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竹林七贤山涛的结局:清贫而终

竹林七贤山涛的结局:清贫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34 更新时间:2024/2/8 10:47:24

太康(280年-289年)初年,迁任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职如前。山涛因年老身病坚决要求辞职,司马炎亲手写诏说:“您的道德为世人楷模,况先帝已识您的高远之志。我将依靠您以使风俗淳厚,您为何要舍弃朝政以求高名呢!我的至诚之心还不足以使您明白吗?为何上表的言论是那样恳切。应当及时自勉,以慰我深切之望。您不改变引退之志,我将卧不安席。”山涛又上表坚意辞让,司马炎不许。

天下一统之后,司马炎下诏罢除天下兵役,表示海内平安无事,州郡都解散军队,大郡设置武吏一百人,小郡设武吏五十人。司马炎曾在宣武场讲武,山涛当时有疾病。司马炎下诏乘坐人拉的辇车跟从。山涛当时与卢钦讨论用兵之本(卢钦已于平吴前去世,或许是记载错误,司马炎于咸宁年间也曾在宣武场讲武)。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

时人都认为山涛虽然不学孙武吴起的兵法,但其论兵暗与兵法合,司马炎称赞道:“真是天下之名言啊!”但不能采用。在晋惠帝永宁(301年-302年)年间后,多次发生事变,盗贼蜂起,各郡国都因无军备而不能制止,于是导致天下大乱,果如山涛所言。

太康三年(282年),武帝下诏,升授山涛为司徒,位列三公。山涛坚意辞让,司马炎下诏说:“您年迈而德高,是朝中元老,因而授给台辅之位,但您崇尚谦让之远名,反复推辞,令我心中忧虑。您应该坚持始终,辅助我呀。”

山涛又上表说:“臣侍奉天朝三十余年,对德政教化无毫厘功效。陛下私心爱臣不已,枉授三司之任。臣听说德行薄陋而位高,力量少而责任重,这样导致上有败坏国事之祸,下有损伤家庙祖宗之咎。希望陛下念累世君臣之恩,乞求骸骨以归故里。”司马炎下诏说:“您辅助朝政,保护治理皇家,匡扶之功,为朕所依赖。司徒之职,实掌国家教化,因而敬授予您,以满足群臣百姓之望,怎能只顾谦让而贬低自己呢!”

司马炎下令,不准山涛再上章表辞职,使者把印绶交给卧病在床的山涛。山涛说:“将死之人,怎能玷污官府呢!”于是卧病乘车归家。

清贫而终

太康四年(283年),山涛去世,终年七十九岁。司马炎下诏赐棺木朝服各一具、衣一套、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之用,策命追赠司徒的蜡印紫绶、侍中的貂蝉及新沓伯的蜡印青朱绶,以太牢礼仪祭祀,赐谥号“康”。

山涛将要下葬时,司马炎又赐钱四十万、布百匹。司徒左长史范晷等上奏说:“山涛旧宅第仅有屋十间,但子孙众多,容纳不下。”司马炎于是为山涛家建了住宅。

山涛简介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升任大鸿胪。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他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谥号“康”。有文集十卷,已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他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后来天下混乱,州郡无力镇压,果如其所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竹林七贤刘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266)年朝

  • 竹林七贤王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

  • 王戎生平轶事典故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轶事典故识鉴过人景元四年(263年),钟会、邓艾等率军伐蜀,钟会在出师前过往与王戎道别,询问王戎有什么灭蜀的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次年,钟会叛乱失败被杀,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到司马

  • 竹林七贤阮咸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阮咸(约232-287)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不用他。因质疑荀勖的音

  • 孙策和周瑜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智囊周瑜的辅佐下攻陷皖城。当时孙策与周瑜都是二十来岁的单身青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节,两人情同手足,又逢战胜,志得意满,颇有些“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孙策听说皖城乔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于是和周瑜一起上门求亲,孙策娶了大乔,周

  • 三国名将马超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后,又割据陇上诸郡。失败后投靠张鲁,又转投刘备。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三国演义》中绰号

  • 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血缘关系上,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是袁绍的弟弟;在法律意义上,袁绍是袁术的堂哥,因为袁绍被过继给了袁术的伯父司空袁成。在家庭关系上,袁术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汉末时分,天下大乱,实力最强者莫过于这两兄弟。如果他们联手,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别说孙权、刘备,即便是曹操

  • 历史上曹睿养男宠的真实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曹叡确实在身边有养过男宠,而且这个男宠并不是别人,而是当朝大司马曹休的儿子曹肇。古代喜欢男色的皇帝比较著名除前秦皇帝苻坚与后来的西燕皇帝慕容冲、陈文帝陈蒨与“男皇后”韩子高外,便要属魏明帝曹睿与宗室曹肇。北齐文宣帝高洋,明朝的明武宗、明神宗等等。汉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至几个美男作为性爱对象,

  • 曹丕和曹植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曹丕和曹植的关系还算不错。所谓七步诗和兄弟诗都是后人杜撰的。三国志没有记载。曹丕登基以前,曹操确实考虑过继承人问题,主要的人选就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嫡子。其中,曹熊体弱多病,首先推出了竞争。而曹操在问诸子的志向的时候,曹彰明确表示愿意为将,所以曹操派他去征讨匈奴(南匈奴),并取得了大

  • 司马懿和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直到第四次才遇到司马懿,而他们的交手记录也略显沉闷,没有演义里写得那么精彩。公元231年,诸葛亮率兵再次北伐,因为大将军曹真已死,曹魏才启用司马懿防御诸葛亮。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于卤城,这是两位军事家第一次直接面对面。司马懿的作战思路很简单,坚守然后等待诸葛亮粮草耗尽撤兵,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