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寇准背靴是怎么一回事

寇准背靴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3/12/18 11:01:44

寇准背靴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他才智过人,是一位生性耿直的好官员。寇准十几岁便考取进士进朝为官,深受皇帝与百姓的赞赏。年轻的时候官路还算平顺,步步高升。但是到了中年之后,随着官职的不断提升却一再遭受奸人所害,曾经两次任相国,但晚年被贬死于异乡!

寇准像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良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也被后人一再传为佳话。寇准背靴就是一个发生在寇准身上的故事。当时皇帝听从谗言,将杨延景充军云南,而奸贼则趁机假传皇帝旨意想毒害杨延昭。由于杨家世代忠良,狱中好友代替杨延昭喝下了毒药。后来杨延昭这才逃离一死,家人为其假办丧事,本打算后面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当时寇准身为朝中大臣深受八贤王的喜爱,听到杨家遭此大难非常悲愤。便与八贤王一同前往杨家悼念,一向聪明过人的寇准在杨家丧事上看出了端疑。寇准当下与八贤王商量在杨家留宿一夜,晚上寇准发现杨延昭妻子手提一个篮子独自一人前往后院。寇准便偷偷跟了上去,没想到深夜路黑,杨延昭妻子不小心摔倒,而寇准也由于紧张碰掉了帽子和靴子!

当寇准在寻找帽子与靴子的时候,发现杨妻篮子倒出的是饭菜,为了赶上杨妻,寇准不得不背着靴子紧跟其后。寇准终于发现,杨妻将饭菜送到后院房屋内,还听到杨妻与杨延昭的谈话。寇准知道杨延昭并没有死,心里万分高兴,便立刻回房告诉了八贤王。对于八贤王和寇准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他们两人悄悄会见了杨延昭。这才让后代明将杨延昭,有机会重新回到了战场。

寇准简介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也曾在朝为官一度被朝廷重用,曾被封为国公。寇准从小也受其父影响一心为国效力,他天性聪明,十九岁便考取了进士,被派往任职某知县。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官路也一路攀升。

寇准像

寇准一直以刚正耿直著称,他从来不趋炎附势,曾在北宋有一桩严重受贿案件。朝中其它臣子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唯独只有寇准奏请黄帝此案判处不公。寇准不怕皇上怪罪直言不讳指出祖吉和王淮受贿判处不公,当时祖吉受贿不多却判处死刑,而王淮受贿千万本应死刑则因为他是朝中参政官员的弟弟还身官原职!此案过后,寇准更加深受宋太宗的重用。

但是寇准的正直也他在官场上吃过不少的亏,朝中大臣对其打压者也甚多。以至于一不小心就会被小人算计而步入低谷!他曾与朝中张逊发生过严重的争议,当时宋太宗一气之下把寇准贬至青州任地方知府!由于寇准一直深受宋太宗的重用,第二年又将其调回京城。

寇准在朝期间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深受国家之重用,后来被任为相国。但是由于朝中小人一再陷害,他的官场之路在后期也是极险阻!虽然一度有一些忠臣为其奏请皇帝,但是后期皇帝也深受朝中奸臣的蛊惑!

寇准的晚年是比较可怜的,最终死于异乡雷州!但是在雷州任职期间为当地的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雷州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在位的是宋太宗的儿子宗真宗,本准寇准葬于故里,但最终途中钱财用完,寄葬于洛阳!

标签: 寇准背靴怎么一回事寇准背靴北宋著名政治家

更多文章

  • 剃发易服与满清大屠杀害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剃发,易服,满清大,清大,杀害,死了,多少,剃发,易服,满清

    剃发易服满清大屠杀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次人口大灭亡,不是因为战争,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因为一项法令政策的实施。这次人口大灭亡就是剃发易服满清大屠杀。剃发易服满清大屠杀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是满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对汉族人民的统治而实施的一项血腥暴力手段。清朝统治者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剃发易

  • 逢入京使岑参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逢入,岑参,表达,什么样,情绪,逢入,岑参,逢入京使,全文

