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吐谷浑历史介绍 吐谷浑怎么灭亡的?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吐谷浑历史介绍 吐谷浑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28 20:18:02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一支,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唐朝中期,被吐蕃驱赶至河东,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现已与各民族融合。

1简介

吐(tǔ)谷(yù)浑(hún),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与北魏及南朝均有密切交往。6世纪中叶,其王夸吕自号可汗,都伏俟城(在青海湖西22.5千米)。591年,隋以光化公主妻其王。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复其故地。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40年,唐以弘化公主妻诺曷钵,加封青海王。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这部分吐谷浑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西晋永嘉(307~312)年间首领吐谷浑率领从东北徒河之青山(今辽宁义县东北)西迁青海、甘肃一带,与羌人杂处。后以吐谷浑为姓,其王夸吕建都青海湖西岸之伏俟城,始称可汗。以游牧为主,产良马「青海骢」。后兼务农业,种大麦、粟、豆。

南北朝时先后隶属宋、齐、北魏。7世纪时部分归附于隋。唐时曾遣使朝贡,要求通婚、互市。后以侵扰兰州、凉州一带,634年为唐击败,其王被部下所杀。唐立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后又立顺子诺曷钵为阿源郡王,妻以宗女弘化公主。敕封青海国王。663年牧地为吐蕃所据。大部降附吐蕃,一部内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唐于其地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8世纪安乐州被吐蕃攻占又散处朔方、河东(今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北部)等地,称为「退浑」。有的逐渐与汉族融合。一说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与今日的土族有渊源关系。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即慕容廆】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刺吐延,伤致命,死时嘱咐其子叶延迅速保卫白兰(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兰山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设置司马、长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

叶延传子辟奚。辟奚传子视连,通聘于西秦,被封为白兰王。视连传弟视罴,西秦封他为沙州牧、白兰王。视罴传弟乌纥提,曾败于西秦,求保持于南凉。乌纥提传位于视罴之子树洛干,势力复振,率部落数千家奔慕贺川,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曾败于西秦,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

自吐谷浑至树洛干,经6世8传,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时正当16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

420年左右,树洛干传弟阿才,兼并氐羌数千里,居浇河(青海省贵德县),处诸羌中,号为强部。曾登上西倾山,寻找江源,以求至长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健康,通贡于刘宋,被刘宋封为沙州刺史、浇河公。阿才传弟慕瞶,宋封为陇西公、陇西王。慕瞶曾擒获与北魏为敌的赫连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为西秦王,占有金城、陇西等郡。慕瞶传弟慕利延。这时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4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传位于树洛干子拾寅,始邑于伏罗川,总部西移。拾寅受宋封为河南王,又受魏封为西平王。拾寅传子度易侯。度易侯传子伏连筹。伏连筹传子夸吕,居伏俟城(位于清海湖西15里,遗址即今共和县石及亥铁卜加古城),始称可汗。后来隋朝两次征战吐谷浑,曾在吐谷浑地区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隋末,吐谷浑渐复故地。夸吕传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风俗,仍以公主为妻。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唐贞观九年(635)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西部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唐朝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国王。他的两个儿子又娶唐朝的金城县主和金明县主为妻。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喜射猎。以肉酪为粮,兼营农业,农作物有青稞、麦、豆。北界祁连山一带,气候较冷,产蔓菁、青稞。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至波斯。国无常赋,需要时富室、商人收税以充国用。刑罚简略,杀人及盗马者处死,其则征物以赎罪。其宗教,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步信仰佛教。

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

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依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

2历史

立国

313年左右,慕容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以此为根据地,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青海省、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等地的氐、羌民族。317年,慕容吐谷浑逝世,由他的长子吐延继位。西晋咸和四年(329年),吐延被羌族酋长姜聪刺死,临死时嘱咐长子叶延保卫白兰。及后,叶延继位,在沙洲建立慕克川总部,并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族姓及国号。

南北朝时期

叶延逝世后,碎奚嗣立。前秦建元七年(371年),他跟随仇池氐王向前秦称臣,被封为安远将军。后来,继位的视连、视罴都臣服于西秦,被封为沙州牧、白兰王。期间,屡次不服都招来战祸。

西秦太初十八年,视罴之子树洛干立,占据莫河川(又称慕贺川),自称为吐谷浑王,号称茂寅可汗。411年,他挥军击败南凉太子虎台,取得浇河地区。后来,虽曾败于西秦,却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自此,吐谷浑专心吸收人才,势力越趋壮大,疆土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望南凉,东接西秦。

