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前虽并不得父皇文帝的十分喜爱,但却得生母窦太后和哥哥刘启的十分宠爱。也因此他所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还被赐封于土地肥沃,管辖四十余城的大国梁国。由此郦道元的《水经注疏》中这样记载道:“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之后曹操凭借从梁孝王墓中盗出的数万斤金宝,养活全军数年。也为他以后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以上这些正史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历史上的曹操确实进行过盗墓活动,还通过盗墓来筹措军饷。
这也就是为何时人和后世之人会称他为“曹贼”,盗墓贼嘛!而又因盗挖别人祖坟十分缺德,再上古人极为强烈的“事死如事生”思想,曹操盗墓这一恶行成为了陈琳讨“贼”檄文的主要论述之点。当然也不怪他讨伐,曹操靠盗墓来筹集军饷确实缺德。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也一样,没有军饷,士兵们就无法生存,盘踞中原北方之地的曹操尚且都得靠盗墓来筹集军饷,那素有“仁义”美名的蜀汉君主刘备是用何“仁义”之法筹集军饷的呢?
史书记载:公元214年,刘备攻打益州时刘璋包围了成都,为了一振士气,他在战前同将士们约定:攻下成都,城中刘璋资财悉数分给众将士。士气因此得以大振,将士们一鼓作气攻占了成都。刘备也的确履行了事先的承诺,但是部队后续的军饷很快就维持不上了。左将军西曹掾刘巴见此情急状况,便向刘备献计道:铸直百之钱,以一当百枚五铢。刘备接受了刘巴的建议,“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备所铸直百钱分两种类型:“直百五铢”,和“直百”。最初铸钱“直百五铢”钱,即在一般五铢钱上添加竖文两字,上“直”下“百”。
“直百”钱则只铸横文两字,左“直”右“百”。初铸的“直百五铢”钱,直径一般在2.6-2.8厘米,重量一般在8-9克,也有不足3克。而之后一直所续铸的“直百”钱重量约为1.3-2克,轻小者不足0.5克,制作极为简陋,边廓不整,钱文不清。就这样刘备依仗行政权力用和普通五铢钱同等重量以及减轻重量的一枚虚值大钱:直百五铢和直百之钱,换取老百姓手中100枚五铢钱价值的物资。这样做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社会财富集中起来,充实军饷,消灭军事强敌。但是同时也扰乱了经济秩序,掠夺了人民财富,是人民陷于饥寒交迫之中。相比于曹操的盗墓办法,刘备此法就更为缺德了,各位网友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