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07 更新时间:2024/1/28 12:00:19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郑和的船队有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浩浩汤汤一队人行船出使海外。郑和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十一个月之后,郑和一行人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

郑和画像

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还赔了六万两的黄金。之后郑和又到了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等国家。公元1407年,郑和回国,但是十几天之后郑和又再一次下西洋了,这一次郑和除了之前到的这些国家之外,还到了暹罗等国家。公元1409年的时候,郑和再次回国并且又再次出发,这次郑和到访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在这次的出海中还迎回了释迦牟尼的佛牙,相传释迦摩尼火化之后只有牙齿毫无破损,这个就是佛牙舍利了。

之后郑和又数次下西洋,分别在公元1413年、公元1417年和公元1421年,三次下西洋。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永乐皇帝已经死了,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他以国库空虚为由,暂停了航海的活动,这一停就停了十年。

到了公元1431年的时候,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从龙江关,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带出发。但是在返航的时候,郑和因为过度劳累而病死在了印度西海岸,这一年是公元1433年。所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从1405年算起,到1433年郑和死的时候结束,一共是二十八年的时间。

历史上的郑和是太监吗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郑和是太监,但是郑和却是个伟大的太监。而且这里的太监和大家普遍理解上的太监有些差别。

郑和铜像

郑和在朱棣登基之后,因为在靖难之变中为朱棣立下战功所以深得朱棣的信任,不但给郑和赐“郑”姓,还升任郑和做了内官监太监。注意是“升任”,也就是说明朝的太监其实是一种官职。不同于清朝的太监,只是被阉割的供皇室使用的男性仆人,所以这里存在很大的误解。

而且郑和的职位是内官监太监,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官员,在地位上仅次于司礼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还朱棣还亲赐了“三宝太监”的称号给郑和,已褒奖郑和的功绩。

再退一万步讲,郑和做太监也不是自己愿意的,郑和家境优渥,根本就没必要去做太监。而是在公元1381年的时候,朱元璋纠集兵马十三万,打算去云南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朝的势力。于是在这个时候,只有十岁的郑和就被当时的明军的副统帅蓝玉给掳走了,而且还把郑和给阉了,让他在军中当秀童。

后来郑和又被带到了南京,到了南京之后郑和就被蓝玉送到了南京的燕王府,这个燕王就是日后的明成祖朱棣。也就是因为这个契机,郑和和朱棣相识。所以在朱棣登基之后,将重任托付给了郑和,郑和也不辱使命,七下西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很多人都好奇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哪里,这也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人说郑和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甚至是美洲。这样发现新大陆的人就从欧洲人变成了亚洲人。但是这也大多都是猜测,并没有真实的依据。

郑和黑线画

但是根据史书上记载的应该就是非洲的东海岸了,根据《明实录》中的记载,郑和曾经到了一些非洲的国家。太仓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及长乐南山三峰塔石刻“天妃应灵之记”都有记载相应的内容。根据考古发现,在非洲的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都发现了中国瓷器,而且这些瓷器都是十四、十五世纪的瓷器。这些发现能够证明,中国的瓷器曾经流传到这里过,而最有可能将这些瓷器带到这么远的地方的人,就是郑和。

标签: 郑和西洋时间郑和西洋时间第一次是在永乐三年

更多文章

  • 张之洞博物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之洞,博物馆,在哪里,张之洞,博物馆,在哪里,落在,汉阳

    张之洞博物馆在哪里张之洞博物馆坐落在汉阳铁厂之上,是在其旧址上树立建造的一所博物馆,所以又称之为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张之洞博物馆位于武汉汉阳月湖堤畔,占地面积达700平方米,是一所仿欧式的二层建筑物。张之洞博物馆外观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大力发展重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张献忠其人与其杀人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献忠,其人,与其,杀人,是不是,真的,张献忠,其人,与其

