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郡县制的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为什么批评郡县制 郡县制的核心介绍

郡县制的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为什么批评郡县制 郡县制的核心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33 更新时间:2024/2/10 15:59:26

郡县制的特点有哪些

郡县制取消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邦建国的分封制,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国家的所有政务都要交由皇帝处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于皇帝手里,是皇帝拥有绝对生杀大权的开端。

郡县制

郡县制是“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的保障,由它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一家之姓的时代,帝王之姓之名在民间是不允许被使用的,因此在古文上就出现了许多的通假字与借义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整个国家都归属于帝姓,皇帝是世代沿袭的,在国家中拥有最高的统治权,极易造成某些帝姓子弟不学无术以权压人。在这样的朝代里,一个人的出身就显得尤为重要,等级差异大。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是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综合使用。郡和王国都是地方的高级行政区划,郡由中央直接管理,而王国则由被封王的王爷统治。起初刘邦觉得秦的快速灭亡是因为没有人帮助,于是采取了诸侯王分封制度,目的是为了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保护中央政府,但是诸侯王随着封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加强开始和中央政府对抗,并企图自立为王,对中央政府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威胁。于是从武帝开始,便着手削弱侯爷的势力,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西汉在武帝手中达到了顶峰。由此可见,分封制在历史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反之郡县制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有哪些

分封制即分邦建国,盛行于奴隶社会,主要在周朝和西汉初年时实行。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是建立在国家大一统的基础之上,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盛行于封建社会。

分封制

分封制中最高统治者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或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每一块封地就是一个诸侯国,也就是国家的土地不是完全属于王室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的绝对地位,诸侯王位可以世袭,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诸侯王只天子不能随意插手诸侯国内的事务。而在郡县制下只有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是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者,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和调动,官员职位不得世袭,官员也没有土地。地方不能私设军队,任何事务都要向皇帝负责。分封制下,诸侯需向王室缴纳贡赋,定期向天子朝觐述职;而在郡县制的体系下,是皇帝向官吏发放俸禄,官吏不用向国家缴纳贡赋。

由于分封制产生了很多的诸侯小国,王朝初期天子与其兄弟和功臣之间的关系密切,会有利于王朝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与天子的关系逐渐变得陌生,就会发展成诸侯国的势力超过王室,造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官员因为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手上没有实质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揭秘郡县制的弊端

通俗一点来说郡县制的本质就是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中央的权利高度集中,而地方政府官员手上并没有实质的权利,所有官员都只是皇帝思想的执行者,整个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经济文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想法。

秦始皇

郡县制对国家的管理主要靠法律,秦国的法律十分的严苛。以县令为例,只要这个县有一个小官吏违法了法令,那么县令就要承受一半甚至于全部的处罚。在这样子的连座法令之下,地方官员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惩罚,会选择对底下违法的官吏包庇纵容。如此就极易导致官吏做出欺瞒上级残害百姓的事情,致使民心不稳。

地方官员对于所辖地区的土地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土地的收益好坏,于他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大的联系,那么他就不会放出很多的精力在地方治理上。况且从人性的阴暗面来看,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己的利益是最优先的。周朝由于分封诸侯,诸侯的封地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要自己承担,因此他们对于土地的治理就会比较上心,国家容易致富。但是郡县制的管理体制是不利于国富民强的。

各个地区的官员没有向心力,没有责任感。官吏重视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哪里利益多往哪里去,对于国家没有太多的感情。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区纷纷有人一同揭杆而起反对秦政,秦王朝汲汲可危的时候,没有哪个郡县说帮助皇帝抵御叛军。一是因为他们手上没有军队,二也是因为对他们而言天下哪个皇帝都没关系,只要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些就行。民众内心没有对国家的忠诚感。

郡县制的作用是什么

郡县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统治者阶级的利益。它的推行是古代中国从奴隶社会跨入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使得中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央政府的地位第一次被真正重视。

郡县制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郡县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度。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统治者的手上,地方官员没有实质的权力,只要君主不要太过荒淫无道,就不会发生百姓造反的事件,而类似于周朝后来诸侯称霸和西汉初期的七王之乱的事件更不可能会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保障了帝王的权威。

其次,郡县制虽然主要维护的统治者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普通百姓的权益。在周王朝分封制度下,一个人的地位是由出身决定的,一辈子都不能更改,等级森严。然而,郡县制中的官吏是由皇帝任命的,虽然改变身份的机会也很渺茫,但是如果拥有足够的才华,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有的,历史上寒门出贵子的例子也有不少。

郡县制这项制度,基本上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王朝的。虽然在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改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最基础的制度还是郡县制。现今我国施行的行政区划制度也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推动的是一个时代进步。

