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赞美诸葛亮的诗有哪些 陆游写诸葛亮的诗赏析

赞美诸葛亮的诗有哪些 陆游写诸葛亮的诗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63 更新时间:2024/2/12 20:08:18

赞美诸葛亮的诗

谈及诸葛亮,中国人是没有不知道的,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写下很多精彩绝伦的诗句篇幅,来赞美诸葛亮。

《三国》诸葛亮剧照

首先诗圣杜甫有一首描写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在前两句描绘了诸葛亮的共鸣,后两句描写了诸葛亮兵败东吴,造成千古遗恨。可以说,这首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同时,这首诗也讲述了当时三国的格局,诸葛亮所在的蜀国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休养生息,以待天时。就像杜甫的另一首诗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更是把诸葛亮一生完整的展现出来,首先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明了诸葛亮为蜀国立下的不世之功。

还有比较经典的几首关于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短短的十个字,将诸葛亮主要的功绩展现无遗,也将诸葛亮的地位在潜意识里提高的很高,可见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还是挺重要的。另外,这十个字当中有提到“两表”主要是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做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所写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现代人也有很多人赞美诸葛亮,比如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闵益献给诸葛亮研讨会的。可见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陆游写诸葛亮的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句是比较经典的赞美诸葛亮的诗句。这是出自于陆游的《书愤》,诗中提到诸葛亮被世人缅怀,因为诸葛亮有其著作《出师表》,出师表就是展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追慕诸葛亮的伟大业绩,另一方面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渴望像诸葛亮一样,勇敢的施展抱负。

陆游像

陆游的这首《书愤》是一篇七律诗也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更是陆游抒发自己爱国之情的名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中最后一句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是对诸葛亮的赞美,收敛是在感慨世事艰难,“中原北望气如山”更是表达自己想要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塞上长城空自许”其中的“空自许”则是在感怀,感怀自己抑郁不得之,壮心未能实现。最后用赞美诸葛亮北伐来表明自己朝中没有人能像诸葛亮一样有如此的境界。

这首诗从题目开始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愤”字明显的可以书写出世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而整首诗,从首联到尾联,更是从豪情满怀到悲怆期待,更加的能够突出“书愤”中的“愤”字。

从艺术手法上来分析,这首诗对仗工整,是首典型的七言律诗,诗句自然,在颔联中,更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有船、水、秋风等等,可谓是意象丰富。使整体气势更加的壮阔。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诸葛亮,有名的忠臣良相,东汉末年最具个人魅力的人,深受刘备的信任与器重。而诸葛亮为了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其建立了蜀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千古传诵的佳话。自古以来,有关诸葛亮的各种传说不绝于耳,就连有关他的的俗语也是处处皆是,随手拈来。

诸葛亮像

更多文章

  • 航海家郑和纪念馆在哪 郑和下西洋地图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航海家,郑和,纪念馆,在哪,西洋,地图,怎样,郑和,纪念馆

    郑和纪念馆郑和是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中国与邻国和周边国家的和平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郑和的这次壮举也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带到世界各地的中国特色的产品也对中国对外的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郑和纪念馆因此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也

  • 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吗 管宁华歆割席绝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管宁,华歆,好朋友,割席,绝交,管宁,华歆,北海,朱虚人,字

    管宁与华歆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朝廷局势动荡,避难于辽宁三十多个年头。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很多次想要管宁入仕,他都没有答应,一直做着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直到死去。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字子鱼。在东汉末年,曾做过尚书令。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做到了太尉一职,为官

  • 郑和下西洋时间是何时 郑和下西洋共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和,西洋,时间,何时,几次,郑和,西洋,时间,第一次,是在

    郑和下西洋时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郑和的船队有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浩浩汤汤一队人行船出使海外。郑和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十一个月之后,郑和一行人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郑和画像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

  • 魏国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华歆拒赠故事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华,国华,是个,怎样,华歆,拒赠,故事,解读,华歆,是个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华歆,字子鱼,汉末三国时期人。在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生于157年,死于232年,享年85岁。三国演义华歆剧照相信很多人,对于华歆会有熟悉的感觉,因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关于华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歆与管宁有一个割席

  • 铁路专家詹天佑简介 詹天佑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铁路,专家,天佑,简介,故居,在哪里,天佑,简介,2005年

    詹天佑简介2005年秋,京张铁路开工百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铜像的揭幕仪式,亦在张家口南站的隆重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座近三米高的铜像醒目地矗立在车站前,象征着詹天佑这位近代最功勋卓著的爱国铁路工程师,其精神和功业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詹天佑画像作为中

  • 揭秘华歆与王朗的关系 华歆王朗性格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华歆,王朗,关系,性格,对比,华歆,王朗,三国,时期

    华歆与王朗在三国时期,华歆和王朗都效力于魏国。同时,两人都被重用,是魏国的重臣。两人和钟繇称为曹魏三公,是魏国当时的最高的官位。很多事情,都要与曹魏三公商量,权利只在一人之下。王朗与华歆画像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华歆与王朗一同在一条船上避难,有一个人

  • 诸葛亮用兵料事如神 诸葛亮用兵的歇后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用兵,料事如神,歇后语,诸葛亮,用兵,歇后语,神出鬼

    诸葛亮用兵的歇后语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又可以称为料事如神。诸葛亮像神出鬼没是出自于《淮南子·兵略训》,主要是指像鬼神那样出没的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也指反应迅速,行动敏捷。用这句话来形容诸葛亮的用兵,真的是再正确不过。现在有很多影视剧、文学作品中有关于诸葛亮用兵的介绍,比如说:草船借箭、巧

  • 诸葛亮皱眉头有何深意 诸葛亮皱眉头歇后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皱眉头,有何,深意,歇后语,诸葛亮,皱眉头,歇后语

    诸葛亮皱眉头歇后语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一般人的皱眉正常情况下都是指有什么不好事情要发生,或者不愿意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诸葛亮在世人眼中往往都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皱眉,就代表着计谋已经想好,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诸葛亮画像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位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善于用

  • 明朝三大首辅:徐阶与杨廷和与张居正谁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三大,首辅,徐阶,杨廷,张居正,谁位,更高,杨廷,张居

    杨廷和与张居正杨廷和,是明朝年间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杨廷和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一度权倾朝野,甚至在世宗上任前执掌朝纲三十余日,后来由于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以庶人身份下葬。张居正画像然而历史上另外一名赫赫有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也是

  • 诸葛亮书法有多厉害 诸葛亮远涉帖图片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书法,有多,厉害,远涉,图片,曝光,诸葛亮,书法,三

    诸葛亮书法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很少有人能比的上的。在大家眼中诸葛亮是一位似神非神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源于诸葛亮太过强大的自身,感觉诸葛亮能够上天入地,通晓天地事理,也能够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在文学上,更是有《出师表》这样优秀的文章,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