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汉开国名士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大汉开国名士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91 更新时间:2024/1/28 13:06:41

大汉开国名士韩信项羽的评价如何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这样的: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是说项羽只有匹夫之勇。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这是说项羽的仁慈只是妇人之仁。

项羽剧照

把这段话用来作为对项羽这终其一生的评价是不怎么妥当的,但是要是考虑到韩信的立场再来看这句话,那就没毛病了。韩信和项羽是什么关系?他们俩是敌对关系,他不能像研究历史的专家一样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西楚霸王。因为他们是敌对关系,所以韩信就要找项羽的弱点,去研究项羽的弱点,从而好战胜他。

当韩信拜到刘邦旗下的时候,刘邦问韩信是怎么看项羽的?韩信说:项王一声怒吼可以吓的千人腿软,但是项王不敢任用贤将,这样只能算是匹夫之勇。项王待人又有礼貌,说话温和,别人有病了,他也跟着难过,还能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们吃。但是等到给自己的将士封官加爵的时候有异常的小气,这就属于妇人之仁。

但凡项羽军路过的地方都是惨不忍睹,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致使天下人全都怨恨他,而百姓们都是屈服在他的淫威下。虽然是天下的领袖,但是已经得不到民心了,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不久后项羽已经开始向衰弱发展了。

这就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一语道出了项羽的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冯绍峰鸿门宴中出演的项羽角色如何

在历史上,项羽非常有名的事件中,除了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之外,鸿门宴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被人们载入史册。在冯绍峰项羽版本中,就是在讲述对项羽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特别多的项羽的作战场景,更多的是一种权谋的对抗,而冯绍峰饰演的项羽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展现西楚霸王不胜权谋的一面。

冯绍峰饰演项羽剧照

在这部电影中,冯绍峰饰演的项羽是主要人物,但是并不是唯一的主要人物,而且整部剧的主线围绕的是鸿门宴对项羽的重要影响,展现出的英雄形象并不是霸王的蛮横,而是身为英雄的一种落寞与孤寂。在权谋方面的缺失,使得这个角色在整部剧中显得格外的悲情,是项羽另一面的着重展现。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部电影是以事件作为主要刻画对象的,并不是以项羽这个人作为主要的刻画对象,这部电影是典型的以事叙人,通过项羽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来展现这个人的人物性格。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最大的胜利者刘邦是整部剧的最重要人物,项羽再一次作为一个陪衬的人物形象出现,不免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冯绍峰项羽和人们印象中意气风发的项羽不同,无论是从人物塑造,还是从叙事角度,项羽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是一个悲情的失败者,缺少了那种霸王的气概,多了一份人为的有勇无谋的形象。

项羽屠城,少年劝说

项羽在年纪轻轻之时便灭了秦国,自称为西楚霸王。无论是起义反秦,还是与刘邦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都屠城数次,据一些古书记载,屠城有六次之多。其中最后一次的大屠杀,项羽屠城,却遭到少年劝说,项羽最终放弃。

项羽屠杀

外黄大屠杀发生在楚汉之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时,刘邦派手下彭越驻守在外黄城。并多次攻打项羽,使其断了粮草,也因此使项羽陷入困境。然后项羽就决定带兵攻打外黄,诛杀彭越。项羽与彭越激战了几日,两败俱伤。不过最终彭越大败,弃城而逃,项羽得知外黄城的百姓曾帮助彭越守城而恼怒,就下令将陈内15岁以上的男子押到城东以活埋他们来解心头之恨。

标签: 大汉开国名士韩信项羽评价如何大汉开国名士

更多文章

  • 王莽谦恭未篡时典故背后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莽,谦恭,未篡时,典故,背后,什么,深意,王莽,谦恭,未篡

    王莽谦恭未篡时“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出自于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他的这句诗词主要讲述的就是王莽在没有篡位之前表现的十分的谦恭,以这种行为获得人们的支持,从而取得西汉的统治权,而白居易的诗词常常带有一些讽刺的意味,这句话也不例外,同样是讽刺王莽的虚伪。王莽图片在西汉末年时期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非

