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进京很可能是一场误会 这是真的

李自成进京很可能是一场误会 这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1/6 4:43:36

李自成进京很可能是一场误会

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与大明对抗多年的李自成带领着几十万大顺军队,终于站在了这个曾令天下之人人人向往的帝都。今天,他将带领手下的将士们开创一个新的王朝,一个属于他的王朝。此时的李自成心中是愉悦的,是豪气干云的,但他也有一点小忐忑,因为大顺军队的入京是自己也想不到的结果。

百姓迎闯王

出身农民的李自成最初反抗大明的目的很单纯,他只是为了吃饱肚子,为了不再受到官吏的过分剥削,当皇帝是他不敢想的事情。但随着起义大军的一路大捷,李自成的自信心也逐渐的开始膨胀起来。殊不知,他所取得的胜利其实是钻了大明内部空虚的空子罢了。因为崇祯皇帝的昏庸无度,使得明朝内部国库空虚,军队粮饷奇缺,导致军士战斗力大幅下跌,这才让大顺军队无往不利。

当然,李自成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自信心膨胀的他还没有胆大到窃取皇位,他的理想就是去自己的老家当一个土皇帝就行了。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使他有了入主北京城的想法,并且这种想法一发不可收拾。

李自成在宁武关经过血战擒杀了镇守京畿门户的代州守将周遇吉后,感觉到了前路的艰难,此时的他已经准备回师山西做他的土皇帝的时候。当天夜里,大明真正的精锐军队大同和宣府的总兵一起来向李自成投诚纳降,这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直到此时的李自成才决定进军北京城。如果,宣大的两位总兵晚来几天,那么历史可能又是另一幅模样。

李自成为什么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很多,他的起义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只不过他很好地顺应了这个大势。确切的来说,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三。一是明末裁驿,导致当时的他失去饭碗;二是明末混乱,民不聊生;三是李自成的个人所具有的反抗精神。

李自成起义

明崇祯初年,“节俭”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贴补皇宫专用。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发布了一个或许会令他后悔终生的命令,那就是裁撤驿卒。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皇宫在今后的一年时间里不用为了经费而发愁,但是这也导致了大批被裁撤的驿卒加入到当时的反抗军当中,因此命令而失去饭碗的李自成也在其中。

电影《大明劫》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明末的社会乱象,中央政府混乱不堪,政令不通,地方政府官员贪污成风,基层的乡绅和地方官员勾结大肆占地,底层的民众更是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而此时被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一点体恤民生的举动,反而还向陕北农民加重赋税。这一举动使得本来就生存艰难的农民不得不举起反抗的大旗,同样受害的李自成自然就加入到起义军之中。

李自成尚武厌文,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成人之后的他更是勇猛好斗,也因为数次和别人斗殴进了监牢。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在失去饭碗,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反抗,反抗这个令他痛苦的源头。

李自成攻破北京

明末的袁崇焕凭借一个小小的宁远城,将强大的满清阻挡在关外十几年。明朝帝都北京城也在强大的蒙古骑兵的摧残下依然屹立不倒,但为什么在当时地流寇李自成的手里仅仅只坚持了几天的时间?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就已经爆发了鼠疫,等到李自成赶到北京城外的时候,城内的鼠疫已经全面爆发,整个北京城内弥漫着瘟疫的阴霾。李自成看准了这个机会,于是下令攻城,趁朝廷之危,一路摧枯拉朽的攻下北京城。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鼠疫“功不可没”,但是也正是鼠疫导致了李自成大军兵败山海关,最终起义军分崩离析,可谓是“成也鼠疫,败也鼠疫”。

更多文章

  • 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渊源 吴承恩为什么要写西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承恩,西游,记的,渊源,为什么,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作

    吴承恩与西游记吴承恩作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流传于后世的作品其实并不多,最脍炙人口也最经典的当数他的《西游记》了,其余的作品只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以及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后者目前已经失传,这不得不说是古代小说文学发展的一大遗憾。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剧照吴承恩写《西游记》并不是偶然的,他自幼喜欢

  • 同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张献忠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同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成,张献忠,有何,不同

