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挣钱的职业是什么?应该是服务员,而且是为皇亲贵族服务的服务员。为什么这样说?这和明初一项制度有关。
朱元璋为防止宗室篡夺权力,早早地将各位皇子分封在地方。朱棣成为燕王时才10岁,嘉靖进宫当皇帝时才11岁,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偌大的皇宫只有皇帝一个朱姓男人,除非生下子嗣。没有信得过的亲人在身边帮衬,皇帝只好重用亲信太监。因此,明史上曾出现过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机构,并且其权力日益扩大,后来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明朝时各地的宗室有多庞大?当时全国人口5000万左右,分封的亲王就有34家,郡王近千家,而且朱元璋时期有一制度,分封名号世袭,并且不降级继承,以此日久,宗室人口不断膨胀。到了明朝中期,一省的税收都不够宗室的日常开支,尤其在山西、河南等宗室大省。
大明爵位的设置有自己的特色,朱元璋时期,分封在边疆的皇子有统领地方军务的权力,比如后来造反的朱棣,还有一直在云南镇守的沐英,虽然沐英是其义子。但从朱棣执政开始,他为避免地方藩王拥兵自重,剥夺了他们的此项权力,逐渐形成地方的藩王有爵位但不临政百姓,拿俸禄但不管事的局面。而且禁止其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官员等。
这样就等于朝廷养了一群蹭白饭的贵族,庞大的宗室人口不仅每年要俸禄,而且需要大量的仆人、厨师、仪仗队等,由此而增加的工作机会,数量很是庞大。因此可以这样说,明朝最挣钱的职业就是服务员。
据记载,明朝末年,开封城里的房产有三分之一是周王家的。这样也造成了一种状况,皇家庞大的宗室后代把平民百姓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日益窄小,虽然百姓可以到府上做事,但百姓创造的实际生产力越来越少。百姓拿着朝廷的钱,而朝廷的钱又是收赋税收上来的。这样一个死循环终究会吃空朝廷,再加上朝廷连年的征伐,而且军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们知道,大明的最终覆灭就是因为无饷可拨,所以宗室人口的庞大也间接加速了大明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