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的赐府另居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清朝时期的赐府另居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29 更新时间:2024/2/19 4:26:40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共传十二帝,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清朝顺治元年(1644),确立了皇室宗亲“赐府另居”的制度,这一制度在顺治五年(1648)和顺治九年(1652)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缮,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框架体系。“赐府另居”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皇室宗亲爵位等级的不同,给他们配备另一个王府让他们另外居住。在王府内还配有专门的属官、侍卫、太监,除此之外,在给赐府另居的同时,朝廷一般还会另外赐予一定数量的田产、商铺。

按照这些来看,清朝皇子的“赐府另居”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分家单过制度,可事实并非如此。结合一下清朝对宗室王公的分封办法来看,就可以发现这种赐府另居的制度并没有那么简单。清朝采用与前朝不同的分封办法,奉行“但予嘉名,不加郡国”的政策,甚至让他们“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也就是说,清朝给予宗室王公爵位的加封,但却限制他们只能在京城建造自己的府邸,没有旨令不能擅自离开京城。这两者结合起来看,实际上赐府另居就是一种对宗室权力的限制,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政策。赐府另居不同于分家单过,里面蕴含着很强的政治目的,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府邸的建立

顺治帝建立这项制度时,并没有子嗣,因而这项制度只用于“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的功勋宗亲。由于他们的功劳大小各不相同,所以赐予的宫殿的待遇自然也有高低之分,这就形成了按照爵位等级不同进行分级赐府另居的制度。

乾隆时的《皇朝通典·卷四十》中记载,清朝宗室的爵位一共有六级十二等,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依据这些爵位等级的不同,清朝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府邸规模,这些不同的府邸规模在一些史书献中也有所记载。

《清实录·世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顺治九年颁布的自亲王至宗室公爵的府邸建制的条令,如亲王的府邸建制:“基高十尺,外周围墙。正门,广五间,门三。正殿,广七间,前挥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夜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虎。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除了这些占地面积、房屋个数、建筑材料的规定之外,还详细规定了亲王府邸的后楼、翼楼、贴金、绘画、窗楹等等。

相比之下,爵位越低的的宗室王公的府邸也就越简陋,如贝子的府邸建制相比亲王就显得格外朴素:“基高二尺。正房三间,启门一。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安望兽,与贝勒府同。”这就充分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尊卑分明的状况,这也是“赐府另居”的主要特点。

二、赐府另居的附加赏赐

如果只是单纯地赐府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巩固皇权的目的。因此在赐府另居制度之外,清朝为之配备了明确的爵位俸禄制度,将赐府纳入了王公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皇朝通典》中记载:“亲王,岁给傣银一万两;世子,六千两;“郡王,五千两;长子,三千两;贝勒,二千五百两;贝子,一千三百两;镇国公,七百两;辅国公,五百两。每银一两,给米一斛。”这样的俸禄已经算是高薪,但作为宗室王公,不仅要支撑府内庞大的日常开支,还有一些人情世故的往来花费,因此这些俸禄远远不够。

因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配套赏赐,皇帝往往还会赐予田产、商铺、人丁一类的实物财产给宗室王公,同样的,不同爵位等级的宗室王公的赏赐也各不相同。这样,皇帝就将宗室王公的“根本经济”牢牢抓在了手里,对于皇权的集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 王府内部的属官体系

王府建立之后,府内一定会形成独有的属官体系,一般来说,一个王府的属官分为以下三类人员。首先是一个王府的总管——长使,长使除了要分配府中其他人员的日常工作外;还可以跟随王公参与政事,但康熙八年时以国家重大机密应该慎重为由撤销了。其次就是一个王府的护卫,而这些护卫也是皇帝根据王公爵位等级的不同来进行赐予的;第三类人员是礼制引导,如典仪,负责一个王府内的诸如膳食、修葺一类的生活事务;最后是护军这些人员,也是皇帝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赏赐的。

