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乱武事件经过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贾诩乱武事件经过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1/20 20:58:13

贾诩乱武

文和乱武,指的是东汉末年李傕郭汜等为权力争夺大汉天子汉献帝的事件。因为这件事的谋事者是贾诩,贾诩字文和,所以又叫文和乱武。

贾诩像

贾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观察入微,还拥有令人折服的交流能力,虽然他有许多过人之处,但从客观历史来看,汉朝的灭亡,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因为在他投奔曹操之前,为李傕、郭汜出计谋,攻打长安,杀死王允,使得长安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得他成为罪魁祸首。

初平三年,吕布和王允诛杀董卓,王允虽然没有多大才能,但还是为汉朝着想,使得汉朝拥有短暂的喘息机会。李傕和郭汜是董卓手下的两名部将,王允对他们下达了追杀令,使得他们不得不准备向西北方向逃亡。此时,贾诩对两人说:“王允准备杀光你们凉州兵,反正横竖是个死,何不召集军队,攻上长安,赢了可以夺权,输了再死也不迟。”李傕、郭汜瞬间醒悟,决定一路招兵,攻打长安。

后两人召集十万凉州兵,攻进长安城,杀死王允,吕布出逃,横尸遍野。大汉王朝,就这样落入两个鲁莽的无赖手中。两人在长安城无恶不作、烧杀抢掠,长安城百姓死伤无数,犹如人间地狱。两人毕竟有勇无谋,后居然为争抢一个女人,翻脸厮杀起来。贾诩虽废了许多口舌劝说两人,但也于事无补,根本不讲道理。面对这样一个局面,贾诩一筹莫展,李傕、郭汜以后决定干不成什么大事,把江山交于他们手中,等于自取灭亡。

一句话就可以灭掉一个国家,说的就是贾诩,他的这一计划使得大汉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他招来不少骂名。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

贾诩剧照

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再起,残害苍生,于是对董卓的部下下了追杀令。李傕等部下担心被杀,准备遣散部队,各自逃命。贾诩当时是董卓的部下,为求自保,于是拦住李傕。郭汜等人,对他们说:“王允准备杀光你们凉州兵,反正横竖是个死,何不召集军队,攻上长安,赢了可以夺权,输了再死也不迟。”听了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兵犯长安,杀死王允等,开始争权夺利,劫持朝臣,劫持献帝。使得长安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处处烧杀抢夺,横尸遍野,百姓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李漼等在长安比董卓更加残暴,因为李漼和郭汜有勇无谋,一介武夫,素质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

在李傕等血腥统治的几年里,瘟疫频发,又有天灾、战乱等,汉献帝只好逃离长安,仓皇东窜。当时的长安百姓几乎都死绝了,而这一切后果,贾诩他难辞其咎。就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就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不计后果,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得天下陷入混乱,并改变了大汉的命运,因此,三国毒士非他莫属。

贾诩怎么读

贾诩,曹魏著名谋士,其心思缜密、足智多谋,是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第一次见诩这个字,大部分人都会念成“yu”,然后贾诩就会被叫成“甲鱼”。

贾诩像

“贾”这个字就不用多解释了,是被大家熟知的姓氏。“诩”念xu第三声,意思有三个方面:第一,夸大,能言善辩,例如词语自诩。第二同“栩”,形容欢喜、开心。第三,普遍。例词有:来自《说文》的“诩,大言也。”来自《礼记·礼器》的“德发扬,诩万物。”来自《礼记·少仪》的“合同主诩。”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夫人只有吕雉一个吗 刘邦的妃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夫人,只有,吕雉,一个,妃子,介绍,刘邦,夫人,吕雉

    刘邦的夫人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早在刘邦担任小小的亭长之时,吕雉就被父亲嫁给了刘邦,要说刘邦的夫人,吕雉是唯一的一个。布衣吕雉(剧照)吕雉的父亲,人称吕公,家境殷实,后来因为躲避仇家,被迫搬到沛县,吕公和沛县的县令关系非常的好。一到沛县,县令就为吕公举行宴会,那时的沛县大小官员为了巴结县令,纷纷送

