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玉案是怎么回事 蓝玉后人结局如何

蓝玉案是怎么回事 蓝玉后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20 3:59:06

蓝玉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

蓝玉雕像

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朱元璋对他的行为也是忍了又忍,但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从蓝玉凌辱元祖的老婆,到命士兵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这两件事情已经让朱元璋非恼火。他把梁国公的梁字改成了凉字,蓝玉虽已意识到朱元璋的不满,但是以他的个性是不干出点大事不会甘心的。他仍然继续我行我素,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兵权上,命自己的亲信为官员,来增长自己的军势。

朱元璋对他的其他行为百般忍让,但是如果触及到兵权和统治方面的,那他是不会做出半点退步。面对蓝玉如此嚣张的行为,朱元璋开始思考如处理这个人了。不过多久,蓝玉又做出了一件令人十分吃惊的事情,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封他为太傅的官衔,但是蓝玉并不满意,他竟然在众多人面前大叫,称自己功劳之大为何不能封太师。朱元璋听到后再也无法容忍了,认为再不治蓝玉他会越来越得寸进尺,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他的府内搜出了近万把武士刀,朱元璋很快就下令逮捕蓝玉,以“谋反罪”将其处死,抄家产,株三族。

蓝玉墓

蓝玉本是明朝一名赫赫有名的将领,他的丰功伟绩也屡次得到朱元璋的赞赏和嘉奖。但由于蓝玉日渐嚣张的气势和目中无人的做事风格,令朱元璋对他大为失望,渐渐对他失去了信任。

蓝玉墓

蓝玉狂妄自大的行为令朱元璋十分不安,朱元璋担心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要被拱手相让,于是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擒拿并将他处死。

蓝玉案同时也涉及到了蓝玉的故里,乡亲们怕惹来杀身之祸便把蓝姓改成了其他的姓。在蓝玉斩首后,与蓝玉同个故里并私交甚好的为了保留蓝玉的血脉,把他的侍妾藏在自己的府内,他的侍妾在那时已经怀有身孕。在许多年后,朝廷对与蓝玉相关的人物事件都慢慢松懈了下来,这才使得蓝玉的后代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里繁衍后代。

据传说,在朱元璋把蓝玉的头砍下来之后,将其悬挂在城楼上示众,蓝玉的一个亲信在看守人员不备的情况下把他的人头取下并把他的头颅放置在谷箩里,用谷子把它掩盖一起,日夜兼程,将蓝玉的头颅护送到他的故里,乡亲们把他安葬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在等到蓝玉的后代回到自己的故里,他们重新为蓝玉做了一个墓碑,就是蓝玉墓,蓝玉墓建在太平桥的对面山坡上,墓碑旁边树木环绕,前面是潺潺的流水,斑驳的石碑上刻着有关他事迹的碑,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和沧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故里永远平静地生活下去。

蓝玉后人

磕里村,一个在外人眼里毫不起眼的小村落,却因为一个传说而使得这个村落充满神秘感,这里居住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姓胡,但是当他们死后在墓碑上刻的却是蓝姓的名字,这是为什么才会有这样的生前和死后有同名不同姓的区别呢?

蓝玉雕像

这个村位于安徽省繁昌县下的一个小村落,据说这里的胡姓村民是明朝朱元璋皇帝时期蓝玉将领的后人。蓝玉是朱元璋身边的功臣,他为明朝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遭到皇帝的加害,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死并且诛三族,其中这个事件牵扯人数上万。蓝玉生前有三位夫人,分别为牧夫人、孔夫人和胡夫人,牧夫人和孔夫人都各育有一子,唯独胡夫人未有子女。

更多文章

  • 书画泰斗董其昌赵孟頫 董其昌为袁可立作画题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书画,泰斗,董其昌,赵孟

    董其昌赵孟頫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书画界两位泰斗人物,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孟頫作品赵孟頫为元代人,董其昌为明代人,俩人的谥号都为“文敏”。赵孟頫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成就远非在此,赵孟頫在绘画方面擅长的类型很多,可谓是全才。比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各个领域无一

  • 作为书画界泰斗 董其昌这个人人品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作为,书画界,泰斗,董其昌,个人,人品,如何,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简介董其昌,著名书画家。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崇祯九年,享年82岁。董其昌画像董其昌擅长书画。在绘画方面,有南董其昌,北米万钟的美称;在书法方面,集各家之长于一身,使自身的书法有超越前人之势,在中国的书法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董其昌在而立之年后,进入仕途。但是仕途不顺,在朝廷里,几进几出

