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护国运动背景分析概述

护国运动背景分析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4/1/22 0:15:57

护国运动背景

护国运动是一场由云南首义,普及全国的轰轰烈烈的,但对帝制的复辟,维护共和体制的运动。它先后历经半年,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使中华民族开创了一个民主的新时代。护国运动背景就是从袁世凯复辟开始的。

护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然后这个新兴的民国,还没有满百天,就被袁世凯窃取了。

在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实行独裁政策,企图破坏中华民国的革命成果。袁世凯企图消灭萌芽之中的国民党,下令取消国会,独断专行。此举,也意图赢得日本对中国复辟帝制的支持。在孙中山、李烈钧等人的领导下,于1913年发动了讨袁战争,也被称为“二次革命”。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软弱和不团结,最终导致了本次战争的失败。

日本为了统治中亚地区,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了著名的“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的政治、军事和财政,全都控制在日本的强权之下。

更有甚者,在1915年,袁世凯令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六人,组成了“筹安会”,这是一个以“学术团体”为招牌,实则是协助袁世凯恢复帝制的一个组织。这样的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组织,鼓吹恢复帝制的重要性,企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自己为中华民国皇帝,将次年的年号改为“洪宪”。倒行逆施,企图在中国恢复帝制。

护国运动背景实则是一场中国未来走的角逐,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制的决战,也是对外强的一场生死决战。在同年12月25日,唐继蔡锷在云南宣布起义,和袁世凯政府宣战。

护国运动在哪爆发

说起护国运动在哪爆发,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一定会记得,护国运动是由云南军阀唐继尧领导和指挥的,因此,护国运动在哪爆发,答案是云南昆明。

护国运动剧照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改国号为“洪宪”,欲成为“中华民国”皇帝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感,亦成为护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12月23日,云南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随即宣布云南独立,起草“讨袁檄”通电全国,阐明“拥护共和”立场。12月25日,云南都督府成立,唐继尧任都督,组建约两万人的讨袁护国军,在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将领的亲自指挥下进兵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终于爆发。

在各路大军的联合打击下,袁世凯的北洋军队接连受挫,远在京城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方其他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一时间,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局势。

数月后,难以承受多方压力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历时近三个月之久的复辟闹剧,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戛然而止。随着袁世凯本人的一命呜呼,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也于1916年7月14日落下了帷幕。

忆昔唐继尧发表“讨袁檄文”时曾声称“所拥护者为固有之民国”,由此可见,护国运动是一场保卫民主、拥护共和的伟大圣战!坚持“民主共和”的立场,符合当时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因此,不管护国运动在哪爆发,都不能阻止民众反帝反封建意识的觉醒,亦改变不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最终将招致失败的命运。

护国运动经过

护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内战,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逼迫袁世凯取消了帝制,恢复了共和体制,下面来介绍一下护国运动经过。

更多文章

  • 唐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故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朝之所以会成为现今人们心中最繁盛的朝代,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氛围,佛学的兴盛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唐朝出现了两个极为有名的圣僧,他们一个西行,而另一个东渡,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佛学的信仰却是相同的,这两人就是玄奘和鉴真。那么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呢?

  • 开皇之治期间人口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开皇,之治,期间,人口,多少,开皇,之治,人口,缔造者,隋文

    开皇之治人口开皇之治的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在接受北周静帝的禅位时,得到的并不是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反而是一个经历了多年战乱,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国家。但是在隋文帝的不懈谋划中,隋朝迅速在他手中壮大,开皇之治时期的人口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开皇之治人口到底有多少呢?隋文帝画像根据《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的数据

  • 浅析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浅析,开皇,之治,出现,原因,是什么,开皇,之治,出现,原因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是隋朝初期经济复苏的一个盛世。在这之前的几百年动荡成功地结束在隋文帝手中。很多读者好奇,为什么开皇之治会出现在隋朝这个极其短暂的朝代。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让我们来一一分析。隋文帝画像首先,每一个盛世王朝的出现最大的前提就是国家安稳无战乱,而隋朝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 五国攻秦公孙衍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国,攻秦,公孙衍,作用,是什么,#p#,副标题,#e#

  • 解析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解析,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一场

    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一场革命的失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是如此,辛亥革命的兴起可谓是极其迅速的,并且在国内大范围内得到了有志青年的支持,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呢?失败的辛亥革命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原因呢?接下来一起去寻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善于总结才能吸取教训,才能

  • 孟子四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孟子,四端,指的,是什么,意思,孟子,四端,春秋战国,时期

    孟子四端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既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的集大成者,人们常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孔子和孟子学说最精炼的概括,可以说一个“义字概括了孟子思想的全部内容。孟子孟子曾提出儒家著名的四端学说,所谓四端就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说四端。孟子认为

  •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黄庭坚,花气,熏人,小品,之作,黄庭坚,花气,熏人,花气熏人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花气熏人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小品之作,全帖的主要内容是由一首二十八字的小诗构成。作品长43.2厘米,宽30.7厘米,被收录于《宋四家墨宝册》的第九幅。作品上有“缉熙殿宝”的印章,曾被收藏于南宋的内府之中。也有清代朝鲜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印鉴,所以据推论,该作品应

  • 历史上的五国攻秦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五国,攻秦,结果,是什么,五国,攻秦,结果,是在,函

    五国攻秦结果五国攻秦结果是在函谷关之战中发生的,那是战国时期发生的最后一次诸侯的合纵攻秦战争,尽管当时庞暖确实是富于智谋的,还擅长使用纵横之术,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从此以后,五国就更加无法抵抗秦国对五个国家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历史悠久的秦朝。五国攻秦地图五国攻秦结果是在这个群

  • 隋朝开皇之治的表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开皇,之治,表现,是什么,开皇,之治,表现,隋朝,我国

    开皇之治的表现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置疑的。尤其是隋朝初期的开皇之治的表现让这个朝代成为后世借鉴的典范。隋文帝画像在开皇之治的表现中最突出的就是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的设立,这两个制度一个促进了国家权力的又一次集中,一个使得朝廷官员来源

  • 历史上的开皇之治是哪个皇帝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开皇,之治,哪个,皇帝,成就,开皇,之治,哪个,皇帝

    开皇之治是哪个皇帝开皇之治是隋朝时期少有的辉煌时代。在开皇之治中,出现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等先进的体制规章。因此,这个时代受到很多人称赞。那么开皇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呢?这个皇帝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隋文帝画像开皇之治的开皇取自于道教的典籍,因为在开皇之治这段时间中,道教被当时的皇帝奉为国教,十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