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度量衡和汉代度量衡的对比

秦朝度量衡和汉代度量衡的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4/2/26 0:21:17

秦朝度量衡

朝建立之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度量衡不尽相同,秦朝是中国古代度量衡法制的初步形成时期,而秦朝的度量衡法制早在秦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时便开始制定了。

秦朝度量衡图片

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有些国家的御大夫在变革田亩制度的同时,尽力夺取国家政权,如晋国的六卿,赵、魏、韩、知、范氏和中行氏瓜分晋国,接着进行经济改革,各自废除了晋朝原有的“百步为亩”的井田制,分别制定了扩大的田亩和地税制。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其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国家政权的统治,实行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如中央和地方行政建制的整顿;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对奴隶主残余势力的镇压等。

在版图上统一的六国其实际仍然呈分裂局势,各国规章制度大为不同,为秦始皇推行政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当时各国的度量衡单位制不同,单位名称、单位量值以及仅为都不相同。秦始皇遂将商鞅在秦国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在辽阔的大秦疆域内贯彻实施。分别制定了推行统一度量衡的法律,颁布正规的度量衡器具,制定度量衡器具检定的法律制度。

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汉承秦制,秦朝作为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汉代的前身,其历史影响可想而知。

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量衡制度比起之前的朝代更为统一与标准,班固所著《汉书·律历志》详细地记载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为后世考察度量衡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汉代铜环图片

查看《汉书·律历志》,其中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在制定这个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十二铢算一个单位,两个十二铢就是一两,十六两为斤,三十两为钧,四钧为石,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其中的计量单位和进位关系,计量单位为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十二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钧,成语“千钧一发”的字面含义就是用一根头发吊着一千钧的东西,钧是衡重单位,三十斤为一钧的话,那么千钧就是三万斤,因而这个成语的引申义为比喻相当危险。另一个衡重单位为石,四钧为石,石在作容量单位时,读作dan,第四声,而它在作衡重单位时,读作shi,第二声。

谈至容量,班固《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一千二百个黍米,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称作龠,龠作为最小的容量单位,能够盛一千二百个黍米。另一个容量单位为“合”,合就是两个“龠”合在一起,作为一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五量单位。

从汉代出土的铜合、铜升、铜斗、铜斛,收藏于北方的各个博物馆,其形态大致相同,铜合因其容量小,容器也相对较小,另配置了一个长长的把手,为方便使用。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应该怪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胡乱,应该,怪谁,胡乱,应该,怪谁,相信,看过,三国

    五胡乱华应该怪谁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三国时期的文化并不陌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整个国家分裂成三国并立的局面。而一心想着光复汉室的刘备刘玄德三顾茅庐,终于请得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帮他出谋划策,为实现中国统一助一臂之力。而曹操等人的势力也不可小觑。于是三国之战变成了一场厮杀,这也是后来五胡之

  • 秦王李世民立下哪些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王,李世民,立下,哪些,战功,秦王,李世民,唐高祖,高祖

    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和窦皇后所生的孩子,大哥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出生后,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李世民四岁时,一位会看面相的秀才说,李渊是位贵人,李渊的儿子是贵子。李世民剧照见到李世民后,这位书生啧啧称赞李世民,从他的面相来看,李世民有龙凤之姿。李世民在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作品,欧阳修,五代,史伶官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的节选,是一篇史论。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的盛衰过程的分析,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真道理。借此告诫北宋朝廷切莫贪图安逸,而荒废了国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北宋年间,朝廷积贫积弱,冗官冗兵现象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

  • 历史上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胡乱,个民族,胡乱,个民族,这段,历史,可能,由于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可能是由于太过于血腥和惨无人道,以至于在我们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并没有记载。五胡乱华发生在我国的东晋时期。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族人做的。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自从我国封建社会开始,与少数民族的恩怨情仇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五胡乱华就属于这些“恩怨情仇”。胡人雕像五胡乱华中的

  • 徐浩生平简介 徐浩不空和尚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浩,生平,简介,徐浩不,和尚,介绍,徐浩,生平,唐代,仅是

    徐浩生平唐代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歌盛行的朝代,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很多像颜真卿,欧阳询以及徐浩等等这样的大书法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参考的真迹,也是很多收藏家的一直追求的收藏品。其中徐浩就是这样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下面来介绍下徐浩生平,703年,他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其父亲名叫

  • 唐朝长乐公主是谁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长乐,公主,谁的,女儿,长乐,公主,谁的,女儿,纵观

    长乐公主是谁的女儿纵观历史上,深受自己父王喜爱的公主并不少,但是很少是因为爱屋及乌而受宠的,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就是长乐公主了。那说到底长乐公主是谁的女儿呢?长乐公主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长乐公主是唐太宗的嫡长女,也就是说长乐公主的父亲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那她的母亲就是长孙皇后。历史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

  • 揭秘溥仪性无能的传闻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溥仪,无能,传闻,真是,溥仪,无能,关于,事情,当时的

    溥仪性无能关于溥仪性无能的事情,在当时的皇宫内一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至于为什么说这是个秘密,却又是公开的呢,原来当时的溥仪在结婚后就很少和他的皇后一起过夜,甚至还和一位太监有着很亲密的关系。溥仪其实这个事情在当初溥仪和婉容两人闹别扭,溥仪跺脚离去后,皇宫之中便传开了这件事情,一时间宫内是沸沸扬扬。在

  • 项羽是什么时候射中刘邦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什么时候,射中,刘邦,项羽,射中,刘邦,生在,鸿沟,合

    项羽射中刘邦项羽射中刘邦发生在鸿沟合议之前,当时刘邦采用了离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使得项羽相信范增对自己有二心,气愤至极的范增离开了项羽,在回家乡的途中去世了。项羽从此失去了唯一的谋士,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正是因此,项羽步步落入刘邦的谋臣张良的算计之中,最终失去了天下,下面讲一下项羽射中刘邦的故事

  • 皎然和尚生平简介 僧皎然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皎然,和尚,生平,简介,哪个,朝代,皎然,和尚,他在,出家

    皎然和尚皎然是他在出家之后的法号,他真实的姓氏其实是姓谢,他的祖先就是很有名的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皎然是谢灵运的第十代传人。皎然和尚字清昼,浙江人,出生在唐朝。历史记载对皎然的生平没有多少,主要的记载是在他的成就上,他的成就有作诗,品茶,佛学。皎然作品一览皎然虽然是一个和尚但在作诗方面的成就很大,

  • 北宋欧阳修是什么家 欧阳修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欧阳修,是什么家,什么,欧阳修,是什么家,字永,醉翁

    欧阳修是什么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欧阳修画像首先,他作为政治家,在政治上颇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书要求推行改革。他认为,当时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腐败。北宋王朝扬文抑武,造成长期冗官冗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