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00多年建城历史的建康是一座怎么样的都城

300多年建城历史的建康是一座怎么样的都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4/2/12 14:43:09

历史上建康是指哪里,建康做了哪几个朝代的都城呢?关于建康的历史你是否了解呢?本来来介绍一下历史名城建康城。

历史上建康是哪里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建康城范围东西南北各40里,有宫墙三重,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处,宫城北有华林园,覆舟山有乐游苑,华林园、天渊池等宫苑点缀其中。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东南有东府城、丹阳郡城,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居住里巷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城内外遍布佛寺,有大小寺庙五百余所。


建康的发展历史

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出使江东,对孙权说:“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孙吴建国,遂以为都。城周二十余里。东傍钟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临后湖(玄武湖),处天然屏障之内。东晋南朝沿以为都,分置建康、秣陵二县,城区范围扩为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中心为宫城(台城)。北面白石垒(白下)、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头城,西南冶城、西州城,东南东府城,南面丹阳郡城,都屯有重兵。地居形胜,守卫坚固,遂为六朝政治中心。

秦汉的江南,还没有开发,生活水平落后,但是,在东汉末期发生了变化,孙权在江南建都,名建邺,从此,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极快。一个郡的粮食可以供几个郡的人食用,建康因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故而极为繁荣。

建康城作为都城的三百多年中,不断发展,商业繁华,人才荟萃,文物鼎盛,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吴的都城周20里余,南北长,东西略短,位置约在今南京城北部。宫城在城内偏北部分,西为孙权建的太初宫,东为孙皓建的昭明宫和苑城。

南齐建元二年( 480年)正式建都墙始用砖。南梁天监十年(511年),又增建第三重宫城,有三重城的宫城在当时的城市发展史上尚属罕见。

南朝时期,建康仍为冶铸中民,此时冶铁技术提高,创造了生熟铁混合冶炼法。东晋时,因冶铸业的迅速 发展,造成城市污染,被迫将坐落在市区冶城的冶炼工场迁到县东南3.5公里的地方。

东晋和南朝的都城仍沿用吴旧城,增辟九座城门。齐时在土城外包砖。宫城是东晋咸和年间在吴昭明宫、苑城的旧址新建的,称建康宫,又称台城。

据记载有宫墙三重,外周八里。南面正面是大司马门,直对都城正门宣阳门,两门之间是二里长的御道。御道两侧开有御沟,沟旁植槐、柳。大司马门前东西向横街,正对都城的东、西正门。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郊。宫城北有华林园,原是东吴的旧宫苑,宋时加以扩建。覆舟山有乐游苑,宋时就东晋药圃建成。玄武湖在都城北。东晋时筑长堤以防水患,并引湖水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和宫内诸沟,再下注南城壕。

建康无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成为外围防线。都城南面正门即宣阳门,再往南五里为朱雀门,门外有跨秦淮河的浮桥朱雀航。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

居住里巷也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就是著名的居住里巷,北岸的乌衣巷则是东晋王、谢名门巨族累世居住之地。王公贵族的住宅多分布在城东青溪附近风景优美的地带。

城中河道以秦淮河通长江,又从秦淮河引运渎直通宫城太仓,运输贡赋,北引玄武湖水南注青溪和运渎,以保证漕运和城壕用水。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西方的古罗马被称为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建康城规模极其庞大,以建康皇宫(建康台城)为中心,无外郭城,东西各四十里,人口众多。

六朝帝王都信仰佛教,建康城内外遍布佛寺,有五百余所。著名的有同泰寺(今鸡鸣寺前身)、瓦官寺、开善寺和城东北摄山的石窟寺等。

建康在南梁武帝时期建设的最大,吸引了印度等各国商人前来参观。南朝皇帝又兴佛,在建康城中建立了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寺庙,一个建康城,就有僧尼十余万,建康又有石头城和长江天堑做保护,因此极为坚固。

在梁武帝晚年,侯景叛乱,将梁武帝饿死在台城,又将富庶的江南生灵涂炭,还差点毁了建康,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开始有计划的修筑建康城,到了陈后主时期,建康城的繁华比起南梁的有过之而不及,更为气派繁华。到了陈朝后主祯明三年正月,隋军破建康,俘虏陈后主,陈朝灭亡,隋文帝下令,将建康城夷为平地(除石头城外,设为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班婕妤生平经历 班婕妤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班婕妤有怎样的人生经历?班婕妤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班婕妤。班婕妤简介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

  • 赵飞燕的历史典故 怎样评价赵飞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飞燕有哪些历史典故?赵飞燕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赵飞燕。赵飞燕简介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飞燕外传》称其名为赵宜主。本巴郡苍溪谯里人,其父母因侍同里入朝为侍中的谯隆移家于入京城,仅称其为长安宫人,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选入宫中为家人子,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

  • 郑旦的传闻轶事 后世如何纪念郑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旦有哪些传闻轶事?后世怎样纪念郑旦?以下为您介绍郑旦。郑旦简介郑旦,春秋末期越国美人。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居浣纱溪东。美艳绝伦。越王勾践自吴归越,卧薪尝胆,誓灭吴国。郑旦与西施同被选为进献吴国的八个美人中的一员,在越教授以礼仪,习以歌舞,用以迷惑吴王夫差。郑旦精通舞技,容貌堪

  • 冯小怜的生平经历 冯小怜有怎样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小怜生平经历如何?冯小怜有怎样的历史评价?以下为您介绍冯小怜。冯小怜简介冯小怜(?—58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高纬为冯小怜不顾晋

  • 甄夫人的传闻轶事 甄夫人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甄夫人相关的传闻轶事有哪些?怎样评价甄夫人?以下为您介绍甄夫人。甄夫人简介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

  • 我国历史上著名改革家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启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编制齐国的行政区划、以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设立三审的选吏制度、实施按土地质量好坏来进行征税、发展官办盐铁业以及用货币制度来控制物价,令齐国的势力日渐强盛,

  • 萧皇后的经历 萧皇后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如何?怎样评价萧皇后?以下为您介绍萧皇后。萧皇后简介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647年),南兰陵(今常州武进市)人。隋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梁武帝萧衍后代,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为张皇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建立后,成为晋王杨广正妃。精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

  • 阴丽华的生平经历 关于阴丽华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阴丽华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关于阴丽华有哪些典故?以下为您介绍阴丽华。阴丽华简介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刘秀尚未发迹时,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曾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新莽末年,天

  • 阴丽华推辞后位的原因 怎样评价阴丽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阴丽华为什么推辞后位?怎样评价阴丽华?以下为您介绍阴丽华。阴丽华简介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刘秀尚未发迹时,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曾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新莽末年,天下大乱,

  • 虞姬在史籍上的形象 怎样评价虞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虞姬在史籍上有怎样的形象?虞姬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虞姬。虞姬简介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生卒年、出生地、结局等均无定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其作《垓下歌》。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