    李自成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多如牛毛,各种起义首领数不胜数,但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作为两个同一时期的英雄人物,后世也多将两人进行比较。这两个人一个建立了大顺政权,一个建立了大西政权,对于两人的比较,这里笔者给出一个自己的想法。张献忠塑像首先我们来说说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相同之处。这两个人最大

  • 吴承恩怎么死的 吴承恩墓被盗过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承恩,怎么,死的,被盗,几次,吴承恩,简介,中国,明代,有

    吴承恩简介吴承恩是中国明代有名的小说家,他所著的《西游记》是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对当时以及后世小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承恩人物像吴承恩出生于1500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士,家境清贫。年幼时聪慧过人,阅读过非常多的稗官野史、志怪小说,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也造就了他深

  • 李自成称帝时的国号是什么 有何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自成,帝时,国号,是什么,有何,说法,李自成,自成

    李自成称帝李自成在1644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两次称帝,第一次是一月份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第二次是6月份在北京武英殿登基为帝,这一次是宣传自己的正统地位。武英殿1641年1月,李自成攻破洛阳城,诛杀福王,然后开仓赈灾,接济饥民,得到了很多民众的支持,农民军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2月,李自成

  • 刘伯温有什么样的预言 刘伯温如何预言毛泽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伯温,伯温,什么样,预言,如何,毛泽东,刘伯温,伯温,预言

    刘伯温预言毛泽东据传,明朝的刘伯温,他能够推知未来之事。他的《烧饼歌》颇为灵验,甚至能够推测到了“女抱幼儿作主张”慈禧太后亲政的局面。万众瞩目的毛泽东到了中国现代,有人流行这么一句歇后语:“一牛生二尾,反手掌乾坤”,前面那句的意思就是说在牛的下面加一撇一捺,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尾巴一样,但合起来就是朱

  • 李自成传奇的人生 李自成为什么要叫闯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自成,传奇,人生,为什么,叫闯,李自成,自成,传奇

    李自成传奇有关闯王李自成的传奇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的有2个,一个是李自成烹煮福王,制成所谓的“福禄宴”,另一个是李自成在洛阳的洒金试人心。众民拥护的李自成传言李自成有好吃人的毛病,导致他的手下也有了吃人的习惯,甚至连他手下的战马由于长期吃人肉的关系,看到对面的士兵都会双眼泛红,兴奋异常。传说,他在

  • 李自成为何会成为千古罪人的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自成,为何,成为,千古,人的,揭秘,李自成,自成,千

    李自成千古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历史资料的解密,人民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李自成在民众的心中不仅仅只是一个领袖人物,在有些人看来,李自成也可以称为千古罪人,那么李自成千古罪人之名是否“名不副实”呢?李自成说李自成是千古罪人的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作为农民起义,他所代表的就是农民阶级的利益。农民作为

  •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谁 吴承恩画像图片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画像,图片,曝光,吴承恩,西游记,一部

    吴承恩是谁《西游记》是一部世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是无数人脑海中记忆深刻的故事。它不仅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海外,在国内也是被改编成了多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就连教科书中也有了它的身影。这部小说所代表的文化是值得大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世人皆知《西游记》,也从而知道了它的作者吴承恩。但是这位作者在很多人的脑

  • 吴承恩的作品有多少 吴承恩纪念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承恩,作品有,多少,纪念馆,在哪里,吴承恩,作品,明代,杰

    吴承恩的作品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文学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但由于家境清贫,且他唯一的儿子早丧,膝下再无其他子女,导致他的作品多数都遗失了。《吴承恩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承恩曾写下了《二郎搜山图歌》这首著名的诗篇,讽刺痛斥当时随明世宗南巡承天府的文武大臣大捞民众的钱财,使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之

  • 关于刘伯温的电影电视剧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于,刘伯温,伯温,电影,电视剧,盘点,关于,刘伯温,伯温

    关于刘伯温的电影刘伯温一个传奇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无论民间的还是正统历史记载的,层出不穷,到了我们现在,随着影视剧的兴起,刘伯温这一个传奇人物,也被纳入影屏热门。刘伯温07年电视剧剧照第一部当然是《刘伯温传奇》了,这部电视剧出品的比较早,90年代初就进入我们的视线,估计那时候我们90后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