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薄姬墓在哪里 后人怎么纪念薄姬的呢

薄姬墓在哪里 后人怎么纪念薄姬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22 1:08:02

薄姬历史简介

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女性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

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 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次年,迎驾入京,尊为皇太后。

薄姬怎么死的

汉景帝刘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去世,葬于南陵。光武帝刘秀即位后,追尊为高皇后。


后世对薄姬的纪念方式有哪些呢?

薄姬庙

薄姬庙,位于河南省孟津县麻屯镇薄姬岭村北部,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薄姬娘娘除蝗灾而建的。相传汉文帝时,洛阳一带蝗虫成灾,薄姬体恤百姓,请愿前往灭蝗,她住在蝗灾最严重的一道岭上,亲自指挥官兵日夜驱除蝗虫。后世人为歌颂其功德,便为薄姬修建庙宇,称为“薄姬庙”。


香积寺塔

香积寺塔,又名汉塔、薄太后塔、望母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刘家村。相传汉文帝刘恒为纪念他的母亲薄太后而建的。现已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香积寺,原来很兴盛早已废毁。还有薄太后曾经居住过的行宫——红觉院,已于1972年拆毁,夷为平地。礼泉县人民政府1992年5月在寺院原址旁为“望母塔”和薄太后行宫遗址立碑两块。

为了纪念乡邻的恩德,文帝刘恒诏令更原村名为“薄太后村”视为舅家,又修砖塔一座,名曰“望母塔”。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和战火兵灾的破坏,旧塔早已毁损。看到的是唐代文宗皇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大兴佛教之时在原地所建。


汉薄太后南陵

汉薄太后南陵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氏之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鲍旗寨西北一公里处。薄太后陵因在汉文帝霸陵之南,故称“南陵”。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文帝母薄太后“孝景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葬南陵”,“以吕后是正嫡,故不得合葬也”。

陵封土形似复斗,底东西宽一百五十米,南北长二百米,高四十多米,底面积四十四亩,上顶而积三亩多,原陵园占地一百一十多亩。现墓基四周尽成农田,陵园现仅存有陕西巡抚毕源立碑,上有“汉薄太后南陵”六字。原陵园南侧有卵石铺砌的陵园大道一条,现池边可见卵石和道旁镶边花砖碎块。该陵系西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薄姬祠

薄姬曾在鲁桑园(现云朝寺西北六里许)植桑养蚕,教人耕织,母兼师训,乐善好施,恩泽乡里,世人称之为鲁义姑,深受百姓爱戴。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薄姬亡,百姓闻其辞世,感其恩德,遂在灨水之畔,高丘之上(现云朝寺址,周围土润地肥,地脉精质,沛沾雨露,教化大行,经勘是南阳盆地之太极点。)建薄姬祠供奉纪念,人们尊之为神。大元顺帝九年(公元1349年)元惠宗改祠建寺。奠基时,天气炎热,忽有祥云飘至,遮日成荫,彩云朝佛,神奇万分,故定名“云朝寺”。

关于薄姬墓地,祠堂相关薄姬后世纪念就说到这里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僧繇 “画龙点睛”说的就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僧繇简介张僧繇(yóu),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

  • 张灵甫死因之谜 张灵甫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灵甫简介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时年44岁。张灵甫生平故事一、求学经历1903年8月20日,出生于长安东大

  •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生平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松年简介刘松年 (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

  • 名家马远生平经历成就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远简介马远(生卒年不详),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家。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马远生平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

  • 南宋山水画家夏圭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圭简介夏圭(生卒年不详),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南宋四家”之一。早年画人物,后来以山水著称。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但却喜用秃笔,下笔

  • 龚贤绘画风格:气韵与墨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龚贤简介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

  • 名家樊圻代表作艺术风格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樊圻简介樊圻(1616年—1694年之后),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之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柳溪渔乐图》。樊圻生平樊圻(公元1616—1694尚在),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画家,

  • 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仿吾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仿吾简介成仿吾(1897年—1984年),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今琅瑭乡)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成仿吾故事一、关爱学生1960年,在大跃

  • 陈其美的一生 陈其美究竟是被谁刺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其美简介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并盛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其美赴日本留学,

  • 陈其美为什么要杀陶成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陶成章简介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幼年之时就受过很好的旧式教育,后又接受一些新学书籍,思想渐趋激进,开始萌发推翻满清统治,挽救祖国危亡的思想。他负责光复会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工作,与下层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常用麻绳束腰,穿着草鞋,日行百里,奔走革命。陶成章对鲁迅(光复会成员)十分信赖,常到鲁迅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