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浣溪沙张孝祥喜爱自然山水

浣溪沙张孝祥喜爱自然山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01 更新时间:2024/2/20 21:01:42

浣溪沙张孝祥

《浣溪沙·洞庭》是南著名爱国词人和书画家张孝祥所做的词。纵观全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已经构成了一幅境界开阔幽静深邃的山水画面,显示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留恋。该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的时候,在从知潭州即现在的湖南长沙调往荆州即现今的湖北江陵并兼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在经过洞庭湖时所写下的。

《浣溪沙·洞庭》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所写的主要内容:从湘江走到尽头百年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便是重重叠叠的山峰。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十分安宁,就连穿透旌旗上的飘带都纹丝不动。在水湾处红色的寥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一样,而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夜渐渐深了,停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住了稀疏的星星在水面上的倒映。

纵观全词,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的词人情感的流露,整首词几乎就是在描写词人所看到的景象。而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也是非常巧妙的。词中并没有写洞庭湖多么广阔浩淼,而只是大概讲了一下湖的广大,而且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种情景。全词把描写对象集中在了湖水、夜空和山峰之上,通过描写这三者构成了一幅清静悠远的山水画面。作者在这首词中更多的是流露出一种寄情于山水中的情感,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比如说词的最后一句“夜凉船影浸疏星”,就令人遐想连篇,含义深刻。

张孝祥的这首词是他写景的代表作品,值得我们后人反复吟诵和体会。

张孝祥六州歌头

《六洲歌头·长淮望断》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在隆兴元年即公元1164年。在前一年,南宋大将张浚率领的南宋北伐军遭到溃败,于是朝廷中的主和派趁机将淮河前线的防御全部撤掉,然后金国求和。张浚在此时召集抗金义士向当时的皇帝宋孝宗上奏议和,但是遭到拒绝。当时的张孝祥正留守建康,他即痛恨金人的猖獗狂妄,又悲愤于南宋朝的屈辱求和,在一次宴会上,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词作。

《六洲歌头·长淮望断》

该词一共分为了上下两阙。我们先来看上阕:伫立在漫长的淮河便极目远眺,观塞上野草丛生的是广阔的荒原。北伐的征途已经消散了,但是寒的秋风依然在吹,边塞上一片静寂。我凝神注望,心情十分低落。想起当年中原的沦陷,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结果;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边和泗水边,在弦歌奏响的礼乐之邦,早已变成了一片血腥。和敌军隔河相望,还有他们的前哨据点。看到他们夜间出去打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了整个平原,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惊。上阙主要写的是江淮地区宋金对峙的情景。

然后是下阙:想起我腰间的弓箭和匣子里的宝剑,只是白白地遭到了虫蚁和尘埃的侵蚀污染,满腔壮志得不到施展,就这样任凭时机流失,时光流逝。光复汴京的希望已经变得越来越远了。朝廷正在推行礼乐用来怀柔敌军。穿着冠服乘车的使者,奔驰在路上,实在是让人羞愧难当。相传留在中原的父老乡亲,一直盼望朝廷的仪仗来到此处,使得行人也可以来到这里,但是一腔忠愤,和怒气只能倾洒在前胸。下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难以收复中原地区的悲愤和羞愧,也表达了对朝廷一味求和的不满。

张孝祥鹧鸪天

《鹧鸪天·上元醮》,又叫做《鹧鸪天·子夜封章扣子清》,是南宋著名词人和书法家张孝祥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应该是乾道四年即1168年的时候,张孝祥全家都在长沙。这首词应该是在正月的时候所写的。此题也被叫做“上元设醮”。这首词发的标题也是由两部分所组成的,“鹧鸪天”是比较常见的词牌名,而“上元启醮”则是词真正的题目,另一个名称“子夜封章扣子清”则是词的第一句。这就是张孝祥的鹧鸪天词的基本情况。

标签: 浣溪沙张孝祥喜爱自然山水浣溪沙张孝祥浣溪沙

更多文章

  • 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将军,魏延,儿子,怎么,死的,魏延,儿子,三国,时期,蜀汉

    魏延的儿子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追随刘备多年屡立战功,是个英勇善战的人物,最后却在刘备死后而和杨仪反目,杨仪根据诸葛亮生前留下的战术派出马岱斩杀了魏延,并且被灭三族。《新三国》魏延剧照而在魏延被杀之前,据史料记载魏延有两个儿子,长子魏昌次子魏容,魏昌作为魏延的第一个儿子曾经跟随父亲和诸葛亮

