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武什么时候造石室学校 何武石室学校在哪里

何武什么时候造石室学校 何武石室学校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27 更新时间:2023/12/14 10:35:37

何武石室

何武是蜀郡郫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郫县。他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他的学识和品行也是家乡年轻人的楷模。而当时,在四川成都有一座石室学校,宋朝时修建祠堂,画着的四川九位先贤的画像里,就有何武,此外还有司马相如等人。

文翁石室

这座石室学校,据考证建立与公元前141年。当时还是汉景帝时期,文翁担任蜀郡的太守,他上任后发现当时的四川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于是就用石头建造了一个学校,作为蜀郡的郡学,因此后人也把这所学校称作“文翁石室”。虽然早在春秋时期私学就已经十分兴盛,但是由地方政府拨款的官学,文翁石室是第一座,所以它也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

当时,文翁挑选了青年官吏,让他们去长安拜师求学。据说,他们带去拜师的束修就是四川当地的土特产。而这些学成归来担任学校老师的人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专职的教师。

为了发展学校的教育事业,文翁对学生有特别的优待和福利。首先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见面赋税徭役,如果学习成绩好,结业后可以由郡县分配到地方政府工作。此外,文翁每次去地方巡查,也常常会带上学生,让他们开阔眼界,熟悉地方。

文翁的学校越办越成功,汉武帝刘彻知道后十分高兴,就下令在全国推广文翁石室的官学。后来,这所学校虽然多次改动,但校址一直没有变,近代时期郭沫若、李劼人等人先后在此就读。

何武断剑

何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臣,以秉公执法著称,与此相关的史书记载和典故传说有不少,其中流传至今也是最出名的是一个名为“何武断剑”的法制故事。

何武画像

当时,何武已经担任大司空。而这大司空一职是由御史大夫改来,官居福丞相,职责是辅佐丞相,不过偏重的是执法和纠察,只要认为对方有罪,可以弹劾大臣,也可以审讯官吏。由此可见,可以坐到这个位置的何武在法律方面的研究之深。

“何武断剑”讲的是:当时沛郡有一富人,他的妻子只有几个女儿,后来他的小妾为他生下了儿子,不过小妾不久去世。富人觉得自己的妻女品行不端,在其死后争夺遗产的时候会欺压迫害年幼的儿子。于是,他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里,把所有财产都给了女儿,只留了一把宝剑,让她们在儿子十五岁的时候给他。

可是,儿子到了十五岁了,向姐姐们索要宝剑无果,于是他就把她们告到了官府。当时何武担任沛郡的太守,他说:“宝剑,就是用来决断事情的。儿子现在已经有十五岁,智商和能力都完全足够决断。而女儿和女婿已经温饱了十五年,已经很庆幸了。”也就是说,何武点出了当时富人遗嘱的深层含义,先让女儿们享受温饱,等到儿子成年后给他宝剑,就是让他来管理和决断家族。

如此,众人才焕然大悟,称赞何武是还原了案件的真相,明白了事情的道理。

何武传

《何武传》出自《汉书》,是第八十六卷、传五十六。该传记载的并非是何武一人的生平事迹,还包括同时期的王嘉师丹,是这三人的合传。三人都是西汉同一时期的大臣,就篇幅而言,何武传最短,字数最少。

《汉书》

何武,字君公,因为汉宣帝寻找人才而被召见。之后他学习《易经》,跟翟方进成为好友。翟方进后来年仅四十岁就成为了一朝宰相,官居高位。何武就没有翟方进那么有才能以及有好运,他曾经在做县令时触犯法律而被免官回家,后来担当郡的小吏。

更多文章

  • 战国思想家荀子的修身之说 荀子大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思想家,荀子,修身,大略,是什么,荀子,修身,荀子修身

    荀子修身《荀子修身》是荀子的著作之一,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荀子修身》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荀子石像“修”是修理、修养,“身”就是身体、精神和心灵,而所谓“修身”就是指,人们通过对生活中种种体验进行参悟,从而提高自己在思想、道德等方面修养,这样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修

  • 李显和李旦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显,李旦,什么,关系,李显,李旦,都是,唐高宗,高宗,李治

    李显和李旦李显和李旦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他们是亲兄弟两。李旦与李显的人生命运和性格特征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李旦剧照他们两次做皇帝,都是性格懦弱无能的平庸之辈,政绩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都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甚至都活了55岁,但是李显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儿亲手毒死的,李旦比他的哥哥的命运好一点

