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1/28 12:26:24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

诸葛亮六出祁山很显然失败了,但是后来的军事理论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于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都没成功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后继无人,因为战场上仅靠诸葛亮一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更多的后继力量。

诸葛亮图片

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线总指挥无人,对于蜀汉政权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诸葛亮的统治时期,人才匮乏,没有涌现出优秀的作战将领,也没有人能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虽然手底下几个将军都是比较能征善战的,但是魏延杨怡等几个人都没有太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能够统领大局,也不能收买人心,诸葛亮对他们不是很放心。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没有成功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后来人关心的话题,很多人认为这个原因非常复杂,除了后继无人之外,还因为蜀国和魏国的客观实力差的太远。因为当时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比较强盛的,但是魏国的总人口达到了500万,而蜀国的总人口还不到魏国总人口的一半,所以诸葛亮能够调动的军费和兵力也是很有限的,不能够跟曹魏政权硬碰硬,诸葛亮六出祁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客观估计到形势,以卵击石。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诸葛亮自身的主观原因,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过程中曾经下达过很多没有传达到位的军事政令,诸葛亮的治理边防措施不力,使得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有粮食的时候便攻打,没有粮食的时候便会招来手下人的普遍反抗,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太得人心,没有得到大部分军事将领的支持,使得六出祁山失败的种子从一开始早已种下。

解析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目中是一位军事天才,也是一位具有超高军事素养的政治家,六出祁山对于诸葛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很多人认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是诸葛亮失败了,所以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后代历史学家争相讨论的话题。

诸葛亮剧照

之所以关心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是因为六出祁山的结果非常迷离,很多人认为,六出祁山其实是诸葛亮失败了,因为他没有达成一开始的目标,没有消灭曹魏政权,反而为后来蜀国埋下了祸患的种子,也使得蜀后主刘禅接手国家大政时,国库已经接近空虚,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给蜀国带来了不利影响,是诸葛亮的败笔。

同时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为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曹魏政权的嚣张气焰,因为三国后期蜀国的力量远远不如曹魏那样强大,所以曹魏当时很有可能对蜀国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攻击,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以攻为守,震慑了曹魏政权,也震慑了司马懿等人,所以在六出祁山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边境侵扰事件,从这一点上来看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对于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六出祁山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击了曹魏政权,也有人觉得,蜀国获得了天水这块富庶的地方,是诸葛亮的杰作。

解析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国后期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诸葛亮六出祁山通常被历史学家算在蜀国北伐战争之内,其实后来人一直对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这个问题非常好奇,因为在不同的历史记载中,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同的。

诸葛亮剧照

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最令历史学家相信的一种说法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调动了大约60万兵力,是在魏蜀吴3个国家中最多的,第一次诸葛亮出祁山一共携带了10万人马,这也是可考证的,诸葛亮后来的几次军事斗争都没有调动起这么多人来。除了诸葛亮第一次带了10万人马之外,诸葛亮其他的几次军事斗争都没有这么多的人,最多的一次是第四次出祁山,兵力达到6万,最少的一次是第二次,兵力只有1万余人,这次选的路线也是最近的,从四川地区直接绕过天水。

虽然诸葛亮前面几次军事斗争没有调动太多的人力物力,但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军事行动,根据历史学家的推断,一共带了23万人左右,因为综合来看,蜀国当时的国力非常强盛,他们占据了荆州和益州两个人口比较多的地方,诸葛亮很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大肆招兵买马,再加上蜀国原有的兵力,这个人数应该在23万左右,所以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所带的兵力一共有23万,前面几次出祁山的兵力都不会超过10万人。

六出祁山典故介绍

六出祁山典故通常是指诸葛亮的故事,在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出兵向北讨伐魏国,人们将这一军事行动称作是“六出祁山”。这个典故并不是出自于正史的《三国传》,而是出自小说家编写的《三国演义》,由于这本书的影响力非常大,六出祁山这一典故就被流传下来了。那么究竟是哪六次出兵呢?

诸葛亮剧照

首先第一次诸葛亮准备北伐魏国的时候,派赵云作为疑兵,自己率领主力军攻打祁山,但是由于马谡的原因,这次行动失败了,只好退回汉中。第二次,同年的冬天,陆逊在石亭这个地方打败了曹休,诸葛亮趁机包围陈仓,也就是陕西宝鸡的西南地区,但是由于作战时间长,魏军的援军赶到了,所以又失败了。

第三次是第二年,诸葛亮攻打魏国,占领了武都和阳平。第四次是两年后的建兴九年,诸葛亮对战司马懿包围祁山,但是由于刘禅听信谣言,下令其退兵,诸葛亮不得不遗憾退兵。第五次是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了10万大军,联合吴军想要攻打魏国,但是由于吴军败退,诸葛亮计划流产,这次战争也失败了。最后一次是蜀军进军魏国,但是并非诸葛亮带领,然而,后世的人将这六次合在一起,称作是“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典故无论真相如何,但是这些战争的结果都是失败的,无论是诸葛亮用人的原因,还是说盟友的原因,总之,诸葛亮六次出兵攻打魏国均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这也是这个谋略家一生的遗憾。

