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史学家沈约笃志好学的故事解读

南朝史学家沈约笃志好学的故事解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48 更新时间:2024/1/1 23:12:12

沈约笃志好学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文风繁盛,不仅士大夫阶层以吟诗作赋为时尚,还出现了像“竟陵八友”这样的风流雅士,沈约是其中文学成就较高者之一。沈约文采斐然,为后世所推崇,但这绝非天生,而是与沈约笃志好学分不开。

沈约雕像

沈约出身于南方豪族世家,但早年丧父,因此“孤贫”。但是没有父亲管教的沈约既没有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样不务正业,也没有自暴自弃,他酷爱读书,每天都读书到很晚。沈母担心儿子积劳成疾,常常劝他早点休息,但沈约手不释卷,仍旧挑灯夜读。尽管让母亲多操了点心,但刻苦的沈约的没有白费功夫,往往白天读过的书,晚上就能背诵出来。

沈约喜欢吟诗作文,尤其对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著作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学作品,可惜的是除了《宋书》以外,沈约的史学作品大多没有流传到后世。《宋书》文风清逸,除了史学价值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沈约本人在宋齐梁三朝都做过官,而《宋书》又在宋齐梁三朝期间分阶段完成,所以书中“为尊者讳”的地方很多,后世学者评价宋书“讳莫如深”。

除了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之外,沈约在诗歌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沈约开创的“永明体”使中国诗歌开始由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他本人的诗歌作品《悼亡诗》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四首悼亡诗之一。

悼亡诗沈约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诗歌体裁之一,本意是“悼念亡人”,自晋代潘岳悼亡诗得到广泛流传之后,悼亡诗开始成为丈夫悼念亡故妻子的诗歌专称。历代文士所著悼亡诗颇多,南梁时期的沈约也曾著《悼亡诗》一首,用以纪念他逝去的夫人。那么,悼亡诗沈约所写的内容是什么呢?沈约《悼亡诗》如下:

沈约像

悼亡诗·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全诗不过短短几十字,却将沈约心中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露无遗。诗的前四句以四季周而复始表现自然的永恒,到了第五句突然笔锋一转,发出人生无常,一去不复返的悲叹。而诗的后半部分则着重描绘妻子逝去之后的悲凉情境,借景抒情,借“虚座”“空床”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悲伤。沈约诗歌的特点在于“清怨”二字,即凄清幽怨的意思。在沈约之前,悼亡诗大多哀而不伤,而自从沈约的《悼亡诗》流传以后,悼亡诗开始向“既哀且伤”的境界转变。可见,沈氏悼亡诗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沈约之后,唐代的元稹、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吴伟业以及清代的纳兰性德也都写过著名的悼亡诗体裁。其中,苏轼的《江城子》知名度最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可谓字字真情,句句催泪,为沈约之后历代悼亡诗的代表作。

沈约瘦腰

“沈约瘦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流轶事,不了解出处的人常因此认为主人公沈约乃风流潇洒人物,就如同后世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戏文就误以为唐寅的“风流”才子一样。事实上,沈约瘦腰的来历和“风流”二字扯不上半点关系,相反它含有病体消瘦之意。

后人想象中的沈约形象

“沈约瘦腰”的典故来自沈约的传记,在《梁书》《南史》中均见载。原文大意如下:沈约想当宰相,大家都觉得很合适,而梁武帝却始终不允许。于是,沈约就请求外调,梁武帝又不答应。沈约于是心灰意冷,想告老还乡,但是又担心皇帝有所不满,所以写了一封信给与他交好的徐勉。信里说道,自己年老多病,腰肢每月要缩小半分,皮带常常要缩紧,希望能告老还乡。

更多文章

  • 冯小怜的扮演者毛林林的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小怜,扮演者,毛林林,资料,冯小怜,扮演者,大型,古装,偶

    冯小怜的扮演者大型古装偶像剧《兰陵王》开播以来,引起大家热议,其中毛林林饰演的两个角色郑儿和冯小怜更是让人又爱又恨,甚至在网上掀起了口水战。冯小怜的扮演者毛林林演员毛林林也表示,对于一个亡国的女人来说,自己也十分可怜冯小怜的处境,但是也是因为这份将心比心,才能更好的诠释冯小怜的情感。在演绎角色的过程

