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历史上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27 更新时间:2024/1/14 14:21:45

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

项羽画像

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不会被韩信逼死,还能得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如果得到了韩信,也许得到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根本不会有刘邦什么事了。

其实项羽不用韩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第一,韩信是一个颇能隐忍的人,而项羽自小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所以养成了他骄傲自负的性格。这样的项羽是最看不起会钻人胯下的韩信这种人的。项羽本身连看都看不起韩信,又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第二,项羽自己的本领很大,从前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他无比的自信和自负。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不被项羽信任和看重的,而亚父范增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样自负的项羽旁边说要给他出谋划策,对项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玩笑,所以他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从这两点可以看到,项羽和韩信其实是不可并立的存在,这两人相处必然会有一方式微。最初时是韩信在项羽军中默默无闻,后来是韩信在刘邦军中将项羽逼得自尽身亡。

韩信的军事才能

要说汉高祖刘邦为何能够夺得江山,这和韩信的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韩信是刘邦所封的大将,也是帮助刘邦夺得江山的最大功臣之一。萧何曾经对刘邦说过这样的话:要是陛下只想成为汉中之王,那有没有韩信都无所谓,但若是陛下想要称霸这天下,只有韩信能够帮助你。

韩信画像

由于萧何对韩信的大力称赞,刘邦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任用韩信为大将,没想到韩信的军事才能简直是当时绝世无双的。韩信作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经常能够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这个听起来似乎很邪乎,但其实韩信最为擅长的便是攻心,他深知只要人心乱了,这场仗的胜负便已经出来了,连后世的司马迁都称赞韩信为不世之奇才。

最为经典的便是背水一战。当时韩信和他之后最为器重的谋臣李左车正属于对立势力,李左车为当时领兵的成安君讲了一个妙计,却被成安君否定了,这也使得韩信能够施展就算在整个军事史上都流传盛广的“背水一战”。韩信先是趁夜派兵潜伏起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面汉旗。之后又派一万人和赵军进行正面作战,拼杀之后佯败逃到河边,使士兵们在河水边与赵军奋死搏杀,而韩信则带着那两千轻骑兵直接绕道赵军大本营,将赵旗全部拔除换上汉旗。赵军在久战不下之时便决定先撤回大本营,却不想本营中早已遍布汉旗,这使得士兵们惊慌失措,军心打乱,四散奔逃。

于是这场实力悬殊的对战便以汉军付出些许代价的完胜而告终。

韩信北伐

同样是北伐,并且同样身处在蜀地,为何韩信就能出去,而我们的智者诸葛亮就无法出去呢?其实归根到底是他们的路线具有差异性,以及目的性也是不一样的,才决定北伐的成功与否。

韩信北伐的线路

韩信北伐前,曾使用了一个计谋,这也是他为何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为了迷惑楚军,把之前烧坏的栈道,明面上命人去大张声势地修复,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是暗地里却亲帅军队,爬出了蜀地,翻越了秦岭,之间袭击陈仓。陈仓是什么地方呢?那就是楚王分封给章邯的属地,逼迫章邯从废丘,急急忙忙地率军去救援,但是依旧汉军所攻败,直接逃回废丘。之后汉军一分为二,一路击败雍军,另一路继续攻打章邯。连续的掠地,使关中大部尽数被汉军所占领,之后平定了三秦,这就是楚汉争霸前期,韩信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更多文章

  • 揭秘最后鲁智深怎么死的 鲁智深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最后,智深,怎么,死的,在哪,智深,怎么,死的,上了

    鲁智深怎么死的鲁智深上了梁山之后英勇善战,成为一代英雄豪杰。而鲁智深最后是怎么走向死亡的?这和他师父的四字箴言有着很大关系。鲁智深像鲁智深抓住方腊之后,梁山归顺朝廷平定了辽国,在这之后鲁智深回到了五台山,找到他的师傅询问自己的将来。他的师傅曾经说过四字真言,他果真如箴言所说擒住了夏侯成,并且亲手抓住

  • 宋哲宗给关羽的封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哲宗,关羽,封号,是什么,宋哲宗,关羽,封号,显烈王,三国

    宋哲宗给关羽的封号宋哲宗给关羽的封号是“显烈王”。三国时期,关羽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无法跟孔明相提并论,但到了宋朝时期,关羽逐渐影响百姓,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入人心。北宋的宋真宗皇帝为他修建关圣庙,后来,宋哲宗又封他为“显烈王”,一步一步,关羽实现了从人到神的演变。关羽剧照关羽,字云长,是河东解良

  • 水浒传里智多星吴用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智多星,吴用,怎么,死的,智多星,吴用,怎么,死的

    智多星吴用怎么死的在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描写中,北宋年间,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当时许多英雄豪杰纷纷落草为寇,当时最有名的便是梁山好汉了,他们以宋江为首在梁山起义,最后又被朝廷招安。被朝廷招安后,这些英雄好汉的结局大多是以死告终的。那么,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是怎么死的呢?吴用人像图根据《水浒传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揭秘,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孝文帝之所以要改革政策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才不得不开始改革。首先是经济,经济上相比其他时期相对落后,再是政治,因为是少数民族的原因,所以跟中原汉族的政治体制比起来就明显落后,甚至还是奴隶社会,而北魏初期时为了巩固政治,使用了宗主都护制,由于都护制方案不完善,

  • 历史上的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叶绍翁,哪个,朝代,诗人,叶绍翁,哪个,朝代,对于

    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对于史上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叶绍翁来说,历史上对他的的记载十分稀少,就连他的出生年月日都没有详细提及的资料,从历史追溯的角度来看,我们大概也只知道他应该是经历了四朝皇帝,那就分别是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以及宋宁宗。南宋诗人叶绍翁叶绍翁的出生地是在龙泉这个地方,祖籍是在蒲城,因其祖父受赵

  • 汉武帝与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去病,什么,关系,汉武帝,去病,刘彻,一位,知人善任

    汉武帝与霍去病汉武帝刘彻,一位知人善任的盛世君王,西汉一代雄主。霍去病,十八岁带兵,战功卓绝,官拜骠骑将军。那他们有什么关系呢?霍去病雕像刘彻如此贤明的君王,为什么会这么信任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让他带兵出征呢?而霍去病是凭借什么得到刘彻的提拔?霍去病出生于一个颇为传奇的家庭,卫皇后的亲戚,西汉名将卫青

  •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什么,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后

    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后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长远方向来说,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首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孝文帝雕像在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推动与作用下,北魏社

  •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 荒淫无度的君王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光义,强幸,小周,荒淫无度,君王,暴行,赵光义,强幸,小周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宋朝的历代皇帝中,最荒淫无耻的应该就是宋太宗赵光义了。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许久了,甚至还有当时的现场图留了下来,真的是非常不堪入目。小周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继后,比皇后娥皇小14岁。《问君能有几多愁》小周后剧照在大周后生病时,小周后常常进宫看望姐姐,每次来都会遇

  • 李清照的思想转变 男性化的李清照性格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清照,思想,转变,男性化,性格,表现,李清照,思想,中国

    李清照的思想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宋词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在她的词作中,一般人们习惯根据她的经历,将她的词分成两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她的词作主要是写闺怨为主。第二部分,她经历了靖康之变和丈夫离世,词风转变成为对国事的感慨。李清照画像综合她一生的作品来看

  • 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光义,是真,赵匡胤,赵光义,是真,赵匡胤,公元,960年

    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于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不过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理来说,把皇位传位给弟弟确实是比较罕见的,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奇怪的。真正让人觉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