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的8次更迭情况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的8次更迭情况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80 更新时间:2024/2/16 8:28:40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彩色巨幅画像,是全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幅肖像画。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袖画像,用20天的时间完成,每年重画一次。画中主人公的形象经过了8个版本的变迁,最终的版本是1967年10月1日确定的。

之后的47年里,广场上的人不论走到什么位置,都会发现画像中那位老人的目光,始终都在注视着你。

天安门城楼泽东第一幅画像,悬挂时间: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主笔:董希

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第二幅画像,悬挂时间:1949年7月7日,纪念“七七”抗战12周年大会主笔:董希文

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第三幅画像,悬挂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主笔:周令钊

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第四幅画像,悬挂时间:195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主笔:辛莽

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第五幅画像,悬挂时间:1950年“十一”至1952年“五一”主笔:辛莽

天安门城楼第六幅画像悬挂时间:1952年“十一”至1963年“五一”主笔:张

天安门城楼第七幅画像悬挂时间:1963年“十一”至1967年9月30日主笔:张振仕

天安门城楼第八幅画像悬挂时间:1967年10月1日至今主笔:国栋葛小光

标签: 毛泽东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了皇权制造的四大冤案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女皇,关于武则天的传闻数不胜数,好事者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的身上,也就造成了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系列谜团与冤案,下面就随编辑一起来看看吧。冤案一:“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这段资料在有影响力的正史中首出于《旧唐书》而非最初的《唐会要》,记载自相矛盾,先是记

  • 汉朝政论家贾谊《过秦论》论秦灭亡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贾谊

    贾谊在《过秦论》中着重是讲秦朝的过失,什么是《过秦论》呢?应该倒过来理解叫《论秦过》。他主要论述的是秦朝的过失,也就是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贾谊归纳的秦朝灭亡有四大原因:第一,三主失误;第二,不施仁义;第三,民心尽失;第四,大臣失语。第一,是三主失误。贾谊明确提出来说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

  • 清世祖顺治帝《罪己诏》自定十四大罪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顺治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满清入关开基第一帝,1643年~1661年在位,谥“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遵化东陵之孝陵,庙号“世祖”。少年皇帝五岁登基“打天下,坐天下”,如

  • 新中国发布过的八个特赦令时间段介绍 特赦令一般特赦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特赦令

    1949年以来,国共实行了8次特赦;第一次是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前夕,对在押的确已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州国战争犯、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犯实行特赦。第二次、第三次特赦分别于1960年、1961年实行,都是对蒋介石集团和伪满州国罪犯确有改恶从善表现的进行特赦。第四次、第五次、第

  • 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 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给自己26个儿子定名字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

    中国人取名字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枝叶繁茂的大家族。打个比方,比如一家人姓王,同一辈人中有兄弟二人。假如取名字的时候取单名,一个叫王A,一个叫王B,那么一般A和B是具有相同的偏旁的(比如王松,王柏),甚至A、B还有相似的含义。假如取名字的时候取复名,一个叫王AX,一个叫王BY,那么通常A=B,用来标识

  • AD1916年冯国璋为袁世凯拟退位“优待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国璋,袁世凯

    1916年4月22日,段祺瑞接替徐世昌出任国务总理(取消政务堂,改回了原来的国务院),组建新内阁。段祺瑞在重掌大权后,情形就有点类似当年袁世凯逼宫了,只不过当年的袁世凯已经换成了今日的段祺瑞。当段祺瑞准备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袁世凯以“总理是军人,秘书长不宜再是军人&rd

  •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施土改与打击台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兵在台湾吸取大陆失败的教训,1953年推行了《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地主所占耕地凡是超过一定限额之上的,一律由“政府”征购后转售给无地或少地农民。“政府”分10年向地主偿付地价,支付方法是采取债券和股票相结合的方法。是较温和的土改。蒋介石在台湾实

  • 西汉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盐铁官营利弊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盐铁会议

    汉昭帝始元六年,汉廷为了总结政策得失,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以桑弘羊为首的大夫派与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夫派支持盐铁官营,认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对匈奴战争。“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损有馀,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

  • 明朝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里甲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里甲制

    明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核心内容为里甲制,规定每110户为一里(城中称坊,近城称厢),选富户10户为里长,余100户分为十甲,每甲选出一户为甲首。里长、甲首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次,主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督促生产、调解纠纷,以及编造黄册等事宜。商业里甲制明朝的赋役黄册制度,因外国白银的输

  • 秦始皇焚书坑儒简介 焚书坑儒的影响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而因为“焚书坑儒”事件给后人落下了个千古骂名,为残忍暴虐的君王。而在这历史长河中,秦始皇进行这番行为无非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朝政,为统一思想所作的一个策略,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这件事情的始末。秦始皇“焚书坑儒”图片秦始皇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