  • 狄仁杰铁手团是个怎样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仁杰,铁手团,是个,怎样,组织,仁杰,铁手团,神探狄仁杰,出

    狄仁杰铁手团在《神探狄仁杰》中,铁手团的出现,掀起了又一场的血雨腥风,那么铁手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钱雁秋饰演的元齐剧照铁手团是最大的杀手组织。这个组织内的杀手如云,而且个个身怀绝技,武功非凡。他们没有任何的宗旨,只是看钱办事。只要有钱,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他们都会去完成。铁手团犯的事,往往无人

  •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孝祥,作品赏析,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张孝祥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这首词借洞庭湖夜月的景色,抒发了自己高洁忠贞的品格和豪迈洒脱的气概,其中也夹杂了作者当时遭遇贬斥的悲凉心情。这首词的标题有两部分组成,其中“念奴娇”是一个词牌名,而“过洞庭”才是这首词的真

  • 狄仁杰和包拯断案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仁杰,包拯,断案,厉害,仁杰,包拯谁,厉害,包拯,都是,家喻

    狄仁杰和包拯谁厉害狄仁杰和包拯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事迹,百姓们一直都口口相传,赞颂不已。那么他们俩人谁厉害呢?陆毅饰演的包拯剧照狄仁杰是唐朝名相,而包拯则是北宋名臣,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备受百姓称赞的人物。只是他们俩并不是出于同一个时期,所以两者之间,其实并不好比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会

  • 三国演义魏延的悲苦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演义,魏延,悲苦,人生,魏延,悲苦,人生,三国演义,具有

    魏延的悲苦人生魏延是《三国演义》中具有反骨性格独特的常胜将军,在历史上他也是以为善战并且同时善谋略的的著名将领,虽然他是个能力出众英勇善战的大英雄,可是在最后他的结局里不仅被人冠上了谋反、反叛这样的帽子,并且最终命丧马岱刀下,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悲惨的人物,其中纵观历史和《三国演义》,魏延的一生都是相当

  • 三国著名将领魏延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著名,将领,魏延,厉害,魏延,厉害,开始,虽然,跟随

    魏延厉害吗魏延一开始虽然是跟随这刘表,但是他后来是自愿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像有的将领一样投降而来,他靠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到刘备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前他在刘备身边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他在镇守汉中的过程中,表现的几乎完美,守备的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几次独立出征也都是大获全胜,这些方

  • 新三国魏延扮演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新三国,三国,魏延,扮演者,新三国,三国,魏延,扮演者,三国

    新三国魏延扮演者《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是个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将领人物,他追随刘备多年屡立奇功,他后来随诸葛亮北伐时大破郭淮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还曾经向诸葛亮献出“子午谷奇谋”这样的凶险之策,但是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同意而不能运用,可是他的智谋可见一斑。虽然英雄已经逝去千年,但是他忠肝义胆、足智多谋的形象

  • 揭秘梁山好汉阮小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梁山,好汉,阮小,怎么,死的,阮小,怎么,死的,水浒

    阮小二是怎么死的水浒中战功赫赫,为人侠肝义胆一腔热血的阮小二究竟是怎么死的?阮小二剧照提到阮小二,不得不说到他参与的那些战事,例如智取生辰纲,大战高俅水军,攻打祝家庄等,哪一个不是众所周知,这足以说明阮小二在梁山泊好汉中算得上是个人物了。阮氏三兄弟伙同晁盖、吴用抢了生辰纲,也因此遭到官兵追捕,便与兄

  • 武将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将,魏延,为什么,诸葛亮,魏延,为什么,诸葛亮,三国演义

    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对这个人物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魏延是一代忠臣,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恶名昭彰。俗话说文官怕武官,但是在诸葛亮和魏延身上正好是相反的存在,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缘由吧!魏延剧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

  • 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子午,奇谋,魏延,子午,奇谋,谷奇

    魏延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计也称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魏延所提出来的。当时魏延跟随着丞相诸葛亮北伐曹操,魏延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敌军的作战策略提出了这个计划,想要自己亲自率兵快速的穿过子午谷进入长安,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得长安和潼关的主动权,而诸葛亮则从另一方出斜谷进兵攻打长安和潼关。魏延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