  • 中兴名将郭子仪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兴,名将,生平,简介,简介,被人,称为,郭令公,令公,世人

    郭子仪简介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郭子仪为唐守卫近三十年,是中兴名将。郭氏家族兴旺,子孙众多,郭子仪被称为“五福老人”。郭子仪画像郭子仪从安史之乱为国奔赴战场开始,在灵武拥立肃宗,到收复二京、吓退吐蕃,成为唐朝转危为安

  • 何武断剑故事典故 西汉大臣何武传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何武,断剑,故事,典故,西汉,大臣,传记,何武,断剑,西汉

    何武断剑何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臣,以秉公执法著称,与此相关的史书记载和典故传说有不少,其中流传至今也是最出名的是一个名为“何武断剑”的法制故事。何武画像当时,何武已经担任大司空。而这大司空一职是由御史大夫改来,官居福丞相,职责是辅佐丞相,不过偏重的是执法和纠察,只要认为对方有罪,可以弹劾大臣,也可以

  • 傅介子斩楼兰王事迹 西汉名将傅介子生平传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傅介子,介子,楼兰,王事迹,事迹,西汉,名将,生平,传记,傅

    傅介子斩楼兰王傅介子斩杀楼兰王的事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能够不废一兵一卒就在宴会上成功刺杀楼兰王,并令楼兰众人臣服于他,并且另立新王,从中足以可见傅介子的足智多谋。傅介子傅介子是西汉时期颇为出色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公元前77年,为了增强西汉朝廷在西域龟兹楼兰等国中的威信,傅介子向汉昭帝请命前往楼兰刺

  • 诗人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异蛇王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诗人,柳宗元,故事,异蛇,王酒,是什么,柳宗元,故事,关于

    柳宗元的故事关于柳宗元的轶事至今仍在世间流传。柳宗元被贬谪至柳州,他来到柳州后发现当地有很多不好的习俗。其中有一个“买卖奴婢”的风俗,极为残酷。当时,柳州十分贫困,当地的百姓们为了生计卖掉自己的儿女。柳宗元雕塑这些贫困人家的孩子到有钱人家作为终身奴婢,命运十分残酷。柳宗元决心改掉这个残忍严苛的风俗,

  • 李林甫口蜜腹剑成语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林,口蜜腹剑,成语,由来,李林,口蜜腹剑,你们,一定,说过

    李林甫口蜜腹剑你们一定听说过这个成语,口蜜腹剑。对!说的就是他,唐朝宰相李林甫。话说某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忽然兴起,要去勤政楼观舞。到了楼上,他忽然看到兵部侍郎卢绚骑着马潇洒地在楼前走过,唐玄宗不禁被他的风度所折服,连连赞叹。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在一旁的李林甫听了,担心他收到皇帝的重用

  • 李林甫野无遗贤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林,野无遗贤,怎么回事,李林,野无遗贤,唐玄宗,李隆基,隆

    李林甫野无遗贤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缔造像“贞观之治”一样的盛世,把“开元盛世”延续到大唐的千秋万代,他渴望征求全天下的人才,于是下诏,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部汇集到京师参加朝廷对他们的选拔。李林甫的画像然而当朝宰相李林甫却害怕殿试时,那些有才能的人在皇帝面前指责他的失职和罪过,于是就向皇帝上表称:

  • 柳宗元擅长写什么类型作品 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柳宗元,擅长,什么,类型,作品,名句,哪些,柳宗元,擅长,什

    柳宗元擅长写什么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文学家。柳宗元擅长写的就是诗歌、山水游记、寓言作品、辞赋。《江雪》画作柳宗元和韩愈针对文章写作,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他们反对骈文空洞没有内容,提倡文章写作跟随时代而行,不要拘泥于形式。柳宗元在散

  • 周密观潮笔下的钱塘江大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密观,笔下,钱塘江,大潮,周密,钱塘江,大潮,天底下,壮观

    观潮周密钱塘江的大潮是天底下最壮观的,在每年的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这个阶段是大潮最强盛的时候,当大潮从远远的海平面出现的时候,就像是一条银白色的线条。观潮周密随着它慢慢逼近,白白的浪花就像是高耸的白玉城堡,又像是白雪推砌成的山岭一样,波涛好像是从天上压下来一般,发出了很大的声响,就像震耳欲聋的雷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