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御史台是什么机构

唐朝御史台是什么机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67 更新时间:2024/2/8 10:18:32

《庆余年》中的鉴(监)察院,鉴(监)察院共有八个处(部门),一处负责监察在京百官,二处负责情报分析,三处负责定科研(专门研究武器毒药等谍战装备),四处负责监察境外百官和敌国信息。

五处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重装特种部队-黑骑,六处专职负责刺杀,七处负责刑讯(注意用词),八处负责舆论监督。它的负责人是虽然伤了双腿,但却比谁都站得直的陈萍萍,陈萍萍只对庆国第一人庆帝负责,但鉴(监)察院不能对庆帝指手画脚。

我们再来看唐朝的类似机构御史台。御史相信大家在影视作品中都没少接触,它的雏形是西周的“纠禁令”,战国时初步有了御史这个称呼,但它的建立是从秦朝开始,最初的作用并非仅有监察,还有掌管书(“秦使臣献书大王御史”《战国策》),书记秘书(“秦王请赵王鼓瑟。秦御史记”,“使其击缶。赵御史记其事”《史记》)等职责,唐朝初年采用的是前隋遗留的制度,设有左右两个御史台(前期叫肃政台,中宗元年才改叫御史台)。

不过因为两个御史台经常“左右互搏”(相互倾轧),到了唐睿宗旦继位后,就把左右两个御史台给合二为一了。这个时候的御史台下设三院,分别是纠弹中央百官,协同大理寺审判的台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巡检京城内和祭祀、礼仪等相关的殿院,还有“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的察院。这时候的御史不光可以监察全国各地的百官,还可以直谏坐在皇位上的皇帝。

相比《庆余年》中的八个部门分管八事,御史台也不逞多让,它虽然只有三院,却也有八种职权。

第一“推鞫狱讼”,御史台可以对任司法案件进行监督,包括皇帝亲自审理的案件,并且有自己的台狱,可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皇帝之所以敢这么信任御史台,是因为御史台的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很严格,能入围的人要求有“坚明劲削,临事而不挠”的精神,为了避免受外界影响,初级的选拔不经过吏部,直接由宰相推荐,皇帝钦定。

第二“弹纠百僚”,御史台可以对任何官员进行监察,这就意味着御史台在官员的升迁罢黜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实际上根据当时的政策,御史台连各级考试都可以直接监督(影响),所以“百司畏惧”。

第三经济监察,御史台对全国的任何经济行为都有监察的权力,例如政府财税审计、运输仓储监察、市场经济督导等等。

第四言论监察,这里的言论即包括朝堂上的皇帝和百官,也包括乡野村间的贩夫走卒,无论是谁,御史台都是一视同仁。

第五地方监察,地方监察一般采用双查三随机,双查是指常规巡查和随机抽查并存,三随机是指地方、时间、人选都是随机任命。(裁判下了运动场,如果没有点制约,会有大麻烦)

第六军事监察,类似影视剧中的监军,一般的部队主官都对御史台的人“敬爱有加”。

第七礼仪监察,俗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仪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维护长治久安的一大杀器,这个大杀器也由御史台监管。

第八直接奏事,御史台的官员可以直接上书天听,不受任何官员的制约,这一条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但它的意义却很重大。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某某官员告某某大臣的折子被扣了下来。一旦有了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就没有任何人能中途把折子给扣下来,这样就避免了上层官员的可能包庇的可能。(和康熙末年的密折制度异曲同工)。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庆余年》中,鉴(监)察院有的职能,唐朝的御史台也都有,而鉴(监)察院没有的职能,御史台却多出来不少,所以骆驼认为唐朝的御史台要比《庆余年》当中的(监)察院要强。(间谍相关的活动不能算是(监)察院的职能,因为它和叶轻眉想要建立它的初衷不符。陈萍萍曾对庆帝说过庆国(监)察院的根本职能:“鉴(监)察院……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用来监察你的啊。”)