除此之外,《皇朝通典》中还对除去护军的其他三类人员的赐予数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自然也是依据爵位等级来制定的。以上就可以看出,宗室王公被赐府的府内人员也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清朝皇子的“赐府另居”并不仅仅是“分家单过”,还隐藏着很深的政治目的,是皇帝为了稳固皇权的一种做法。

标签: 赐府另居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苏美尔文明,世界,历史解密

    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苏美尔文敏起源于现今伊拉克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最好的证明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就是出自苏美尔人之手,那么关于苏美尔人更多的故事还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

  • 夏朝真是第一个朝代吗?之前有没有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夏朝也被认为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古籍上的记载,夏朝改变了当时原始部落的制度,开辟了此后维持千年的世袭制。但目前关于夏朝的记录还是太少,想探究夏朝的历史还很困难,有人提问夏朝以前是什么朝代,这个问题恐怕也没有一个准确答案。毕竟目前缺乏有效的文献来佐证,也

  • 清朝时期发生的三藩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藩之乱,清朝,历史解密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之乱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当然,到了清朝初期,又爆发了“三藩之乱”。对于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

  • 大唐诗人王勃是一个古惑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诗人王勃是一个古惑仔?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勃跟阿杜都是一身酒气,站在长安城郊结合部。王勃扯断了一根柳枝,随手一插,说,阿杜啊,四川那边我有的是喝酒的朋友,蜀州也富得流油,有的是人罩着你,走吧,别叽叽歪歪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自己是天生自带好牌,可是小王同学没打好。666

  • 古代普通老百姓平时能吃到肉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普通老百姓想吃到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古代的经济条件落后,很多养殖的家畜舍不得宰杀食用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即使是贵为帝王也不是可以随意宰杀家畜食用的,必须有一个足够合适的理由,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家畜在农业社会中的地位很高,而政府要从农业方面收赋税,所以对于家畜的管理是

  •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很快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很快就去世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孔子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古代对于女性的歧视,就连孔夫子这位圣人也难以摆脱那个时代的影响,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史,24史所载王侯将相几乎都是男性。所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男权社会。但偏偏就

  • 完颜雍是怎么当上金朝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完颜雍是怎么当上金朝皇帝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完颜雍是金国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停止了与宋朝的战争,并励精图治,实现了“大定之治”,有小尧舜之称。然而完颜雍本来与皇位无缘的,但是最后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与三方面有关。1、有好的父母完颜雍有好的父母,使得他天生具备了成为明君的潜质。

  • 战国时期生产力低下,如何养得起那么多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最混乱动荡的时代之一。这段时期,天下大乱,诸侯相攻,打仗就是家常便饭。一场仗打下来总有几万人的伤亡,双方出动的兵力甚至高达几十万。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出动的兵力均在40万以上,秦国灭楚也出动了60万大军,如此庞大的兵力连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都望尘莫及,要知道诸葛亮北伐时兵力最多的一次

  • 刘裕出征为何停留4个月?最后与北魏谁胜谁负?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南朝,野史秘闻

    刘裕灭南燕的战役,他在征服南燕之后,回国陆续平定国内的叛乱,在外又灭了谯蜀,东晋国力大增,而且刘裕也是在多年的战乱中,尽量保证东晋的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在蓄积国力之后,刘裕开始了在一次的北伐,这一次也是后秦国内打乱,刘裕看到了机会。《宋书.武帝本纪中》荆、雍既平,方谋外略。会羌主姚兴死

  • 良妃获得康熙的极大宠爱,历史上真是这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良妃,清朝,野史秘闻

    良妃不光资历最浅,生子也最晚,但她却因受宠幸,位居康熙五妃之一。不过,《清高宗实录》却记载,当年康熙曾骂胤禩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康熙既然宠幸良妃,为何却骂她是“辛者库贱妇”呢?良妃卫氏是辛者库出身,父亲是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曾评价良妃“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还说她“体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