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第四次北伐介绍

岳飞第四次北伐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2/8 10:16:13

岳飞第四次北伐是岳飞发动的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抗金北伐,发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主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的女真军主力于郾城、颍昌等地,并联合北方的抗金义军一道,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使完颜兀术被迫逃出开封退回北方。但因为宋高宗赵构和权相秦桧要签订《绍兴和议》等政治原因,岳飞的第四次北伐终告失败。

战争起因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六月间,宋高宗接到刘锜的告急军情,连下数诏给岳飞,命岳家军火速支援顺昌,并表示允许岳飞举兵北伐,收复失地。岳飞接到诏书,即先派遣张宪、姚政二将率兵东进牵制金军,以解顺昌之围,随后亲率岳家军(行营后护军)主力北伐中原。大军出征前,岳家军将士们纷纷与家人约定,待中原平定,再相团圆。

自从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的北伐计划被否决搁置,岳家军就一直留守在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整训。伪齐政权被废除之后,其境内的部分军民不愿再接受金朝统治,便南投宋朝;多支民间抗金义军也开始重新活跃。岳飞当时就认为正可乘机大举北伐,恢复中原,数次奏请高宗,但高宗一直无出兵之意。和议告成后,岳飞曾请求随同使臣拜谒北宋皇陵,借以窥探北方形势,高宗仍然不许,且又下诏戒饬岳飞,不得深入河南地招纳义军。此次高宗虽在手诏中明言“左可图复京师,右谋援关陕,外与河北相应,此乃中兴大计……唯是机会不可不乘”,却又特别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前往岳飞军中,传达“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的诏命。

六月下旬,李若虚赶到已开至德安府(治安陆,今湖北安陆市)的岳飞军中,说明来意,岳飞不愿再坐失良机,就此班师,与李若虚据理力争。李若虚曾任岳家军参议官,素主抗金,毅然决定:“事既尔,势不可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独自回朝复命去了,岳飞则领兵继续向中原挺进。

战争结果

岳家军的班师,使整个战局发生逆转。八月,韩世忠因久攻淮阳军不克,也在宋廷的命令下撤军了。八月中旬,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到达宿州,以五千骑兵夜袭柳子镇,却不见金兵踪影。在探知

金军以重兵埋伏于归路后,也不论是真是假,金军是否还有战斗力,殿前司军“遂横奔而溃”。金军乘胜占领宿州,并因当地人欢迎过宋军进行报复屠戮。

岳飞前往“行在”临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其间不断接到宋高宗的手诏,以及秦桧以三省、枢密院名义递发的省札,尽管内容自相矛盾颠来倒去,最后仍是令岳飞“疾驰入觐”、“赴行在奏事”。当岳飞听到中原各地再度失陷的消息,惟有仰天长叹:“所得州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李宝、李兴、梁兴赵云、王忠植等率领的北方广大的抗金义军在岳飞班师之后仍在坚持作战,但因缺乏正规军的支援,与金朝军力对比悬殊,在金军的围剿镇压下也于一两年间先后陷于失败。

被迫班师之后,岳飞和宣抚司中的将佐仍未放弃进行“连结河朔”的工作,绍兴十年新上任的参议官高颖自告奋勇,奏请前去“措置河北诸路忠义军马”,得到宋廷批准。然而此后不久,诸大将兵柄被褫夺,各宣抚司也随之被撤消,继而宋金和议达成,岳飞、张宪、岳云蒙冤遇害,原岳飞麾下湖北、京西路宣抚司的僚属也多受株连,鄂州军马不得再入金境,“连结河朔”的工作也不得不就此终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生平大事年历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代相州汤阴人,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善诗词、书法。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

  • 岳飞千古奇冤:精忠报国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古奇冤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暗

  • 岳飞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收复建康 赵构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赵构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挞懒(汉名完颜昌)领军进攻淮南,兀术(汉名完颜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江

  • 岳飞的为人与治军品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生活简朴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食:一次,留部将郝晸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赦晸进送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作“晚食”。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

  • 岳家军简介:岳家军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汉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

  • 岳飞第三次北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的第三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反击伪齐刘豫的进攻,是一次小规模的北伐,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俘获伪齐战马三千匹。战争过程岳家军北上反击岳飞出师之前,部将们就已多次抵挡住金、齐军的进攻:在虢州,统制官寇成两次击退上千骑兵的进攻;十一月十日,王贵以少击众,在离唐州何家

  • 岳飞与岳家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创始人岳家军的创始人是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奸臣秦桧以“

  • 岳家军主要将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家军的创始人是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岳飞20岁投军抗金。岳家军原从将领王贵,相州汤阴人,从岳飞起兵。建炎四年(11

  • 岳飞主要的军事成就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北伐1127年靖康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阳)。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

  • 岳飞北伐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27年靖康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阳)。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将李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