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墨林,《雍正王朝》一剧中的大才子,人长得也不错,算的上是风力倜傥。但是,刘墨林正如盲道人说的那样,金榜题名的道路有点坎坷。
先是考题泄露,重新考试,所有的举子都有份,就不多说了。出龙门之后,去漱玉斋和名妓苏舜卿斗技,得罪了隆科多大公子,险些被吊销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之后又因为廉亲王胤禩和隆科多从中作梗,险些落榜,这两次都是雍正力排众议,最终刘墨林探花及第。
作为一国之君的雍正皇帝,日理万机,何以对一个小小的举子如此关心?
最表面的原因是选才。一方面胤禛登基之后,其面临的人才困境,几乎满朝都是胤禩的人,雍正手下的李卫、田文镜等人都是厉害角色,但除此之外,雍正基本无人可用;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士子清流也是重要的力量,还是胤禩说的,殿试为考生掌灯,是在笼络人心。所以,登基之初,就将加开恩科作为主抓的两件大事之一。殿试时候,刘墨林第一交卷,雍正亲自阅卷,对刘十分欣赏。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刘墨林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如果不能保住他,后面的影响将是不堪设想的。
这里面主要涉及的就是四个字——祖宗成法。在现在看来,这四个字或许没有太大的分量,但是在清代,这可是一顶足以压死人的大帽子。
还记得《宰相刘罗锅》里有一个搞笑的镜头:乾隆皇帝沉迷女色早晨不起床,刘墉就在窗户前大声诵读先帝语录,此时乾隆慌忙从床上跳下来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听着。虽然这里面有夸张、搞笑的成分,但是却能说明一定问题。
还有就是雍正登基后铸造的第一批新钱,孙嘉诚和户部尚书打到了御前,虽然雍正皇帝明知铜铅比例不利于国计民生,但这是康熙朝传下来的,雍正也不敢公然违背,落下个一上台就改变先帝做法的口实,只能暗度陈仓,将数量从一千万枚减少到一百万枚。
刘墨林事件开始之时,隆科多手下参他嫖妓,雍正心里或许只是觉得隆科多手长,但是,在太后面前,胤禵说雍正破坏祖宗成法,应该说是陡然引起了雍正的警觉。或许此时雍正已经意识到了危险,登基之初,本来就是政局不稳,尤其是胤禩一伙表明上配合,但暗地里却是阴招不断,如果此时保不住刘墨林,自己的权威将受到极大挑战,在随风倒的官场中,这是十分危险的,刘墨林就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一旦被推倒,后面必将出现张墨林、王墨林、赵墨林,雍正的皇位也必将是岌岌可危。
所以,为了选取新人,摆脱胤禩一伙的制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雍正必须要保住刘墨林。
雍正王朝,参与夺嫡的九王,你认为哪一个姥爷家的背景最强大?
雍正王朝:诚亲王胤祉三次及时跪拜,充分说明他是个识时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