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师高剑父精品画作欣赏

大师高剑父精品画作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1/23 6:54:05

高剑父简介

高剑父(1879—1951),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1879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1951年6月22日卒于澳门。

高剑父,汉族,广府人,名仑,字剑父,后以字行。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


高剑父的字画价格

高剑父很早就在国际上有较高声誉,他的《江关萧瑟》和《绝代名姝》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曾获最优等奖状。其《松风水月图》在中德美术展览会上,为德国国家博物馆购藏。其作品在巴拿马和意大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时,每次都获得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高剑父作品最近几年行情较高,岭南画派从地理上接近港台,更能为该地的投资者所喜欢。

1986年高剑父的一幅《彩虹》轴以5.2万港元售出,价格与齐白石,傅抱石作品差不多,但以后价格虽有上涨,但不如他们的上涨幅度大。

1989年9月高剑父一幅小幅立轴《月月平安图》卖了5.5万港元,同时一幅大立轴《埃及风光图》卖到11万港元。比起以前的价格。上升幅度将近一倍。

1990年香港市场共见到6幅作品出售,低的3万,高的15万。高剑父作品行情基本上稳定在10万港元左右,一般作品不及10万,个别精品10多万,但还不很高。

比较起来,高剑父之弟高奇峰作品更受买家看重,1986年刚出场的两幅价格就惊人地高,立轴《和鸣》卖到19万港元,大立轴《双鹭》达到29万。以后价格更高,《鹰击长空图》26万,《跃狮图》(长方形镜片)达到38万港元,跃居现代画家价格最高的层次。

1988年1月香港由佳士得拍卖的《秋树苍鹰》是他中晚期作品,绘画苍鹰凌厉有神,水、墨之中尤见功夫,是代表高奇峰典型画风的不可多得的精作。以48万拍出。1990年3月拍卖的一幅《松鹤延年》一举推进百万大关,高达104万港元。已达珍品之列。

199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又推出《横塘春晓画集》12开册,成交价高达165万。高奇峰作品市场价格一再看好,大有势不可挡之势。高剑父另一位弟弟高剑僧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也有出售,价格比高剑父要高。 1990年3月出售的一幅《青竹翠鸟》卖到12万港元。


高剑父代表作欣赏

一、高剑父代表作

高剑父生平著作尚有《中国现代的绘画》《印度艺术》《国画新路向》《蛙声集》《佛国记》《剑父碎金》、《喜马拉雅山的研究》《佛教革命论》《听秋阁画跋》《春睡艺谈》等书。

二、高剑父艺术欣赏

高剑父活动于辛亥革命的风雷之中,同样在绘画方面贯穿着他的革新思想。他既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又从事东、西洋绘画的研究,开扩了眼界,在艺术上得到不少新的示。 高剑父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于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以至草虫禽兽,无所不能。

他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多种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重视透视和立体感、设色大胆等表现技法,并注重写生,从而创立了自己的新风格。

高剑父的山水、气势磅礴,笔法有近似马远夏圭一体的,横砍竖劈,干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所作朝阳夕照,风雨晦冥,烟霞云雾之景,生动地再现了南国山川的秀丽多姿。

作品多用水墨渲染,用笔泼辣,时作没骨法,除树石局部略用线条外,天色、水光和云雾都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涛,笔缩云烟,深浅远近,诗意盎然。作画很少用中国画线条,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

他的工笔人物、花鸟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所作水墨花鸟,放纵似徐渭。又以石恪梁楷一体“减笔”画人物,着墨敷彩不多,寥寥数笔,生动传神。

1914年,高氏兄弟在广州创办《真相画报》,阐述艺术理论,介绍革新派作品,提倡新国画,并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举办画展。此时,高剑父“折衷中西”的艺术思想可谓生成。

1920年后,高剑父淡出政坛,潜心绘画。孙中山病逝以后,公开表示永不做官。“他认为,他应该全力推动另一场革命了,那就是艺术革命。”张立雄说。

张立雄介绍,高剑父退出政坛,和弟弟高奇峰在高第街租得一楼,名“怀楼”,后迁文明路安定里。黄兴据诸葛亮诗“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给高剑父居处起名“春睡草堂”,并写横额相赠。“春睡画院”遂得名。

1923年高剑父购得朱紫街87号,春睡画院便固定于此。张立雄介绍,这间房产原属环翠寺,后为义庄(俗称“棺材庄”),1930年高剑父以低廉的价格购得,“高剑父是一个有气概的人,不怕神,不怕鬼,他认为这套房子恰好在城墙外,比较清静,适合做画院,后来更是将全家都搬到此处”。

在春睡草堂里,高剑父践行了自己的艺术主张:“绘画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发展。”他还试图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因此赴南亚等地采风、办展。在印度,高剑父获得了泰戈尔的认可。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高剑父的作品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名人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及历史人物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冠军侯的由来 历史上的冠军侯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冠军侯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共出现过几个冠军侯?以下为您介绍上述关于冠军侯的知识。冠军侯简介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其地来自于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冠军侯爵号的由来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西蜀杰出画家黄筌生平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筌简介黄筌(约903年—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北宋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

  • 高奇峰 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画家高奇峰简介高奇峰(1889—1933),晚清画家,名嵡,字奇峰,以字行,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留学日本,同盟会员,与兄高剑父、陈树人画脉相连,画技相高,有“二高一陈”、“岭南三杰”、“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等盛誉。其人品高洁,“发扬真艺,领袖艺坛”(徐悲鸿)。画海横舟,劈波至勇,不薄墓碑“画圣高奇

  • 马援的生平经历及其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援生平经历有哪些?马援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马援。马援简介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

  • 班固生平经历及其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班固有哪些人生经历?班固有哪些成就?以下为您介绍班固。班固简介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

  • 陈树人先生 纯粹的美术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树人简历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画家。早年随其岳父居廉学画。东渡日本求学,先后毕业于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京都美术学校绘画科及东京国立大学文学系。归国后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 “岭南三杰”。1917年受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党美洲加拿大总支部部

  •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赵少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画家赵少昂简介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中国画家。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 1998年逝世于香港。少丧父,家贫,以做工谋生。业余自学绘画。赵少昂擅花鸟、走兽, 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

  • 红军首位飞行教官冯达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达飞简介冯达飞(1899年—1942年6月8日),原名冯文孝,又名冯国琛,字洵,广东省连县东陂(今连州市东陂)镇人。冯达飞是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第一个飞行教官。冯达飞是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广东籍老红军之一。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学苏联学习飞行和炮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上司才只是上将 许光达为什么能评上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将许光达简介许光达(1908.11.19~1969.06.0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见习排长、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师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分校校长,中共中

  • 商山四皓的成员及其别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山四皓都有谁?商山四皓的别称有哪些?以下为您介绍商山四皓。商山四皓简介”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