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论弓矢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唐太宗论弓矢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4/1/14 16:56:49

唐太宗论弓矢

“唐太宗论弓矢”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其中有关唐太宗的部分是司马光记录下的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理论和历史故事。本文通过唐太宗与臣子讨论弓箭的好坏,以表明自己即使作为帝王,也不能看到了解国家的每一件事情,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唐太宗图片

一日,唐太宗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我年少的时候喜欢射箭,有很多的弓箭,收集了天下最好的弓箭拿来狩猎。后来我将我收集的弓箭给制弓箭的师傅们看,制弓师傅却说我收集的都不是好弓,我问他为何?师傅说,一把好弓,木心要直,射出的弓箭才会直,如果木心不直,射出的弓箭怎么会直?至此我才明白,我再熟悉弓箭,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治理国家也是这样,我虽然是皇帝,可是并不能细致入微的去了解百姓的需求,去了解边关军队的需求,更不可能知道这天底下的每一件事情!”

唐太宗论弓矢后,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与唐太宗交谈过,以方便唐太宗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自己政治上的得与失。而从唐太宗论弓矢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了解到李世民不但是明君,爱民如子,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和改善,用这样的方式治理天下,难怪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也难怪唐朝会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最繁荣昌盛的朝代。

唐太宗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的儿子,李治的爸爸,武则天的丈夫兼任老公公。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唐太宗画像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年轻的时候就从军了,那样的乱世,基本上男孩子到一定年龄都会从军。李世民军功不错,曾经救过隋炀帝,平定过军阀,为大唐出了不少力。李世民如此努力,不过他还是次子,次子要继承皇位,首先要扫清的就是长子李建成,李世民想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杀掉。所以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也没办法,只能让这个儿子继承皇位。

实验证明,能踏着白骨站上帝位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成功的当了皇帝,他并没有因此作威作福。他愿意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虚心纳谏,休养生息,勤俭节约。他经常用隋朝灭亡的教训来教育群臣,官制改革,注重吏治,努力让政治清明。并且在国内减赋税,知人善用,励精图治。在国家疆土方面,他也收复了很多像突厥一样的边陲国家。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能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乱世中,军功赫赫。登基之后,迅速转换角色,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任内,也成就了一批像魏征一样的千古名臣。李世民23年的统治期间让唐朝迅速繁盛起来,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唐太宗治国方略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民族最鼎盛繁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格局。当时的唐朝也被人称作天朝,而唐太宗也成为“天可汗”,可见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了,而开创这一盛世的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也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皇帝所效仿。

唐太宗图片

在政治上,唐太宗以史为鉴,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并且唯才是用,科举选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选拔制度;设立谏官,虚怀纳谏,魏征便是当时谏臣的代表人物。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赋税,劳役,兵役,注重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生产,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藏富于民,使得盛唐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现象。

标签: 唐太宗论弓讲述一个怎样故事唐太宗论弓选自

更多文章

  • 盘点谪仙人李白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盘点,仙人,李白的,白的,代表作有,哪些,李白的,白的,代表

    李白的代表作李白是唐朝时期有名的大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仙。李白满腹经纶,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在现今较为有名的诗歌有《将进酒》、《蜀道难》以及《早发白帝城》等等。李白擅长绝句与乐府诗,他在这两种体裁的诗歌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蜀道风景图片《将进酒》是一首乐府诗,李白在公元752年,与友人相会时有感而发所写

  • 边塞诗人王昌龄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边塞,诗人,王昌龄,哪些,著名,爱国,王昌龄,爱国,说起,盛

    王昌龄的爱国诗说起盛唐诗人王昌龄的爱国诗,最脍炙人口的当属那首著名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短短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一幅意境壮阔的边塞风光,亦写尽了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无私无畏的壮志豪情,无愧为盛唐边塞七绝诗中的旷世佳作。王昌龄诗王昌龄一生清廉自守,

  • 辜鸿铭苦学外语的故事 一生学会九种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辜鸿铭,苦学,外语,故事,一生,学会,九种,语言,辜鸿铭,外