唐朝时期

7世纪吐蕃兴起,向青海地区扩张。663年吐蕃举兵灭吐谷浑,首领诺曷钵率领残部投唐凉州。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成为吐蕃属国。

经济与风俗

吐谷浑地处青海高原,以畜牧为主。白兰山出黄金、铜、铁,金属冶炼也比较发达。位于中西交通要道,商队曾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达波斯,南抵吐蕃、天竺。

吐谷浑男子服饰,著小袖,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帽上以罗幂遮住脸容,骑马可避风沙。吐谷浑妇女服饰与汉族妇女相似。但发式即辫发。以金花为首饰,特别是可敦则首戴金花冠,具有鲜卑遗风。

3可汗表

吐延叶延329-351

碎奚352-371

视连372-390

视罴391-400

乌纥提401-405

树洛干406-417

标签: 吐谷浑

更多文章

  • 五胡乱华是指什么 五胡乱华死的汉人数目 五胡乱华究竟是哪五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指什么东汉末期,王室衰败,天下各地起兵谋反,经历了长期的混战,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地方势力相互平衡的局面。几十年后,魏国又被晋国取代。到了西晋时期,出现了八王内乱。经历长时间的朝代更迭,百姓没有足够的时间安心生产,西晋时期的国力极其衰弱,人口凋敝,生产落后。胡人石像这时期北方交界的少数

  • 洪宪帝制失败原因 洪宪帝制国旗 洪宪帝制朝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失败原因洪宪帝制存在的时间不过百余天便匆匆取消了,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仓促的一笔。关于洪宪帝制为什么失败,可以说是各方面因素综合。郑则仕饰演的袁世凯我们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乎当时的国情,很显然,帝制并不适合那时的中国。在甲午战争发生之后,虽然传统儒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冲击,但也出

  • 唐僧取经路线师怎么样的 唐僧取经的全过程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僧

    唐僧取经路线师怎么样的《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先不说《西游记》中存在的神话成分,因为历史上确有“唐僧取经”的事情,他就是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线就是玄奘法师当年所走的路线。唐玄奘取经路线据悉唐僧取经路线有十万八千里的路途,而且在地图上显示

  •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是什么 哪个皇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是什么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1689年在尼布楚签订的一个条约,清政府在这个条约中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将大片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确定了中国与沙俄的边界,从此之后清政府与沙俄之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共处,这个条约无论是对沙俄还是对清政府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介绍一下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 义和团运动特点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

  • 四一二政变国际背景 四一二政变是哪支部队执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四一二政变

    四一二政变国际背景四一二政变国际背景是什么呢?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得到国际的支持。一月底,蒋介石接见了日本代表小室敬二郎。同时他也是蒋介石的老师,两人进行了长谈。蒋介石强调他理解满洲和日本的关系,他会对满洲问题做特殊考虑。如果日本正确评价他的战争,他也会对日本握手。四一二政变图片几天后,蒋介石还与日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影响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辛苦的劳动成果,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主题绘画展之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开凿,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夫差一统中原的梦想,如果他没有开凿大运河,就无法运送军队,也就不可能攻打齐国,那他将永远都不可能称霸中原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女真族历史介绍 女真族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女真族

    女真人于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人,女真就是古语肃慎的不同音译。虞舜时期,肃慎人就曾向天子贡献弓矢。禹定九州时,周边诸族各以其职来贡,其中也有肃慎一族。周武王时,又向武王贡“楛矢石砮”,周人列举其疆土时,称肃慎、燕、毫之地,乃吾北方土地。后汉时期肃慎人被称为拖委。南北朝时又称勿吉,

  • 党项族历史介绍 党项族历史简介 西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党项族

    党项族(Dangxiang)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

  • 苏峻之乱背景与经过 苏峻之乱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峻之乱

    苏峻之乱背景苏峻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成帝统治时期出现过的一次大规模的病变事件。在327年的时候苏峻和祖约联合起来起来征服庾亮而向建康展开了强烈的攻势,在第二年的时候终于占领了这个地方并且开始掌握政权。而庾亮则和温峤两个结合同盟,并且让征西大将军陶侃成为了盟主,共同对苏峻发起了反对和进攻。很多人都听说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