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西一西周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考古判断来自陶寺文化

陕西一西周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考古判断来自陶寺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4/1/24 11:38:17

东沙河西路墓地(央广网发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2018—2020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东沙河西路建设项目所涉及区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铜、金、玉、骨、玛瑙、绿松石等质地物328件(组)。从墓葬形制、葬式、随葬陶器及文字判断,此地为一处西周时期的公共墓地。

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周人起源于渭河支流的漆水河流域的古邰地(位于今天的武功境内)。周人后迁徙至今甘肃庆阳地区,因受戎狄侵扰,公刘时迁居古豳地,古公亶父时迁至周原。依周人的迁徙路线,他们当时与地处东方的古代文化并无交集,但是在东沙河西路墓地中却发现有大量的带有东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遗存,例如墓葬中出土的彩绘陶器、玉琮、铜璇玑状饰。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望林介绍,东沙河西路墓葬中出土的2件彩绘陶与山东大汶口文化中的陶瓶、山西陶寺文化清凉寺墓地和下靳墓地中的陶瓶如出一辙。同属于西周时期的周原墓地中出土的彩绘陶罐上发现有八角星纹,其在东方诸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当中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东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彩绘罐上的平行线纹、变体太阳纹也与大汶口文化中太阳纹、平行线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东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玉琮(央广网发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玉琮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良渚文化在北扩张的过程中与大汶口文化碰撞,故大汶口文化中融入了良渚文化因素。随着大汶口文化的西进,在山西陶寺文化中也发现了玉琮,宝鸡东沙河西路墓葬出土的玉琮,显然是东方文化西进影响的结果。

东沙河西路墓地出土铜璇玑(央广网发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璇玑是帝用来观测天象的玉雕仪器,东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铜璇玑状饰,器型与大汶口文化玉璇玑别无二致,它没有出土于墓葬棺椁内,而是与铜礼器一样出土于二层台上,显示其与礼器同等重要。

胡望林表示,陶寺文化实际上是作为地处东方的大汶口文化与周文化之间传播的媒介,东沙河西路墓地中诸多的东方文化因素,应来自陶寺文化。陶寺地处临汾盆地,其在考古学上曾经历庙底沟二期文化,当时处于龙山文化早期。随着气候的急剧波动,良渚文化开始北迁,挤压大汶口文化的生存空间,大汶口文化开始西迁,在临汾盆地与原处于此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陶寺文化。这便是陶寺文化中有大量的东方文化因素的原因。

周人缘与陶寺文化人群发生交集?“有学者认为,先周文化起源于内蒙古中南部,在向外扩张中与陶寺文化发生了碰撞。东沙河西路墓地中东方文化因素的大量出现,又与陶寺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为关于先周文化起源的这一论点提供佐证。”胡望林认为。

(来源:央广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启民:说点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的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从邢集到半塔集 ——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纪实赵启民(1910~1997)陕西省蓝田县人,1928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陕西省泾阳县游击队队长、军事部长、团长、新四军4支队8团参谋长、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1946年1月至1946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后任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 历史开讲:商汤灭夏是周人杜撰?篡改历史以达到政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看夏桀和商纣两人的故事,周人通过丑化纣王来表述自己灭商的正确性,然后又把纣王的故事移花接木到夏桀身上,夏桀伐有施氏得到妹喜,商纣伐有苏氏得到妲己,两位天子都能征惯战的勇士,但他们也都贪图享乐,造酒池肉林,建奢华的宫殿,用严刑酷法鱼肉百姓,炮烙大臣,让天下诸侯离心离德,还有两朝都有一位忠臣被杀,夏

  • 赵国的将领不比秦国逊色,却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国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却为何最终无法阻挡秦国的进攻呢?[var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国家光有优秀的将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国力,我们不妨先对秦赵两国国力做一个对比:国力上,秦国全方面占优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期是各国变法图强到时代,在这其中魏国率先变法在战国初年的

  • 微距下美丽的甲骨文残片,破译一个字奖励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于商朝,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汉字存在的最早的形式。甲骨文在古代一开始并不被重视,资料记载的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主要以龟甲骨和兽甲骨形式出现,被药店当做一味叫“龙骨”的药材,《铁云藏龟·自序》中清朝有人发现药店“龙骨”上奇异的符号,遂开始高价收购。后来

  • 马谡从山上往下冲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平马谡,马谡的读音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训马谡四川炸金花

    山上往下冲,是攻!在魏军强硬弩齐发、箭如暴雨下,肯定冲不破魏军防线,这是常识。更何况,山上蜀兵水源被断,人心惶惶,战斗力已减半,当然打不过魏兵了。而平地筑城,那是凭坚而守,当然能守住!此时,攻守易势,依托深沟坚垒,轮到蜀兵的强弓硬弩迭射,万箭齐发之威了。张巡以刚整合成军的数千民兵义勇,坚守大平原上的

  • 这位春秋霸主与母亲交恶,逼死亲弟弟后,见母亲竟要挖地底隧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四老被谁打死的,春秋霸主的优秀品质,哪个春秋霸主很孝顺

    春秋争霸,霸主交替频繁,春秋五霸大家都知道,但最早在这段混乱时期称霸的郑庄公却容易被人忽略,他的大名流传在外,是因为他争霸初期三小霸之首的身份很耀眼,而且他和其母亲的权力纷争也是曲折离奇,发人深思。郑庄公名寤生,意思是“不顺”,为什么会给孩子起这么个晦气的名字呢?原来,寤生的生母武姜在生他时,遇到了

  • 除了战国七雄,战国时还有哪些二流的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看一下之前说过的中山国,这个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燕赵齐魏的四周,所以战略位置很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国家不是中原人民建立的,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所以战国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一致同意打他。最早的就是魏国灭了他一次。不过后来中山桓公复国了。最后被赵国灭了。当时中山国最强大的时

  • 从客观角度分析:夏朝的农业发展在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柯静«——【·前言·】——»夏朝的农业发展在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大?在我们古代,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非常新的的地位,对我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新的的作用。的地理位置处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在夏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犁耕、播种、灌溉等农业生产技术,

  • 长平之战时期,究竟秦军怎么打,才能减少自身的损失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人。这场战役,可以说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起先,秦国派出的大将是左庶长王龁(wánghé),对阵赵国派出的老将廉颇。[v

  • 封神的周朝 ,究竟有多繁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繁华大道周朝的经济也达到了一个高峰。除了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外,还发展了商业和货币经济。此时期,早期的钱币已经产生,也出现了许多经营贸易的商人。经济的繁荣也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基础。人山人海在周朝,政治制度也非常完备。周朝采用的是封建制度,国王首先要称霸天下,掌握最大实力才有资格称王。而且在王权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