不过唐朝的御史台和《庆余年》中鉴(监)察院一样,在封建专权的影响下,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功用。(御史的选拔、考核、升迁、罢黜都是皇帝说了算,所以……)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让我们接着聊大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的节度使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唐朝的存在,让中原王朝开始对西域有了控制权。强大的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同样走向了衰落。在唐太宗时期,唐朝的战争格局都是主动出击的。其后唐朝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唐朝存在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节度使就开始越来越膨胀,不可否认的

  • 唐太宗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唐朝太监也能娶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宦官虽为阉割之人,可历史上宦官娶妻却屡见不鲜,唐代更是习以为常。据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内部结构》一文统计,唐代娶妻的宦官,五品以上的高层宦官占49.3%,六品以下的中下级宦官占50.7%,有的甚至不止一个妻子。唐朝宦官娶妻蔚然成风,留下了许多趣闻。唐玄宗时期的宦官高力士,早年因协助唐玄宗平定韦皇

  • 唐昭宗作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还有好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和史学家,总是对亡国之君们抱有深刻的敌意和蔑视,假如从其废墟上创建的王朝乃是为读书人们所推许的,则会变本加厉,甚至编造出许许多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故而这些可怜的亡国之君在身死国灭之后往往还要背负上诸如残暴不仁、荒淫无耻、昏庸无能等罪名。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唐朝的末代皇帝唐昭宗非但没

  • 陆贽:唐朝最清廉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官员作为被任命的政府官员,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就有着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的记载,不过这个时候官员的等级制度尚且并不明确。等到秦朝时确定了“三公九卿制”,官员中职位最高的就是丞相。在秦朝以后,丞相这个时候经常被架空又或者成为虚职,职位最高的官职渐渐有其他的称呼

  • 史万岁:隋朝第一猛将 最后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江山,虽然他成为了帝王,但是原本的宇文氏家族的势力蠢蠢欲动,尤其是对杨坚十分不满的尉迟迥,他在一夜之间把所有反杨势力都联合起来,联络突厥和南朝,意欲夺回大权。而杨坚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而且使用的就是韦孝宽为平叛总指挥,史万岁这个时候就是在这支军队中效力了,在这场平乱中,史万岁表现的非

  • 翰林学士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过去中国的官制,有“内朝”和“外朝“的分别。内朝是由皇帝领导的,外朝由宰相领导。宰相跟皇帝之间,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因为权力的关系,所以他们既是搭档,也容易产生矛盾。如果皇帝想要削弱宰相的权力,往往会提拔扩充内朝。汉武帝就曾从民间提拔过很多儒士担任自己的侍从。他们可以给皇帝讲学,也可以给皇帝一些建议

  • 白江口海战:历史上中日第一次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旧唐书。刘仁轨传》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纠葛发生李唐高宗时期,史称白江口之战,这场战争,大唐一战就打掉日本千年野心。从此以后,日本败得服服帖帖,派大量遣唐使学习李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一千多年里,对中国

  • 唐朝国力强盛为何军队只有三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文献通考·兵考》的记载,强盛的唐朝只有三万禁军;而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提到宋朝的林冲时说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那么,疆域远不如唐朝广大,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的宋朝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吗?宋朝和唐朝的禁军规模又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禁军是皇帝直接掌握的精锐军队,主要负责皇帝、皇宫的警卫以及皇城和京城的

  • 唐肃宗李亨:唐朝最软弱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后期溺爱杨贵妃,被美色所迷惑,任由国舅杨国忠祸乱朝政,朝廷上下怨声载道,百姓无法安身立命,他却全然漠不关怀,只图本身享乐快活,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唐玄宗却在奸相李林甫的撺掇下,殛毙了本身的三个儿子,此举实在令人寒心,同时也让踩着本身兄弟的尸身,走上太子之位的李亨惊慌不安。按说李亨是没有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