世局面奠定基础的稷下学宫的建立,让思想家纷纷传播自己的学说,对社会发展也起到进步作用。

齐宣王剧照

齐宣王率先到秦国招募贤士,得到了有贤德的人后,齐宣王逐渐开始发展国内的一些文化事业,齐宣王喜欢到处游说的士人,他认为这是君王统治时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位重视文化,虚心纳谏的帝王,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召集天下的文人。

齐宣王欢迎文人墨客到自己开办的稷下学宫来,其中儒学大师孟轲的到来对齐宣王文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各派学说的代表纷纷著书立说,开战学术研究,创造了中国史上灿烂的“先秦文化”。

前面提到齐宣王治国的时候常常犯错误,但是他虚心认错,再加上手下还是有善于纳谏的臣子,孟子曾经借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醒齐宣王要好好管管自己的君王作风,说是大王身边的臣子让自己的朋友帮忙照看妻儿,自己出远门回来后发现朋友没有做到,让齐宣王判断,再上升到中级干部,最后到君王。齐宣王嘴上不说,心里接受孟子的纳谏。

齐宣王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狩猎场不比周王的大,但是百姓却不满意,孟子告诉他要与民同乐,和民分享,这样才是造福百姓的表现。

在齐宣王到社山打猎的时候闾丘想齐宣王建议招纳贤士,完善法律;打开国库,救济百姓;颁布法令,尊老爱幼。齐宣王听了很是感慨还想要让闾丘作自己的宰相。

标签: 齐宣王使人使人吹竽典故启示结局齐宣王使人使

更多文章

  • 盘点纪念屈原的诗主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盘点,纪念,屈原,诗主,要有,哪些,纪念,屈原,生于,横则秦

    纪念屈原的诗屈原生于“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战国末期,七国割据,正是门客和贤人的用武之地。最初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屈原,最后却以文人的身份闻名于世。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离骚》,还是初次拜读的《九歌》都能让我感受到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屈原画像“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九歌·云中君》里有他深深的

  • 管仲破厚葬了吗 管仲为什么要破厚葬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厚葬,为什么,习俗,管仲,厚葬,春秋战国,晚期,齐国

    管仲破厚葬在春秋战国晚期,齐国十分流行厚葬,齐桓公十分担心着一个情况会愈演愈烈,于是就跟管仲说:如果厚葬之礼再这样继续下去,齐国的衣帛就全部都用来做丧服,齐国的树木就全部用来做棺材了,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一个问题?管仲像管仲对齐桓公说到: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厚葬,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益,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 爱国诗人屈原的资料 屈原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爱国,诗人,屈原,资料,下了,哪些,作品,屈原,资料,出生于

    屈原的资料屈原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平,字原。他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都说“乱世出英雄”,身处乱世,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屈原画像在大浪起伏的人世红尘里,有的人成功了,实现人生抱负;有的人却郁郁不得志,潦倒一生,成败参半,全看个人造化。说到这里,我看向屈原的

  • 齐宣王为大室典故 齐宣王修建宫殿有人谏言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宣,大室,典故,王修建,修建,宫殿,有人,谏言,齐宣,大室

    齐宣王为大室齐宣王修建一座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占地面积很大,大概有几百亩地的样子,据说当时规模宏大,能容得下三百多个房间。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但是齐宣王爱慕虚荣,工程也就被批准。齐宣王为大室但是可怜了广大百姓啊,这大殿盖了足足三年还没有建成,这齐宣王甚至还想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这民不聊生

  • 孙膑赛马使用了什么策略 孙膑赛马故事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赛马,用了,什么,策略,故事,经过,孙膑,赛马,春秋战

    孙膑赛马孙膑,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田忌赛马的策划者,他用自己的谋略为当时的齐国大将军田忌赢得了三场赛马中的两场,并最终赢得了齐王的赏识。《战国》孙膑剧照孙膑和师兄庞涓都是师从鬼谷子,不过比起庞涓,孙膑要正直好学的多,在庞涓接受魏国的重金招贤后,孙膑还在跟随师父鬼谷子潜心学习兵法,所以,孙膑的

  • 传奇军事家孙膑简介 孙膑生平经历有多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奇,军事家,孙膑,简介,生平,经历,有多,坎坷,孙膑,简介

    孙膑简介孙膑,战国初期时人,生年不详,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留传后世,他的军事理论影响了后世众多的军事将领和统治者。《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照历史考证,孙膑的祖上曾为陈国公子,在陈国公子的后人中有一人名为陈书,因为讨伐莒国有功,而被当时的齐景公皇家赐姓为孙,以示荣耀,

  • 韩非子有哪些名言 韩非子经典名言释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非子,哪些,名言,经典,释义,韩非子,名言,守株待兔,我们

    韩非子名言“守株待兔”是我们从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成语故事,也是很出名的教育名言,故事非常的幽默诙谐,同时又带有了一点讽刺的意思,愚蠢的人总是依赖着偶然的好运,直到最后也没有在遇到自己撞死在大树上的兔子,最终被饿死。这个经典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之手。韩非子图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末韩国的贵族之子,他天生口吃,不

  • 列子汤问讲了哪些小故事 列子汤问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列子,汤问,讲了,些小,故事,有何,含义,列子,汤问,列子?

    列子汤问《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这本书的内容为神话传说,全书共虚构了十五个神话故事,每个故事的形式以问答的方式呈现。这些玄幻的故事并不是作者的故弄玄虚,而是告诉人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应用固执、传统的思维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开拓人们的思想。列子浮雕第一则故事是“殷汤问于夏革”的故事,使夏革用

  • 韩非子五蠹指的是什么 韩非子五蠹思想观点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非子,五蠹,指的,是什么,思想,观点,分析,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五蠹“成败在于韩非”秦国的从统一六国到走向衰亡韩非都成了一个关键性的原因。《五蠹》是韩非子所著作的文章,其中的文章也体现了韩非子的才华,以及著述能力。韩非子五蠹图韩非子出生于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战乱时代,他所在的韩国是当时势力最弱的国家,韩非子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于是他觐见给韩王

  • 庄周梦蝶典故含义 庄周梦蝶梦境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周梦蝶,典故,含义,梦境,怎么样,庄周梦蝶,庄子,自己,曾

    庄周梦蝶庄子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他觉得这个梦很有趣,很值得思考,就把这个梦记录下来,让人们都去想想。因为这个梦太值得思考了,所以后来人们还是在思考,这个典故就是庄周梦蝶。庄子画像关于庄周梦蝶呢,典故是这样的。庄子晚上睡的很好啊,很安心。当人达到一定熟睡状态之后,就开始了做梦。在梦里,庄子感觉自己轻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