郡县制的核心介绍

郡县制的核心是皇权专制。秦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废除分封制,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从秦朝正式实行后,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皇朝。

秦始皇

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里程碑,从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和调动,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作为一项新兴的地方政治制度它的实行前提是国家的大一统,建立在地域划分的基础之上。它不同于周朝分封制诸侯世袭的传承制度,所有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的官位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调动的,并且官位不得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郡和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对中央的命令要绝对的服从,因此不会造成地方官员拥兵自重的事情发生。

汉代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皇帝对各级管理的监察呈现制度化;隋唐时期设道州县和藩镇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宋代设路州县三级政府,压制武官的发展,致使地方的势力无法与中央对抗;而自元始的元明清朝代在地方政府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时君主专制被极度强化,直至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无论制度的名称怎么变,这些地方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郡县制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它的发展趋势是地方权力慢慢地被削弱,而中央集权不断地被强化。

黄宗羲为什么批评郡县制

黄宗羲是被誉为“中国思想蒙之父”。他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认为一个王朝的主人应该是人民百姓而不是君王。反对“家天下”的皇帝世袭制,认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衰弱不在于帝王家,而是由百姓的决定的。

黄宗羲

郡县制的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帝制,即皇帝世袭制。它维护的主要的是统治者阶级的利益,这与黄宗羲的基本主张不符。他在其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向世人阐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向人们传递民主治国的优势。他认为一个国家设立君主的原因是为了让君主承担使国家兴盛的责任,他主要的任务是为百姓服务。而封建帝制中的君主维护的主要是自身的利益,将百姓当作他们的奴仆,百姓的地位低下,是国家的弱势群体。君主只行使了他的权利,却没有尽相应的义务。

标签: 郡县制

更多文章

  • 西汉文景之治的措施 文景之治的内容 BC178-BC141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措施文景之治对西汉王朝后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强硬的铺垫,那么汉文帝和汉景帝究竟是做了什么才能创造出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呢?文景之治的措施又有哪些?汉文帝剧照汉文帝和汉景帝面对当时经济衰微的西汉,为了能够增强国力,促进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他们采纳黄老之学,做了如下举措:第一,实行“轻徭

  • 贞观之治的背景是什么 贞观之治的内容有哪些 贞观之治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背景是什么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国。那么贞观之治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当时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远征高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天下大乱,此时唐朝应运而建,开启新的盛世。唐太宗剧照唐朝建立后,李渊和李

  • 五四运动的作用都有哪些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过程简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四运动

    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作用都有哪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历史学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四运动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政治上,一个是在思想上,五四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第一次解放了思想生活推动了中国新思想的变革,也启发了一些民众启发他们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又使他们关心国际形势变化。陈独

  • 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末农民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元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公元1351到公元1367年之间,但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却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元朝的各种问题积弊已久,最后在正治年间爆发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的统治。那么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元末农民起义图片其实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很多,统治者斗争多年皇帝

  • 武昌起义领导人是谁 武昌起义之前的起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领导人是谁1911年10月10日晚,著名的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新中国的第一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更像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令人瞩目的里程碑,翻开了民主共和的新篇章。作为武昌起义领导人的孙武,蒋翊武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筹备策划武昌起义,最终使武昌起义得以圆满成功。武昌起义示意图这场发生在湖北

  • 清朝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扬州死难八十万人。扬

  • 清朝都有什么爵位?清朝皇室的爵位、官职、俸禄列表 AD1616-AD1912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

    皇上的亲人,被称为皇室,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跟皇帝有着血缘关系,还因为他们与被皇帝封了一些爵位,正因为这些爵位,他们有了官职,有了俸禄。那么,清朝皇上的爵位都有哪些,他们的俸禄是多少?清朝的皇室爵位制度,跟其他朝代一样,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宗王官于京师,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

  • 清朝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介绍 九子夺嫡谁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帝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太子,引起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觊觎。当时有十二位成年阿哥,真正要争夺皇位的只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雍正皇帝)、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祯,老九、老十助老八争位,是老八同党,他们自己并无野心;老十三助老四,他自己也无意争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

  • 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的过程 汉武帝执政时推行什么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的过程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是众所周知的,在位五十多年的汉武帝,打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那么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有哪些措施呢?汉武帝剧照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具体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探讨,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并且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允许那些诸王将自己

  • AD617年唐高祖李渊为什么造反?李渊是如何在太原起兵当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高祖,李渊

    李渊什么时候造反的?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窦夫人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她种下的火种定时燃烧起来。她虽然没有亲手完成报仇愿望,但是她的夫君和儿子们共同完成了推翻隋朝的任务,那不就是她的心愿吗?李渊公元617年,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天下纷乱,暴动四起。隋炀帝躲在扬州,不敢回关中。农民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