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

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2/1 7:45:13

石介中国论

?石介是北宋的教育家,兖州人(今天在山东兖州),字守道,生于公元1005年,石介的父亲石丙曾经担任太常博士。石介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考取进士,担任过地方的推官,后被贬。其父母去世后,石介便自己在家耕田种地,开办私学,给人传授《易经》,是当时山东有名的学者。

徂徕先生石介

因为石介从小就刻苦学习,行事很是果断。他勇于向当时的北宋政府支出其存在的问题、官僚的腐败等,他认为当时流行的佛教和道教影响力正常的文风,所以他就写下了《怪说》和《中国论》,书中对当时社会文学进行了分析和评判,随后又写下《唐鉴》来挺行北宋统治者宦官带来的危害。

《中国论》一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中国”二字为题目的文章,“中国”二字最初是指上古时代华夏一族在黄河流域建立的国家,因为在全国国土的中间地带,居天下之中,所以称之为中国。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就泛指中原地带。

其中谈论的有地理、文明、民族三个方面。石介在《中国论》中传达一种当时宋朝人内忧外患的意识,并且在文章中石介将“夷夏之争”、“儒释之辩”等问题系统化,体现了北宋人睿智的预见性思索。

《中国论》还正面反驳佛家和道家的学说,表现他对儒学正统和传统纲常秩序、观念的坚持。石介认为若是按照道家所说的思想,那就是让社会脱离劳动,这必定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石介为什么那么坚持批判道家的原因。

论根本策石介

?《论根本策》是北宋学者石介的作品,石介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教育家,其本人为人耿直,尊儒道,认为佛说和道家学说都是不正统的学说,会危害社会的发展,其作品言辞都颇为犀利,直指政府、社会的痛处。

北宋教育家石介

在《论根本策》中,石介主要阐明一个主题,即“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他在首句就提出此说法“民者,国之根本也”。他说一个君主治理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只要看人民就知道了,如果人们生活地不混乱,即使国家混乱那也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国家不混乱,人们混乱了,那才是真正要担心的。随后石介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汉高祖、汉景帝、唐太宗三人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因为他们懂得团结民众。

然后又在经典著作中取证,管理国家不能不依附百姓。如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民众的重要性。因为民众虽然是普通人,但是民众中有豪杰也有奸雄,之所以不敢轻视民众,就是因为民众的豪杰在民众饥寒的情况下可以推翻统治者的统治,如各个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而奸雄可以迷惑统治者加速国家的灭亡,如自古以来的不少宦官如赵高等。所以昏庸的君主不知道民众就是天下,将民众看做草芥,如纣王,周幽王,而圣明的君主将民众视若珍宝,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石介向通过写这篇文章来提醒当朝的统治者,一定要将人民放在心上,多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带领整个社会走向繁荣,带领国家走向昌盛。

石介怪说

《怪说》是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作品,其中主旨是指斥杨亿为首的西昆诗体。石介是北宋初的学者、教育家,字守道,人称徂徕先生。生于公元1005年,在其二十六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但是后来被贬官,最终在家开办私塾,教人读书。其作品有《中国论》、《怪说》、《石徂徕集》等。

标签: 北宋教育家石介中国石介论根本策品石介中国

更多文章

  • 王勃采莲曲全文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勃采,莲曲,全文,解读,采莲曲,王勃,一首,七言,为主,叙

    采莲曲王勃《采莲曲》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叙事长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上元二年,遭受官场挫折后,满怀忧伤,南下前往交趾探望被贬官的父亲王福畤时,一时心有所感而创作的。王勃《采莲曲》图片由于王勃作《采莲曲》时,正是连番遭贬,颠沛流离之际,此刻途经江南,目睹水乡人家的生活,

  • 纪晓岚砚台怎么样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纪晓岚,砚台,怎么样,写的,因果,故事,纪晓岚,砚台,提起

    纪晓岚砚台提起纪晓岚砚台,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便是纪晓岚和刘墉之间的知己深交的感情了。纪晓岚砚台图片根据史料的记载,刘墉和纪晓岚两个人的品行相近,并且都有着同样的习惯便是收藏砚台,纪晓岚和刘墉两个人因为是文官,所以几乎是把砚台当做自己平生最为珍贵的宝物,一般情况下丢失了什么都是不能丢失砚台的,但是纪晓岚