  • 吴广人物形象怎么样 吴广性格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广,人物,形象,怎么样,性格,什么,特点,吴广,人物,形象

    吴广人物形象吴广是秦朝末年和陈胜一起率领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发生在公元前209年,他们的起义也意味着一个战乱的年代即将开始。那么吴广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呢?吴广画像一般说到吴广,都会把他和陈胜连在一起,因为当时的起义军最大的领袖是陈胜,整个起义军

  • 张作霖进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作霖,进关,故事,张作霖,进关,故事,作为,东北,他最,大

    张作霖进关的故事张作霖作为东北王,他最大的势力和地盘就是在东北,也就是关外。那么是否有明确的史实记载张作霖进关的相关内容呢?张作霖进关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张作霖剧照张作霖的主要势力都在东北,所以东北是他的必不可失的根基。但是,作为军阀,自然是有野心的。张作霖并没有因为拥有东北这一块土地就感到满足。

  • 将军饶漱石与淮海战役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将军,饶漱石,淮海,战役,关系,将军,饶漱石,淮海,战役,关

    将军饶漱石与淮海战役的关系至今为止,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粟裕是淮海战役中功劳最大的一名指挥员,甚至得到了毛主席“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称誉。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提到了另一个人,称其才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大功将,那个人就是饶漱石。饶漱石饶漱石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同时也是一名极其杰出的政治家,曾经

  • 宋仁宗无子是真的吗 有何不为人知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仁宗,无子,真的,有何,不为人知,隐情,宋仁宗,无子,原因

    宋仁宗无子宋仁宗无子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虽然宋仁宗继位时间早,而且当了42年的皇帝,后宫中有许多妃子,但是内部争斗现象却十分严重,这使得宋仁宗一生只有三个儿子,可这三个儿子都没有长命,早早的就都去世了。所以宋仁宗在死后,没有亲生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包青天》宋仁宗(右)剧照第二,宋仁宗自身基因问题有

  • 苏轼行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行书,什么,特点,苏轼,行书,什么,特点,生于,103

    苏轼行书有什么特点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是宋代的大文豪,其诗词歌赋以及散文成就都是非常高的,同时苏轼还是一位在书画领域颇具造诣的大家,擅长行书与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可以说越来越成熟,展现出自

  • 解密:为什么朱元璋不杀将领郭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解密,为什么,朱元璋,不杀,将领,郭英,为什么,朱元璋,不杀

    为什么朱元璋不杀郭英郭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时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一个将领,他一生战功赫赫,经历无数大小战役,身上更有无数不同的伤痕,是朱元璋建立明朝的一个重要的将领。洪武晚年,朱元璋非常忌惮曾经跟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有功之臣,因此很多人都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唯独郭英在那段可怕的洪武晚年期间明哲保身,那么为什

  • 汉文帝刘恒为母亲尝汤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刘恒,母亲,汤药,汉文帝,刘恒,母亲,汤药,亲尝,讲

    汉文帝刘恒为母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讲述的是刘恒守孝,行孝的故事,被收录在《二十四孝》中。引原文: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刘恒为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时候来的汉文帝,而当时刘恒被刘邦封为代王,在

  • 吴广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吴广陈胜起义迅速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广,陈胜,为什么,起义,迅速,失败,吴广,陈胜,两人,历史

    吴广陈胜陈胜、吴广两人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农民起义战争的领袖。秦朝末年,由于秦王朝的残虐统治,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在一次机会下,陈胜和吴广两人决定揭竿而起,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规模颇大的农民起义战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的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时期,陈胜吴广两人皆在赶往渔阳守边的征兵队伍中,在行至大泽乡时,因

  • 秀丽江山邓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秀丽,江山,邓禹,是个,怎么样,秀丽,江山,邓禹,秀丽江山

    秀丽江山邓禹在《秀丽江山》中邓禹是一个十分出众的人物,他自从遇到刘秀之后,就开始辅佐他成就大业,一路上跟随他四处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被人们排在了云台二十八将的首位上,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地位是不同寻常的,那么《秀丽江山》邓禹是个怎样的人呢?《秀丽江山》邓禹剧照《秀丽江山》邓禹是阴丽华的表哥,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