    辜鸿铭学外语当谈起辜鸿铭时,很多人知道他有着超强的语言能力,他一生共学会了九种语言。其实辜鸿铭之所以有那么强的语言能力,和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他的义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另外也与他个人的意志力、精神也有很大关系。辜鸿铭学外语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辜鸿铭画像辜鸿铭先生出生在马来西亚西北部,而且是出生在一

  • 浅谈明朝梃击案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浅谈,明朝,梃击案,产生了,哪些,影响,梃击案,影响,是在

    梃击案影响梃击案是在1615年的时候发生的宫廷事件,在那个时候神宗皇后并没有任何的子嗣,而王恭妃却生下了儿子朱常洛,就连郑贵妃也有着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而这次的案件也正是因为太子之位而引发的,尽管最后这件案子不了了之,但是梃击案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梃击案影响是什么呢?梃击案之朱常洵图片梃击案的影响

  • 唐代杰出散文家杜牧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代,杰出,散文家,杜牧,生平,简介,杜牧,简介,杜牧字,牧

    杜牧简介杜牧字牧之,出生在京兆万年,在太和二年的时候,杜牧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江西当团练府的巡官,后来又担任淮南节度府的掌书记,作为监察御史。后来也做过许多州的刺史,最后官职落定在中书舍人上。杜牧杜牧的仕途不算坦荡,但也不能说境遇惨淡,虽然杜牧一直游离在唐王朝组织之外,但不妨碍他在文学诗词方面的成就,

  •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解析,岑参,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

    岑参的诗岑参是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诗人代表,和同朝的高适并称为“高岑”。岑参约生于开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出生地是河南仙洲(今在河南许昌附近),其代表作很多,如《岑嘉州集》、《轮台歌》、《逢入京使》等。岑参作品集其父早逝,家道渐渐衰落,岑参幼年过得孤苦,五岁跟随其兄长读书,天资聪颖的他九岁便能吟诗

  • 群芳之冠薛宝钗性格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群芳,之冠,薛宝钗,宝钗,性格,什么样,薛宝钗,宝钗,性格

    薛宝钗性格薛宝钗其实并没有比任何人幸福多少,她最后虽然嫁给了贾宝玉,可是却得不到他的心,最后连着他的人都出家去了,薛宝钗最后只能孤老到死。其实作者给了薛宝钗一个这样的结局,和薛宝钗性格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薛宝钗性格是什么样的呢?薛宝钗图片薛宝钗,大方得体,举止娴雅,是大观园所有人心中的标榜,其实关于薛

  • 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被称为,画圣,吴道子,哪个,朝代,吴道子,哪朝人,中国,历史

    吴道子是哪朝人吴道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画家,画史界尊称其为“画圣”。吴道子的画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也很多,但是对于吴道子本人,尤其是他的生平往事,历史上的记录很少,那么,吴道子是哪朝人,又有哪些生平事迹呢?吴道子石像根据吴道子的生卒年来看,吴道子是哪朝人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吴道

  • 南唐后主李煜 精通诗词歌赋的一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唐,后主,李煜,精通,诗词歌赋,一代,君主,南唐,后主,李

    南唐后主李煜你还记得当初那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小国皇帝吗?还记得那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亡国之君吗?在历史长河中,他一直是那么耀眼,即使他不是明君,可也是留名青史的才子。他就是李煜。李煜是南唐的中主的第六个孩子,起初他的名字是并不是煜这个字,而是从嘉。李煜剧照他刚开始是被封为郡公的,后来逐渐升迁成大

  • 李商隐名作《登乐游原》赏析 夕阳无限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商隐,名作,登乐游原,赏析,夕阳,无限,登乐,游原,李商隐

    登乐游原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广为传诵的佳句就是出自李商隐的名篇《登乐游原》。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赞颂黄昏时刻的的美丽草原风情,传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全诗语言通俗简洁明了,毫无刻意雕琢,节奏轻快鲜明,感叹深刻极具哲理。李商隐登乐游原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写出了诗人外出登原的理由,是因为黄昏时刻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