    逢入京使岑参岑参《逢入京使》的全文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诗什么意思呢,岑参想表达些什么情绪呢?逢入京使边塞的天空广阔高远,天地苍茫,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信马由缰来消磨孤寂的夜晚时光。目光不自觉被夜空中的朗月吸引过去,让岑参不由想起自己已经离开家很久了。

  • 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安石变法,整个,过程,怎样,王安石变法,是由,王安石,提出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由王安石提出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旨在改变北宋建国至今“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抑制社会的大官僚地主的特权,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推行了一些列新法,并且受到了神宗的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主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从理财下手,一方面从整军下手,变法涵盖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

  • 后世人们如何评价汉武帝刘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世,人们,如何,评价,汉武帝,刘彻,如何,评价,汉武帝,中

    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最著名、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屡次发动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把一直对汉朝构成威胁的匈奴帝国彻底击败。作为后世,该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的画像对于汉武帝,不可否认其前无古人的功绩,但同样也不能回避他在晚年所犯下的一系列政治错误。通常情况下,后世把“秦皇汉武”之间互相衔接,同时也

  • 刘启妙人感情如何 刘启什么时候忘情妙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启,妙人,感情,如何,什么时候,忘情,刘启,妙人,人都,出

    刘启妙人刘启妙人这两人都出自美人心计中,妙人原名栗妙人,就是后来的栗姬。妙人本是一名小宫女,她一生的目标就是成为太子妃,成为皇后。但是目标归目标,理想归理想,妙人的结局对于一个女人老说是很凄惨的。美人心计栗妙人剧照.栗妙人有着绝色的容貌,这也是让她想成为太子妃的一大因素。当妙人知道刘启就是太子的时候

  • 著名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著名,诗人,孟浩然,浩然,哪个,朝代,孟浩然,浩然,哪个,朝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是唐朝的大诗人,而唐朝是在隋灭亡后才得以统一的。孟浩然在的时候正处于盛唐时期,文化、经济都达到鼎盛,也涌现很多的名家,比如诗仙李白、和孟浩然并称“王孟”的王维、画圣吴道子等,在那个时代,每个有真材实料的人都能一展身手。下面小编就好好的

  • 晏殊晏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晏殊,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晏殊,几道,都是,北宋,年间

    晏殊晏几道晏殊和晏几道都是北宋年间有名的词人,现在有不少人对于这两个人都不太清楚,甚至还有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人的,首先确定的是晏殊和晏几道不是同一个人,两人之间是父子的关系,接下来小编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人。晏殊的画像先说说父亲晏殊,晏殊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词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宰相,不只是在词坛,在政坛

  • 月下独酌是李白在何情景中写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月下,独酌,李白,何情景,情景,写下,月下,独酌,李白,唐代

    月下独酌李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仕途一直不怎么顺遂,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本来身为翰林的李白在皇帝面前被人诋毁,最终远离了政治中心。官场失意的李白很是忧愁,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于是他就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月下独酌》这首诗歌。月下独酌的李白其实《月下独酌》是组诗,一共有四首,但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流传最广的第

  • 南宋绍兴和议是在绍兴签订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绍兴,和议,是在,签订,绍兴,和议,是在,签订,历史上

    绍兴和议是在绍兴签订的吗历史上的绍兴和议是我国南宋和金所签订的一个合约,由于这个合约中有绍兴两个字,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绍兴和议是在绍兴签订的吗?其实这个合约中的绍兴并不是指的现代生活中的地理名称。宋高宗剧照这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讲起,历史上金入侵宋国但是并没有取得胜利,虽然宋军的兵力比金的要少但最后

  • 浅析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浅析,西汉,初期,并行,哪些,方面的,面的,作用,并行,作用

    郡国并行制的作用郡国并行制开始实施是在西汉时期,其雏形是在楚汉之争时就出现的。当时刘邦为了分散项羽的部下,壮大自己的势力,将自己手下的大将韩信和英布等人分封为王。郡国并行制资料华夏自周天子分封制开始实施后,天下的各路诸侯王实际上都是周姓,只因封地不同才衍生出来秦楚等等姓氏,所以各路诸侯同周天子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