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醉落魄》苏轼的作品 描绘舟中酒醒后的心境

《醉落魄》苏轼的作品 描绘舟中酒醒后的心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68 更新时间:2024/5/6 17:23:04

醉落魄苏轼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苏轼画像

苏轼的这首《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用词细腻质朴以情感怀扣人心弦,它是苏轼密州赴任与杨元素还朝,两人从杭州同行至润州时分手所作。整首词浸润在一种凄凉哀伤不舍的氛围之中,苏轼官场沉浮屡次被贬,心中抑郁可想而知,他与杨元素同行又同病相连,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二人分手在即,离别不舍之情萦绕而出。

上阕:“分携如昨”开篇即抒发感慨,感叹相聚之短,为离别打下基调。“萍漂泊”一语道破苏轼自身前途未知的境遇,也表述了其内心的孤寂,“相聚”、“离索”又表明二人即将分手,离别情绪尽显,“偶然”一词道出相遇的欣喜与要分开时的不舍。“病”“愁”“错”都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可以说整个上阕都是苏轼内心孤独渴望宣泄的情绪流露。

下阕:作者笔锋一转,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与友人喝离别酒,“一笑休辞却”“同是伤沦落”大有苦中作乐自我消遣之意。“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表达了苏轼的退隐还乡之意,可惜身不由己一直没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仕途坎坷再加上苏轼年事渐长,他渴望回归内心的平静,远离朝堂的归隐是他所渴望的,“归飞鹤“就是他自己愿望的化身。

苏轼的山水诗

苏轼的山水诗是朝时期山水诗的最高峰,他在山水之上又营造了更高的意境,苏轼是通达儒家、道家、佛家之人,他的山水诗有种超脱万物之感。

苏轼雕塑

苏轼故乡在眉山,眉山是四川的一个小县城,成年以后就离开了故乡,除了回家戴孝以外,其时间都在外地,故乡是苏轼想回去回不了的,因此诗中有不少是描写家乡的山水景色,所以诗中见到“峨眉”、“岷山”等地点,这些都是故乡之景,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苏轼的山水诗从故乡到被贬谪的地方或者路途上的景色都包含在其中。诗中的“海南”、“钱塘”、“齐安”、“岭南”这些地点是路中之景或居住地之景,表达诗人心高气傲、不肯为权贵折腰,总是被贬。

而家喻户晓的《题西林壁》里面的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将山水的宏大和当时的困苦的心境描写了出来。

苏轼的山水诗不光带我们看到了风景,还看到风景之外的世界。诗中包含的不仅仅只是山水,还包含着对百姓的关怀和时间万物规律的认识,这些都是普通人到不了的意境。比如《题惠崇春江晚景》里面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很简单的描写却将春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山水诗开始于汉朝,在魏晋时期已经初具规模,诗人主要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诗人的眼中之景,到了唐朝时期,诗人更喜欢用景来表达心中之情。苏轼却不是用山水诗来纾解心中郁闷,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豁达和开朗,不为当时的困境所困扰,而是看得更高、更远。苏轼的仕途非常的艰难,他的才能和名气都是其他人想害他的原因,种种困难,只让苏轼更加的勇敢,看事情更加透彻。

阮郎归梅词苏轼

阮郎归是词牌名,梅词这一篇是宋代学巨匠苏轼所作——“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苏轼在诗词方面的开拓创新让他的诗词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他擅长将各种广泛的内容揉合到词曲当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从而表达作者自己心中所感。

标签: 醉落魄苏轼作品描绘舟中酒醒后的心境落魄苏轼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哪些,建文,帝失,败的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惨败的原因,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了对建文帝最终结局感兴趣,最主要的是探究建文帝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在短短四年后就失败了,而且结局非常悲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一番。建文帝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文帝生性软弱仁慈

  • 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 其中主要有哪几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其中,要有,几个,原因,朱允炆

