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恺之三绝是哪三绝 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三绝

顾恺之三绝是哪三绝 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三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14 更新时间:2024/1/23 4:43:38

顾恺之三绝

?顾恺之是东晋非常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他被成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鼻祖。顾恺之博学多识,擅长于山水画和人物画,他的绘画作品注重传神,主张以形写神。山水画在他的纸上浑然天成,人物画在他的画笔下栩栩如生。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分别是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画像

《顾恺之三绝》的文言文中,主要写了顾恺之三绝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他会被称为三绝的由来。下面来看一下文章大致的内容。

顾恺之字长康,是东晋无锡人。顾恺之既有学识又有才气,人们问他关于会稽山的山和水的形状和外貌,顾恺之便说:“千山秀丽,万水争流。草和树木朦朦胧胧,就像是云朵和彩霞。”顾恺之非常吃甘蔗,都要先从根部吃起,人们感到好奇,他说这样才会渐入佳境。

顾恺之尤其擅长于绘画,而且画得出神入化。谢安非常其中他,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跟他比。每次所画的人状,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曾经画裴楷的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觉得非常有神韵。

顾恺之又十分相信小法术,认为求它必定就能得到。有人曾经给他一片柳叶来欺骗他:“这是蝉用来遮蔽自己身体的,你用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了。”顾恺之很高兴,拿它来遮蔽自己的身体,以为别人就看不见他了,所以非常珍爱这片柳叶。

因此,世上的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

顾恺之画论

顾恺之所写的画论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所记载,完整的画论有3篇,分别是《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和《论画》。通过这些画论的理解和解析,我们便能看出顾恺之对绘画创作的构思和想法。

顾恺之画像

在上面的3篇画论中,可以基本归纳出其中的中心意思,即传神论、迁想秒得、以形写神等等。“传神”主要思想就是要重视对人物精神状态的表达,用精神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思想。顾恺之认为描绘手弹奏五根弦的画面虽然很细腻也很难把握,但是相比较描绘“目送飞鸿”的精神和内心又可以说是简单得多了。同时在论画中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境界,就是强调人物的形态和神态都应该具备。“迁想”是指让作者在对人物描绘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对象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以此来进行构思和揣摩,从而达到自己想表达的效果,简单地来讲就是想象创作的过程。“妙得”就是指要巧妙地把握人物的内在的本质和精神。总的来说,“迁想妙得”的意思就是要求作者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相互统一,同时要与自己所描绘的人物以及读者的思想相互的融合。

这些理论事实上是从谢赫的六法论中延伸而言的,可以说是论点的先驱。后来经过顾恺之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渐渐地演化出属于他自己的观点,对后来的中国画的创作和美学的思想观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顾恺之吃甘蔗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艺,不仅能作诗写赋,而且他的字也写的特别漂亮,尤其很擅长绘画,精通于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有名的画家。他的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因此人们称他为“痴绝”。这里要讲一个关于他吃甘蔗的故事。

顾恺之画像

更多文章

  • 苏秦张仪之间又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之间,怎样,故事,苏秦,张仪,皆是,战国,时期

    苏秦张仪苏秦、张仪皆是战国时期人,两人都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苏秦认为张仪比自己更有才华,就在完成自己的课业之后开始在诸侯之间周游。之后两人因为各国诸侯联盟的事而又有所接触。苏秦张仪人物像苏秦在说服赵王加入各国缔结的合纵联盟之后,担心各国缔结的联盟因秦国的攻打而被破坏。在想不到

  • 孟子的智慧是什么 为何能与孔子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子,智慧,是什么,为何,孔子,相提并论,孟子,智慧,中国

    孟子的智慧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被当作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人们一般把儒家思想说成是“孔孟之道”,孟子也被称为“亚圣”,是在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号人物。不过因为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所以人们对孔子的思想讨论的很多,大家也很熟悉了,但是孟子的智慧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尊

  • 西周分封制是怎样一种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分封,怎样,一种,制度,西周,分封,古代,一种,常见

    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古代一种常见的政治制度,在许多王朝的君王都会用分封制赏赐自己的功臣或者亲属,这个词汇不知从多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再经过了漫长的时期演变之后,西周分封制可以说达到了一定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那么西周分封制是怎么回事呢?西周分封制示意图西周分封制也是西周时期整个国家的政治制

  •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讲述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顾茅庐,主要,内容,讲述,什么,事件,三顾茅庐,主要,内容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一听到三顾茅庐这个词我便耳熟能详,但我只是了解一个表面的肤浅的意思,就是蜀汉黄帝刘备三次去茅草屋去邀请诸葛亮来指导他的军事作战策略部署。然而前两次都被诸葛亮拒绝了,第三次才成功请到了诸葛亮。然后在仔细查阅资料后,又对这个故事有了进一步详细的了解。三顾茅庐像三顾茅庐的主要讲的就是刘备

  • 杨贵妃醉酒的典故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醉酒,典故,分享,杨贵妃,醉酒,也就是,杨玉环,玉环

    杨贵妃醉酒杨贵妃,也就是杨玉环,天姿国色,倾国倾城,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也是唐玄宗最爱妃子。贵妃醉酒图贵妃醉酒一事的由来,要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相约百花亭开始。相传杨贵妃与唐玄宗如胶似漆,二人常在一起饮酒作乐,一日,唐玄宗约杨贵妃在百花亭内一聚,共同赏花饮酒,杨贵妃提前去了百花亭做准备,到了约定的时间,

  • 历史上吕不韦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吕不韦,故事,介绍,吕不韦,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

    吕不韦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的一生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故事里有悲欢离合,有成功,有失败,有得意,有失意,有后悔,有遗憾。吕不韦剧照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是你故事里哪种因素占比较多而已,有的人是先苦后甜的,用勤奋刻苦换来了后期的成功,这种人我们在现代

  • 孟子见梁惠王说了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孟子,梁惠王,说了,什么,启示,孟子,梁惠王,共有,五次,两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一共有五次,两人之间进行五次谈话,谈话的内容都是针对梁惠王的举政措施,孟子提出施行仁政的儒家思想。孟子的画像第一次,梁惠王见到孟子不远千里来到梁国,就问孟子说:老夫子,你这么大老远的跑来梁国,一定是要对我们梁国提出一些有利的见解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你为什么非要说“利”呢?我们

  • 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致远,生平,简介,马致远,致远,简

    马致远简介马致远是近代著名(元代的)的戏曲作家,写过很多很多的戏曲,被世人号称“秋思之祖”,据东光县志的族谱和东光马氏族谱记载,马致远出生在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雕塑马致远年轻时有着“佐国心,拿云手”的思想政治抱负,命运却很捉弄人,不是你想干嘛就可以干什么的,当然也跟当时的政策以及环境息息相关

  • 成吉思汗陵地点与构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陵,地点,构造,介绍,成吉思汗陵,国家,重点,文物保

    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价值。成吉思汗陵时后人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而建立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距离鄂尔多斯市区四十多公里的伊金霍洛旗草原上,就是成吉思汗陵的所在地。成吉思汗陵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途中去世,去世后成吉思汗后人们,对他实行了密葬,所以,至今不知

  • 西安事变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安事变,发生,时间,什么时候,西安事变,时间,一次,抗日战

    西安事变时间西安事变是一次对抗日战争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蒋介石最终还是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和中共再次站到了统一战线中去,将内战暂时放到了一边,然后全心全意的攻打日军,所以说西安事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那么西安事变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事变时间是在1936年的12月12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