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人评选的四大美女

宋朝人评选的四大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4/1/27 12:02:44

1909年,在甘肃发现了一份南宋时期的平阳木刻年画雕版,名为《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又称为《四美图》。这份年画雕版中,画的四位美人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将四位美女并列在一起的艺术品,也是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实物雕版。

《四美图》中,我们所熟悉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个版本的古代四大美女,仅有王昭君一人入选。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身份入宫。数年之内,却一直未见到皇帝。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向汉元帝求亲,王昭君被汉元帝送去塞外和亲。传说,她出塞之时,因为长得太美了,天上的大雁也落下来,一睹昭君芳容。

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貌美如花,体态轻盈,擅长舞蹈。所谓“环肥燕瘦”,就是指杨玉环和赵飞燕。她还有一个妹妹名叫赵合德,也是个大美人,姐妹同为汉成帝的妻妾。这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原因就是她们长得太美了,成为了迷惑君王、祸国殃民的代表人物。

班姬,真实身份扑朔迷离,一说是汉成帝的婕妤,称为班婕妤,入宫后深受成帝宠爱,后来被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取代,受到成帝冷落。

另外一说,比较被认可,是指东汉时的女史学家班昭。她是史学家班彪之女,她的哥哥就是著《汉书》的班固。班固的《汉书》没等写完就患病去世,班昭奉旨续写《汉书》。后来,汉和帝多次召她入宫,教导皇后和宫中贵人。她的主要作品为《东征赋》、《女诫》。

绿珠,是西晋官员石崇的宠妾,貌美、擅长吹笛、舞蹈。石崇就是与王恺斗富的那人。此人生活极为豪奢,经常在家大开宴席,每次都让绿珠出场献艺。客人们都被绿珠的美貌所迷,绿珠的艳名也因此播于天下。

后来,石崇失势被免职。有一个名叫孙秀的官员,趁机落井下石,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说,我家中所有侍妾都可以给你,但绿珠是我的至爱,我不能送给你。

孙秀恼怒之下,就向当时的权臣赵王司马伦说石崇的坏话,并劝司马伦诛杀石崇。司马伦听信了孙秀的谗言,派兵捉拿石崇。石崇对绿珠说:“我是因为没有把你送给孙秀,才遭此大祸啊!”

绿珠听了石崇的话,说道:“愿效死君前。”然后就跳楼自杀了。之后,石崇被司马伦处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变,靖康之乱,是指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北宋与金军之间的一次著名事件。公元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对北宋进行侵略,北宋无力抵挡金军的攻打,被迫同意割让土地,赔偿银两,甚至还要捐献马匹等牲畜。北宋皇帝宋钦宗表面答应金国的条件,事后联络西夏抗金。金得知北宋“找寻”帮手,以北宋违

  • 朱熹轶事典故:朱熹和郑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熹和郑樵 南宋朱熹年轻时,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路经莆田时,于夹漈草堂见到了郑樵。年过五旬的郑樵对他以礼相待。席间,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僮看到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请郑樵过目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

  • 晏殊的政治成就与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治成就 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

  • 晏殊: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赋才华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其诚实与

  • 晏殊的晚年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年生活 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

  • 晏殊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少德高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

  • 晏殊与晏几道的父子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几道自

  • 晏殊的官场时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官场时光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

  • 黄庭坚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作品有《山谷词》,与杜甫、陈师道

  • 北宋黄庭坚的书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庭坚在继承传统、学习前辈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的书法也存在某些缺点,如有些笔画过瘦过长,像苏东坡讥之为“树梢挂蛇”那样,的确显得难看。然而,瑕不掩瑜,从总体上来说,黄书有他的独特风格。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