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与唐朝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隋朝与唐朝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4/1/17 17:28:01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时候恰恰会造就一个兴盛朝代的出现,如“秦”灭出“汉”,“隋”后出“唐”。史学家为什么把隋朝同唐朝合称“隋唐时期”,这其中的缘故,我们通过下面对隋唐两朝的对比分析,揭开谜底。


一、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为君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国家机构方面,去除自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不分门第高低选擢人才;在行政方面,去除郡级,建立州、县两级制,消除地方势力,巩固了君主专制。

在法治方面,实行宽减刑法制度,制定了《开皇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删减前代的酷刑,稳定了人心。

在政风方面,吸取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失国的教训,提倡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同时实行重文轻武,轻徭薄税的政策,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这些改革的实施,使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兴盛局面。

唐朝在全面继承隋朝政治制度的同时,在太宗时期,又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吸取隋亡教训,制定相应治国政策。“武周”时,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扩深成“殿试”、“武举”制,唯才是举,选拔更多人才为国所用。

唐朝根据隋的《开皇律》制定了《唐律》、《永徽律》等大批律法,只对谋反、叛乱等定为重罪,其他的均可轻罚或赦免,这对稳定民心,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这些政治策略的实行,唐初期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开局,这对唐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繁荣富强唐朝全面继承了隋朝的经济基础,开创了更加的新局面

隋朝沿袭北魏实行“均田制”,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役,使社会安定,海晏河清。炀帝时又开凿贯通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使中国南北增强了联系和物资的交流,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隋朝还进行货币改革,废除古旧币种,同时对度量衡进一步统一标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隋朝生产力得到解放,物产充盈,多个国仓中,存粮都在百万石以上,可供国家六十年的开支,尽管隋末战乱遭到破坏,但直到唐贞观十一年还没用完,可见隋朝当时富裕到何等程度。

隋朝的经济制度和物资基础,在太宗李世民充分利用下,又发扬光大,使唐朝初期就出现了一个政治更加清明,经济繁荣发展的强盛局面,这个时代为后来的武则天统治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深厚的经济基础。

三、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文化繁荣

隋建后,文帝就非常重视“文治”,大力提倡文教。鉴于前朝战乱官书散佚严重现象,下诏求天下之书三万多册,丰富了文化资源。特别是炀帝时,把图书整理分类为甲、乙、丙、丁四目,成为后来的“经、史、子、集”四库书,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隋朝还采取开放政策,吸收外域文化,同中国文化相融合,使“儒、释、道”三教同时发展,气象万千,出现了“文中子”(王通)等一批文化大家,其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唐朝在继承隋朝丰富的文化遗产基础上,又广开言路,减少文禁,营造文化宽松环境,史诗、书画、散文、小说、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成就,都大大超过隋朝。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唐诗”达到了诗歌的顶峰,流传千古。

四、唐朝继承了隋朝军事及外交的策略

军事上隋朝沿用北周之制,设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由皇帝统一指挥。全国又设东、西、南、北四大军区,镇守要害,抵御外患。

唐朝把“十二卫”改为“十六卫”,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改革“军府制”,使其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既增加了兵源,又节约了军费开支,此法一直沿用到唐朝中后期。

唐朝在承袭隋朝军事编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中央军”和“藩镇军”。玄宗时又设九个节度使,总兵力达百万之多,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形成了最为强大的对外进攻能力。但这恰恰给各藩镇拥兵自重,不听政令提供了条件,直至发生叛乱,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就是典型的例子。

隋朝在外交方面秉持以德服人的观念,同藩属国保持和平共处。当然也采用战争手段,那只是以臣服为目的,而不是彻底消灭对方,这样使边境各国大都降伏于隋。“丝绸之路”打开之后,隋朝商贸交往达到了欧洲,关系日益融洽。外国也派使节来隋都,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恢弘局面,外交事务达到了顶峰。

唐朝在隋朝外交的基础上,又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藩王松赞干布,稳定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又派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把佛教传入中国,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等。唐朝的外交,已经深入到了阿拉伯和其他地区,世界上许多国家派大批留学生来唐都学习,进行文化交流,使唐朝成为了万邦朝拜的世界最大强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隋朝统一中国之后,由于文帝的大胆改革,使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史有“富莫如隋”之说。

唐朝在全面继承隋朝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这样杰出君主的治理,使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强盛顶峰时期,国祚达近三百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帝国。

为什么唐朝能全面继承隋制,又能更大发展呢?

除了制度先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隋炀帝与唐高祖李渊都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外孙,即隋文帝与李丙(李渊之父)的皇后是同胞姊妹。因为这个关系,所以唐初任用了许多隋遗的文官武将,在继承隋制方面起到了“近水楼台”的作用。

总而言之,唐朝的兴盛与隋朝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隋朝成就了唐朝,使其走向更加灿烂辉煌。因此,史学家把隋朝与唐朝合称为“隋唐时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商汤和伊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商汤和伊尹》。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盘庚迁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盘庚迁都》。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

  • 长安十二时辰李屿太子原型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亨是唐肃宗,本名李屿,当上太子之后才改的名字,庶出之子,他母亲在玄宗那儿不是很受宠,母亲死的比较早,所以唐玄宗不是很待见他。他本来没什么机会成为太子,老大李琮死的早,老二李瑛不出意外会当皇帝,可是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武惠妃梦想当皇后,又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就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为太子,可是武惠

  • 八一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军节是几月几日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 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 南昌起义时是谁开的第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第一枪谁开的南昌起义的发起时间应该是8月1日零时刚过,打响第一枪的人是欧百川。欧百川早年在家乡做乡村教师,后来参军入伍,做到了团长。1926年,欧百川投奔到了贺龙的帐下,担任团长,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贺龙是第20军军长,欧百川则是第1师副师长,师长是贺龙的族弟贺锦斋。南昌起义的原定时

  • 这些将领,他们从南昌起义中走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它是中国近代在本土发生的一场非常重要的起义,因为它是在江西的南昌发起的,所以它被称为“南昌起义”,那么南昌起义人物有哪些呢?南昌起义人物非常的多。这场起义是第一次由无产阶级率领的斗争,这势必会引起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关注,尤其是党里的领导。虽然那个时候共产党经过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可是它的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饭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一些很著名的饭局,例如项羽为杀刘邦所设鸿门宴,赵匡胤为集中权力设置“杯酒释兵权”的酒宴,曹操试探刘备等等的诸多饭局。而今天历史君要说的是最著名的八大饭局,下面看小编给你一一介绍吧。贵妃醉酒的典故煮酒论英雄典故蔺相如渑池之会杯酒释兵权的心机三国典故:周瑜宴请蒋干乾隆千

  • 古代女人发配宁古塔后的结果竟然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处罚犯人的形式尽管种类繁多,无外乎可以归结为罚钱、受刑、坐牢、流放、砍头这五种形式,前三种还好,可保全性命,后两种则要惨太多。砍头自不必说,流放也好不到哪去。特别是流放到有着“人间地狱”之称的宁古塔,那几乎就是九死一生!说到宁古塔,可能有人要望文生义了。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也没有塔,而是

  • 蒙古大军屠杀蔡州城后为什么要大肆掠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蒙古曾经多次出兵侵扰中原地区,每当占领一个地方的时候蒙古兵都会对此地烧杀抢掠一番,最后将城内的老百姓通通杀光。其实不光是蒙古兵这样做,在以前发生战争的时候,战败国的命运大抵都是如此悲惨的,战败的一方不是被杀死,就是会沦为奴隶,受战胜一方的奴役。但是蒙古兵在屠城的时候并不是把人全部杀光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