    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的命运,朱允炆下落不明,失去皇帝宝座,而朱棣却登上了原本属于侄子的皇位,并且成为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朱允炆不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棣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朱棣一是不想杀。朱允

  • 清代回民叛军首逆之一白彦虎杀嫂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代,回民,叛军,首逆,之一,白彦虎,杀嫂,故事,白彦虎,杀

    白彦虎杀嫂也许“武松杀嫂”的故事我们曾经听过,也认为武松这种做法有情有义,是值得赞赏的。但是白彦虎杀嫂的故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白彦虎在陕甘宁地区战败之后,为了带领残部存活下来,逃避清兵的追杀,便率部挺近新疆内部意图前往中亚与境外反清势力回合。白彦虎杀嫂在路途过程中,由于当地生态环境极其恶劣,队伍中伤

  • 癸酉之变与林清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癸酉,之变,林清,有何,关系,癸酉,之变,林清,清朝,嘉庆

    癸酉之变与林清清朝嘉庆年间,社会矛盾尖化,反对清政府的势力不断产生,1813年,嘉庆癸酉年,紫禁城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这就是癸酉之变,这件事情的领导者是林清,癸酉之变与林清有什么样的关联,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林清在这件事情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癸酉之变给清王朝和普通百姓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林清画

  • 后世对荆轲刺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世,荆轲,刺秦,看法,什么,不同,观点,荆轲,刺秦,看法

    对荆轲刺秦的看法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著名的混乱时期之一,因为在战国的时候我国处于诸侯国混战的局面。秦国最终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这一时期虽然跨度短但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很重大,同时在这一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发生。荆轲刺秦的插画在众多的战国历史事件中荆轲刺秦王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 揭秘冯太后一生都有什么重要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冯太后,太后,一生,都有,什么,重要,事迹,冯太后,太

    冯太后一生都有什么重要事迹冯太后虽未北燕皇朝皇族子女,可北燕灭亡后,就进宫为婢。后被少年天子文成帝封为贵人,开始了从贵人到皇太后的富贵之路。那么冯太后一生都有什么重要事迹?冯太后画照对于冯太后一生都有什么重要事迹要从刚入宫为婢开始说起,虽是刚刚进宫为婢,但由于有个昭仪之位的姑母,在宫中得到照应,此时

  • 关于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有多少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于明,建文,生死,之谜,多少,说法,建文,生死,之谜,古代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明建文帝生死之谜是古代十大谜案之一。建文帝四年,燕王朱棣已“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令火烧皇宫,朱棣在宫中寻迹三天仍旧找不到建文帝的身影,只找到马皇后和朱文奎的遗骸。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建文帝剧照(徐峥饰)侍卫们均不知朱允炆是生是死,找了一具残骸说是建文帝的尸骨,尸骸被烧得

  • 推恩令到底是哪个皇帝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推恩,到底,哪个,皇帝,实施,推恩,哪个,皇帝,实施,汉朝

    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推恩令是汉朝时为了将诸侯国的势力逐一分解,而颁布的一项法令,这条法令最终成功的达到了原本设想中想要达到的目的,那么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推恩令的实施者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者就是汉朝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皇帝,他十六岁登基为帝,在位时间长达五十

  • 推恩令实施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推恩,实施,后的,结果,如何,推恩,结果,汉武帝,时期,发布

    推恩令的结果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发布的一项允许诸侯国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分给几个儿子的法令,虽然表面看上去这是皇帝给的恩赐,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条法令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削弱各大诸侯国逐渐在增大的势力和影响,那么推恩令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会推行推恩令呢?推恩令的推行者汉武帝推

  • 揭秘历史上的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历史上,董福祥,汉族,还是,回族,董福祥,汉族,还是

    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毫无疑问,董福祥是汉族人。董福祥是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著名将领,祖籍为甘肃固原。1864年,他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棠部下的刘松山击败后投降清军。董福祥画像他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董字三营。并先后跟从刘松山等人剿灭陕西,甘肃等地的回民起义事件,后被升为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