  • 董其昌山水画的南北宗论 董其昌拍卖会预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董其昌,山水,画的,南北,宗论,拍卖会,预展,董其昌,南北

    董其昌南北宗论董其昌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还有他提出了“南北宗”论一说。董其昌山水画欣赏董其昌“南北宗”论一说,来自于他所写的山水画论著《画旨》。董其昌认为南宗是文人画,北宗是职业家,而且南宗的文人画注重绘画的实质内涵,而北宗职业画则只注重画作的表面。董其昌“南北

  • 浣溪沙刘基内容是什么 浣溪沙表达了什么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浣溪,沙刘,内容,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怀,浣溪,沙刘,刘基

    浣溪沙刘基刘基是明朝初建时期朱元璋身边的重要谋士,这点很多人都知道,实际上想刘基这样的全才,还是一位军事家和文学家,尤其是在文学上,刘基的造诣也是非常高的,他有很多词作,从中我们能够对刘基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刘基画像浣溪沙是词牌,刘基根据这个词牌做过一些词,其中有这样一阕: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

  • 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 罗贯中故里位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罗贯中,哪个,朝代,故里,位置,在哪里,罗贯中,哪个,朝代

    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生活在1330年到1400年。罗贯中是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之前在网上有人讨论罗贯中的文化水平,有些人认为他从7岁读书,14岁丧母后跟着父亲去了苏杭一代做商人,一段时间后才去了慈溪跟着当时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1356年就离开去了张士诚门下,后来对张士诚失望后本

  • 书法上董其昌临圣教序 董其昌题跋记录点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上,董其昌,圣教,题跋,记录,点滴,董其昌,圣教,喜好,书

    董其昌临圣教序董其昌喜好书法,并且临摹了大量的书法作品。通过临摹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从中加以创新,并自成一派,受到后人的赞赏和推崇。董其昌书法作品《临圣教序》董其昌家境贫寒,他一心想从政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一面苦读之时,一面临摹各大书法家的作品。其中《临圣教序》便是他临摹的作品之一,

  • 董其昌书画怎么样 董其昌山水画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其昌,书画,怎么样,山水画,欣赏,董其昌,书画,生于,明代

    董其昌书画董其昌,生于明代嘉靖年间,著名书画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至今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供后人观览和研究。董其昌的画作绘画方面,擅长山水写意。在模仿前人绘画的基础之上,董其昌又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想法,用水墨画法,将石头、树木、河流等实物强劲有力的勾勒出来,并且善用水墨,使画作层次分明而

  • 明朝开国将军蓝玉怎么死的 蓝玉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开国,将军,蓝玉,怎么,死的,在哪里,蓝玉,怎么,死的

    蓝玉怎么死的对于蓝玉是怎么死的,众人说法不一。有人说蓝玉是被他自己傲慢自大、狂妄自大的性格给害死的,也有人说是遭到别人的陷害把他推向了死亡之门,另外还有说他是居心不良想造反结果却被朱元璋发现了随后被杀头……蓝玉被处死首先,我们可以在蓝玉处理事情和为人处世的方面看出蓝玉的性格特点。在徐达大将军去世之后

  • 胤禛二十七年是哪一年 胤禛的福晋及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胤禛,二十,七年,一年,福晋,儿子,胤禛,二十,七年,很多

    胤禛二十七年很多热衷于清宫小说的人应该都看过《胤禛二十七年》这部小说,《胤禛二十七年》介绍了从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十三年共27年时间中,胤禛所亲生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对胤禛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法进行了剖析。那么,胤禛二十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胤禛画像历史上的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27年中

  • 宋濂早年苦学经历介绍 宋濂性格诚实不隐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濂,早年,苦学,经历,介绍,性格,诚实,不隐,真情,宋濂

    宋濂苦学宋濂小时候家徒四壁,连一本可以拿来读的书都买不起,但是宋濂十分好学,对读书有特别的喜爱。于是小时候就常常能看到小宋濂奔波在邻里邻外,忙着向周围的人借书,但是看一遍不过瘾怎么办,小宋濂对书籍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如把每一本书都抄写下来吧,为了赶上还书的日期,即便是大雪纷飞的日子,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