  • 孙权有几个孙子 孙权的孙子谁继任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有几个,孙子,继任,皇位,孙权,孙子,孙仲谋,7个,继

    孙权的孙子孙仲谋有7个孙子。继任皇位的孙子单名叫皓。他是东吴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帝皇。东吴的第三个皇帝不是孙皓的父亲,而是孙皓的伯父。先帝生前未立太子,他的儿子还很幼小。鉴于历史上皇帝幼小导致政权垮台的教训,大臣们经太后的批准决定选出来一个比较大的孩子接任皇位。《三国》孙权剧照孙皓那时候已经长大了,

  • 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和陆逊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建立者,孙权,陆逊的,逊的,关系,如何,孙权,陆逊,三

    孙权陆逊孙权是三国时期江东霸主,陆逊是一位儒将。两人为孙吴的建立一起做出了很大贡献。陆逊是孙权侄女的丈夫,两人既是战友,又是亲人。关系本来很好。可是因为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两人闹翻了,导致陆逊忧郁而死。孙权称帝的时候,就立他的大儿子为太子。《三国》陆逊剧照大儿子既是嫡,又是长,立为太子理所应当。可是祸不

  • 真实的纪晓岚有性瘾吗 纪晓岚故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真实,纪晓岚,有性,瘾吗,故居,介绍,纪晓岚,性瘾,众所周知

    纪晓岚性瘾众所周知,纪晓岚的烟瘾十分大,世人称他为“纪大烟袋”。除此之外,纪晓岚还有一个癖好,那就是沉迷于女色不可自拔,是位重度性瘾患者。纪晓岚17岁的时候已经娶了邻县县令的女儿马氏,马氏比纪晓岚大三岁。纪晓岚剧照俩人成婚后异常恩爱,但是对纪晓岚来说,一位女人远远不够,随后又陆续娶了6位侍妾。纪晓岚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后人,王勃,评价,如何,王勃,评价,唐代,大诗,人中,人们

    对王勃的评价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诗坛神童,更因为他早年创作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王勃剧照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杨炯,在他的《王勃集序》中提到,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

  • 唐朝诗人王勃有几种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诗人,王勃,几种,死因,王勃,几种,死因,关于,唐代

    王勃有几种死因关于唐代大诗人王勃有几种死因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前往交趾探望被贬官的父亲王福畴,于归程途中突遭海上风浪,行船被风浪打翻,因而溺水致死。一代奇才王勃年仅二十七岁的生命,就此埋葬于南海的滔滔浊浪之中,空留后世无限惋惜。王勃剧照亦有说法称王勃当时落水却并未死,然而因为沉

  • 石介的作品《怪说》赏析 石介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介,作品,怪说,赏析,石介墓,在哪里,石介,怪说,北宋,教

    石介怪说《怪说》是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作品,其中主旨是指斥杨亿为首的西昆诗体。石介是北宋初的学者、教育家,字守道,人称徂徕先生。生于公元1005年,在其二十六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但是后来被贬官,最终在家开办私塾,教人读书。其作品有《中国论》、《怪说》、《石徂徕集》等。徂徕先生石介北宋初期,西昆诗体是当时影

  • 孙权张辽军事实力谁厉害 孙权张辽对阵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张辽,军事,实力,厉害,对阵,结果,孙权,张辽,曾以

    孙权张辽张辽曾以数千的兵力打败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孙权,并差点生擒了后者。张辽是曹魏的将领,骁勇善战。合肥是曹孟德下令修建的。它位于东南战略要地。如果孙权要北伐,就必须通过这座城池。为此,孙权打了合肥五次,但一次都没拿下。张辽影视形象孙权对阵张辽,就发生在他对合肥的第二次攻击上。曹操南征没有成功,就命令

  • 鲁肃劝孙权夺荆州 鲁肃为什么要劝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肃劝,孙权,荆州,为什么,肃劝,孙权,最器,重的,谋略家,谋

    鲁肃劝孙权鲁肃是孙权最器重的谋略家。在孙权谋略不当时,常常规劝他。鲁肃是安徽人,当地豪族,他曾慷慨地借周瑜自己几乎一半的存粮。后者把他推荐给了孙权。在酒席上经过交谈,孙仲谋对鲁肃的见识十分赞赏,单独留下了他。《三国》鲁肃剧照两人在同一张塌上,喝着同一壶酒,谈论国家大事。彼时的孙权想要立刻成就霸王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