  • 三国贾诩是谁的手下 揭秘贾诩一生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贾诩,谁的,手下,揭秘,一生,传奇,三国,贾诩,生于

    三国贾诩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像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强。在三国中主要有这几点谋略: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

  • 大文豪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豪,王安石,苏轼,间的,关系,如何,王安石,苏轼,北宋,时

    王安石与苏轼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两人均是大文豪,很有才气,在文学上造诣颇高。王安石与苏轼可以从两块内容介绍。第一块就是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第二块指的是一本连环画。王安石与苏轼封面一: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王安石推行新法,深得宋神宗的器重与信任,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而苏轼呢则任开封府主考官,出题

  • 李时珍行医救人的故事 李时珍传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时珍,时珍,行医,人的,故事,传人,李时珍,时珍,故事,关

    李时珍故事关于李时珍的故事有很多,他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这些故事都与他精湛的医术密切相关。据说,有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在湖口,看见前方有一群人正抬着棺材前行,棺材的缝口中不断地往下流血。李时珍画像李时珍很是诧异,便前去一探究竟。李时珍看了一下流出的血,发现这是鲜血,于是赶忙让前行的人停下来,将棺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介绍 刘邦写的诗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识时务,阴谋家,刘邦,介绍,写的,解析,识时务,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月1日出版,它的作者是雾满拦江。《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封面雾满拦江,开创了幽默写史的先河,在雾满拦江之前的历史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的描述都是极其严肃公正的,不带自己的一点情感,所以人们才有读史枯燥无味的思维。雾满

  • 江上王安石前期作品 托物言志积极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江上,王安石,前期,作品,托物,言志,积极,抗争,江上,王安

    江上王安石《江上》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全首诗只有短短28个字。《江上》通过描写无尽的江水,从而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屈从黑暗,要反抗黑暗的决心与斗志。江上王安石古诗配画引原文: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主

  • 大诗人王安石书法怎样 王安石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诗人,王安石,书法,怎样,图片,王安石,书法,是一,个大,文

    王安石书法王安石是一个大文豪,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颇高成就,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不仅精通诗词歌赋,其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王安石书法以一手飘逸而著称,而这飘逸正好是题壁的要求。但是王安石书法到了一定时期与在一定程度上被黑化了。王安石书法作品赏析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失败的典型案例,变法人就是以王

  • 李时珍是什么学家 李时珍图片画像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时珍,时珍,是什么,学家,图片,画像,曝光,李时珍,时珍

    李时珍是什么学家李时珍是著名的医药家,著有医学书籍《本草纲目》等作品,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研究意义。因为医术的高湛,李时珍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四年后,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回乡,开启了编书历程。李时珍画像回乡行医中,李时珍发现很多医学书籍中出现了错误,这些医术几乎都是手抄版本,随着时间久远,很

  • 王安石游记赏析 菩萨蛮王安石晚年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安石,游记,赏析,菩萨,晚年,之作,王安石,游记,最为,出

    王安石游记要论王安石游记中最为出彩的要算《游褒蝉山记》,这是一篇游记,北宋思想家王安石通过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作品,讲述的是王安石辞职回家途中的故事,王安石从京城辞职后回到自己的故乡,途中游览褒蝉山故此写下这部作品。游褒蝉山记原文这篇游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对于现世来说也存在着深远的意义。整部作

  • 王安石待客之道 说明了他怎样的品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安石,待客,之道,说明了,怎样,品格,王安石,待客,这是

    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待客这是一段记述性的文言文,出自《独醒杂志》。《独醒杂志》是一本宋史料笔记,于1186年间出版,共包含10卷内容,其内容主题是作者根据其所见所闻所编写的一本作品,记载的大部分是两宋年间的故事。王安石画像王安石待客就是出自这本史料笔记中,讲述的是王安石待客的故事,从这件事情中反映出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