  • 萧十一郎割鹿刀是把怎样的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十一,郎割,鹿刀,是把,怎样,十一,郎割,鹿刀,萧十一郎,古

    萧十一郎割鹿刀《萧十一郎》是古龙大师的一部非常优秀的武侠作品,小说中没有历史年代没有人物背景,以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割鹿刀为伏笔,在连家堡沈家堡和逍遥窟这三大势力的周旋下,完成了《萧十一郎》这部经典的作品。萧十一郎割鹿刀是小说里爱情故事以外的一个重要的情节支线。萧十一郎割鹿刀看萧十

  • 著名史学家沈约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著名,史学家,沈约传,沈约传,沈约,我国,南北朝,时期,武康

    沈约传沈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武康人,著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书,在著作的过程中开创了史书“家传”的先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颇有成就的史学家;沈约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开创的诗歌体裁“永明体”促成了中国诗歌向近体诗的转变。关于沈约的生平事迹,在《沈约传》中有较为清晰的记载。沈约所著《宋书》家世渊源

  • 殷浩北伐的故事 殷浩书空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殷浩,北伐,故事,殷浩书空,是什么,意思,殷浩,北伐,东晋

    殷浩北伐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殷浩漫画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

  • 神话中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话中,女娲,是个,什么样,女娲,是个,什么样,民间,至今,流

    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民间至今流传着关于女娲的各种传说,众所周知女娲或黄泥造人,这才有了我们黄皮肤的人种,那么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女娲是从盘古开天便存在的一位上古之神,她拥有着无尽的法力和善良的心肠,为了人类和大地苍生她放弃了回归仙位的机会,心甘情愿的留在凡间守护着万物苍生。女娲娘娘金尊根据传说和古代

  • 九天玄女和女娲是怎样的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九天,玄女,女娲,怎样,九天,玄女,女娲,都是,古代,话中

    九天玄女和女娲九天玄女和女娲都是古代神话中非常著名并且颇为重要的上神之一。九天玄女雕像女娲是自混沌分开之后出现的神,她创造了人类并且教会了人类很多生存繁衍的能力。而九天玄女却是在女娲之后出现,因为受命于西王母娘娘,所以也被人们普遍认为九天玄女是天上西母的弟子之一。女娲创造守护人类,而根据传说九天玄女

  • 大地之母女娲补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地,之母,女娲补天,故事,女娲,故事,中国,作为,一个,历

    女娲的故事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古老国度衍生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而在这些神话之中不得不说的一个便是女娲的故事了。那么女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女娲庙据说女娲拥有着人类的头却是蛇的身子,人首蛇身所指的就是她了。作为上古时期的神,女娲非常的善良,就是因为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所

  •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桓,称霸,国家,强盛,真的,齐桓,称霸,国家,强盛,葵丘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在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称霸,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姜姓,齐氏,名小白,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个国君,他之所以称霸有很大的原因是管仲,因为在他即位后,立管仲为宰相,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齐国变得很强盛,齐桓公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有威望。齐桓公画像其实齐桓公在刚即位的时候齐国是

  • 上古创世之神女娲真的是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古,创世,之神,女娲,真的,蛇吗,女娲,蛇吗,传说中,上古

    女娲是蛇吗女娲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神,她一生为人类做了数不清的事情,而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数造人和补天了。相传大地之母女娲是人首蛇身,那么也许有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女娲是蛇吗?如果大家疑惑女娲是不是蛇是因为蛇身的话,那么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女娲的确不是。既然如此那么说女娲不是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

  • 东晋殷浩生平简介 殷浩与桓温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殷浩,生平,简介,桓温,什么,关系,东晋,殷浩,将领

    东晋殷浩殷浩是东晋的将领。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很有见识,他的辩才连他的叔父都斗不过。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做官的时候梦到棺材,要发财的时间梦到大粪。殷浩回答:官是腐朽的东西,所有会梦见与腐尸相关的棺材。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在要发财的时候梦到大粪。殷浩画像这番言论被看作是至理名言,殷浩逐渐得到那些辩士们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