历史上六出祁山是谁和谁打起来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国后期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后来好奇的人们都在关心六出祁山是谁和谁打起来的这个问题,其实根据历史学界的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交战双方并不复杂,一个是蜀国,一个是魏国,所以关于六出祁山是谁和谁打起来的这个问题,最明显的答案就是蜀国和魏国打起来。

诸葛亮图片

诸葛亮的6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目标都非常明确,就是想北伐曹魏,奠定诸葛亮统一全国的基础,不过可惜这6次军事行动都没有彻底消灭曹魏政权,第一次北伐他联合了吴国平定南中,北伐曹魏,但是可惜在公元228年的时候发生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丢了街亭,被司马懿打败了,而赵云那一路出兵也不利,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失败了。

诸葛亮的后面几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还是曹魏,但是这时候,曹魏地区的领导者就已经从司马懿换成了他的儿子司马昭,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主要讨伐目标,就从司马懿变成了司马昭和司马炎这两个人。总的来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交战双方一个是蜀国一个是魏国,如果具体到某个人的话,那么交战双方的统帅一个是诸葛亮及其手下的一干大将,一方面是魏政权的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这3个人,前面一次军事行动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司马懿,后面几次就变成了司马昭和司马炎这两个人及其身后代表的家族。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

在三国时期,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这个伟大的人物是小说中的主角,是正史中重要人物,他的一生中,最出名的就是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个事件使得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因此成为了一代谋略家的代表。那么在历史上,究竟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护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护国运动是发生在云南的光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又被后人称为“云南起义”,发生在1915年和1916年之间,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尧等人为首的反对,并在云南宣布起义,向北洋政府宣战。护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护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护国运动是发生在

  • 护国运动是唐继尧发起的吗 护国运动的主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护国运动,唐继尧

    护国运动护国运动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但是,护国运动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护国运动是唐继尧发起的吗辛亥革命胜利不到四年,袁世凯背离共和,悍然称帝。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全国各派政治势力(包括袁世凯的北洋系内部),先后都有人在反对帝制。历史事实证明,讨袁首先是

  • 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的区别 护法运动护的是什么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护法运动,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1917年7月,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的区别护法运动发生在护国运动之后。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企图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从而在12月12日在北京宣布称帝,改次年的年号为&ldq

  • 孙中山为护法运动募捐 护法运动孙中山募捐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中山,护法运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领导了著名的护法运动,可以说孙中山是此次活动的核心人物。孙中山为护法运动到处募捐,结果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护法运动孙中山募捐失败早在南下护法之时孙中山就考虑到了财政困难。在给邓泽如的函电中就曾说道:“惟粤省财政向绌,此际海军、国

  • 为什么会发生绿林赤眉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大概是在西汉末年时期也就是公元十七年爆发的,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该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这也是一场有农民引起的起义。王莽掌控政权后,使得民众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农民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地方官员的欺压,这也使得民众们心生不满。而赤眉军是因为某地的一个官差被县令命令去打几个没有交税

  • AD1925年五卅运动导火线是什么 五卅运动结局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导火线是什么五卅运动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次运动给予了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运动中获得了一次有益的锻炼,也使得全国的工人、学生、农民、商人等力量第一次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暴行。五卅运动导火线是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的

  • AD1915-AD1920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说起新文化运动,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这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有名运动,震惊中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而关于新文化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述。新文化运动油画新文化运动意义的第一个方面是知识分子和学生出现在了中国民众的视线范围之内。在此之前,无论是政客还是军阀,都是肉食者的政

  • 王安石变法措施介绍 王安石变法为何最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措施介绍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北宋宋神宗期间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由王安石发起,旨在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王安石变法历时16年,于宋神宗去世后,终于落幕。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如何做的呢?有什么变法措施呢?王安石变法措施图一:机构改革王安石提出变法得到宋神宗的同意与支

  • 一二八事变早还是九一八事变早 一二八事变的总指挥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

    蒋光鼐蔡廷锴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突然向十九路军发起进攻,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奋勇抵抗,最终于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一二八事变早还是九一八事变早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所以是九一八事变更早。

  • 陕甘回民起义究竟死了多少人?陕甘回民起义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陕甘回民起义

    陕甘回民起义究竟死了多少人陕西人口在战乱中损失达622万,甘肃(此时的甘肃省包括今甘肃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东部大部分地区)人口损失达1355.5万,陕甘合计约2000万,其中汉族损失人口约1500万,回民损失人口约400万。陕甘回民起义的真相1862年,因为买猪事件,在陕西渭南爆发了回回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