    张献忠其人与其杀人是不是真的明末张献忠是一个可以和李自成相提并论的人物,两人同为农民革命起义军的领袖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打扰百姓,但是张献忠其人与其杀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深重。自从张献忠入川以来,杀害的无辜人群达40万人,这就完全能给他戴上“千古罪人”的称号。张献忠的士兵张献忠是个杀人魔王,众

  • 商鞅变法体现在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变法,现在,几个,方面,商鞅,变法,现在,几个,方面

    商鞅变法体现在几个方面秦孝公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大本国的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等。魏国通过李悝变法,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秦孝公为了提高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影响力,便广纳人才准备在秦国开始一场变法运动。商鞅画像商鞅得此消息后,便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 魏国大臣何晏沉迷服食五石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国,大臣,何晏,沉迷,服食,五石,故事,何晏,故事,三国

    何晏的故事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与曹操是继父与继子关系。何晏特殊的身份,使他的一生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历史上有关何晏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甚广,不少有关他生平的历史记载,让人对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何晏画像何晏生父何咸早逝,何晏母亲被曹操納为小妾,他便成了曹操的继子。有关何晏七岁时的故事

  • 明朝大儒王阳明 被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大儒,王阳明,被称为,学的,集大成者,大儒,王阳明

    大儒王阳明《大儒王阳明》是周月亮写的一本关于讲述王阳明学术思想以及生活经历的书籍。《大儒王阳明》中写了王阳明作为一名儒学圣人的人生历程,也对王阳明的成就进行了评价。王阳明画像王阳明融诸家学说于一体,汲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创立了心学。他的一生出任仕途、参与军事、写文章、为人讲课,他做了做过许多的事情。这

  • 欧阳询书法欣赏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询,书法,欣赏,特点,欧阳询,书法,欣赏,特点,唐朝,时

    欧阳询书法欣赏的特点欧阳询是唐朝时期的潭州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南长沙人。欧阳询最为后世人称道的就是他的书法。很多人一说到欧阳询,就会提及到欧阳询书法欣赏的问题。欧阳询书法欣赏欧阳询书法欣赏主要是对欧阳询书法从字体和构造方面的欣赏。欧阳询最擅长的书法是楷书,并且他的书法最适合开始学习书法的人使用,所以他

  • 玄学大师何晏提出了什么思想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学,大师,何晏提,出了,什么,思想,观点,何晏,思想,三国

    何晏的思想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是曹操的继子。从文化历史上看待何晏,他是一位志崇儒雅的专家学者,一位学养深厚的朔雪鸿儒,更是一位玄学大师。何晏画像“何晏作《道德沦》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东汉末年,实为乱世,诸子学说兴起,何晏的思想研究也独具特色,明显地体现着玄学的底蕴。何晏是魏武帝曹操的继子,

  • 傅瑶傅子元是亲兄妹吗 傅瑶傅子元是什么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瑶傅,兄妹,是什么,感情,傅瑶傅,傅瑶,汉元,最为,爱的

    傅瑶傅子元傅瑶是汉元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原名是叫淳于衍,之后母亲被陷害死,被傅子元收养。傅瑶认傅子元为哥哥,才改姓为傅的。那么傅瑶傅子元关系如何呢?傅瑶进宫时,傅子元不愿让她一个人进宫无依无靠,他便入宫当了太监,傅瑶把他留下自己身边,照顾自己。汉元帝很宠爱这位聪明伶俐的傅瑶,继位后想把皇后位置给傅瑶来

  •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真实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守仁,真实,图片,王守仁,守仁

    王守仁图片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和陆九渊一起主张研究心学。王守仁画像王守仁二十七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在仕途中,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一哲学思想,在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此之外,王守

  • 苏轼人物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苏轼,人物,评价,怎样,苏轼,人物,评价,怎样,北宋,非常

    苏轼人物评价是怎样的苏轼是北宋非常有名的诗人和词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在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所作为,如此有才华的一个人,人们对苏轼人物评价也是很多的。苏轼雕像刘辰翁在他的词序里说苏轼写的词坦荡磊落,有些像诗,有些如同散文,有些像天地间的奇观。他如此赞扬苏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